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避免购房合同中的“霸王条款”要注意几点呢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8-08 21:56
购房合同中的所谓“霸王条款”,便是一些开发商单方面拟定的躲避法定职责、减免本身职责的不相等格局合同,对购房者极为晦气。要防止购房合同中的“霸王条款”,要注意几点呢?
榜首,合同两边要遵从合同法的基本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依法确立了“相等准则”、“公正准则”、“诚笃信用准则”,这些准则是购房者和开发商在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应当遵从的基本准则,是防止“霸王”合同发作的榜首步;
第二,购房者必定要学会理性购房;
第三,购房者必定要有激烈的合同认识,在签订合同前要了解一些购房法令常识,必定要先看合同条款,细心审理合同中的每个条款,要力排众议。
第四,假如购房者对购房常识短缺,能够参阅相关的购房攻略,或请专业人士、房地产律师伴随选房购房。
已然霸王条款是生产者或是经营者以自己的独立意志在格局合同中规则的,所以削减或是防止霸王条款的出现就转为对格局合同拟定者或提供者行为的规范和限制。
至于规制方法,一般以为主要有:顾客自己的“反霸”才能、企业的职业自律、相关安排的监督以及法令规制,但作用各异。
购房合同诈骗的确定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3款规则:“一方以诈骗、钳制手法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反实在意思的状况下所为,为无效的民事行为。”
1988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定见》(试行)第68条规则:“一方当事人成心奉告对方虚伪状况,或许成心隐秘实在状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过错意思表明的,能够确定为诈骗行为。”
新合同法第五十四条也重申:“一方以诈骗、钳制的手法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反实在意思的状况下缔结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恳求人民法院或许裁定组织改变或许吊销。”
从《民法通则》公布至今,我国关于民事诈骗的规则也见于许多单行法规,如《公司挂号管理条例》,《顾客权益保护法》、《广告法》、《企业破产法》、《保险法》等,这些无疑是对我国民事诈骗准则的完善和开展。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