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商业腐败犯罪适用我国刑法若干问题研究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6-15 15:38
【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布景下,上海“力拓案”的呈现关于现阶段我国惩治涉外商业糜烂违法活动来讲不得不说是一个警示:涉外企业涉嫌商业糜烂违法是否建立单位违法我国刑法对此似乎是力不从心,我国未来的刑法立法应该予以留意;在罪名适用和挑选上司法机关不应该不置可否,应该作出具有微弱警示力和赋有年代职责的司法确定;我国刑法中的资历刑设置应该扩展,关于商业糜烂违法行为尤其是涉外商业糜烂违法中自然人违法主体应该添加“从业间断、制止”的刑法规制;在详细惩治这类违法的司法法律方面,应该选用“从上而下、一致和谐”的新方法。【关键词】力拓案;单位违法;罪名适用;资历刑设置;司法法律新办法【写作年份】2010年【正文】一、上海“力拓案”现象的一般性引进2009年7月8日,澳大利亚力拓公司上海就事处以胡士泰为代表的四名职工由于涉嫌“侵略商业秘密罪”和“对非国家作业人员受贿罪”被上海市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1]现在本案还没有定性,正处在司法程序的运作之中。近年来,跟着我国改革开放脚步的逐渐深化,我国商场经济体系的运转中包括了一大批涉外企业,它们积极参加我国商场经济体系建造,为我国的技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奉献。可是,不可否认的是,涉外企业参加到我国商场经济体系终究意图也仅仅“分得一杯羹”罢了。在这个剧烈的商场竞争中,绝大多数涉外企业均是依托自己的各种优势合法的为自己获取经济效益,可是也有性质恶劣的商业糜烂违法行为,除了上海“力拓案”外,近几年来,涉外企业卷进商业糜烂违法圈的现象举目皆是: [2]1、2003年12月“昆明沃尔玛案”:昆明沃尔玛办理服务有限公司在报审项目时,为云南省对外贸易经济协作厅原党组书记、厅长彭木裕之妻付出10万余元在香港导购,事发后彭木裕获刑10年;2、2004年4月“朗讯案”:朗讯被曝光在2001年—2004年3年间为近千人次的我国官员、电信高管出资“拜访”美国。案发后,朗讯被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所委员会重罚250万美元;3、2005年5月“德普案”:美国司法部发表,德普公司天津子公司从1991年开端的11年间,向我国国有医院医师受贿162.3万美元现金,用来交换这些组织购买其产品。这家企业最终被美国相关组织以“反商业贿赂法”为由处以479万美元的巨额罚金;4、2006年11月“IBM案”:据北京市榜首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书称,2002年导2003年之间,IBM高管经过中间人的组织,屡次违背我国金融外事活动的作业准则和程序与我国建造银行原行长张恩照会晤,作为酬劳,IBM将22.5万美元以“服务费”的名义汇入中间人的帐户,之后转交给张恩照。5、2008年末“西门子案”:2003年-2007年,西门子向5家我国国有医院受贿2340万美元,与此同时,西门子还经过贿赂我国部分官员,获得了价值10亿美元的地铁工程和华南地区两个价值约为8.38亿美元的电力高压传输线项目。为此,西门子公司同意为贿赂案付出大约13亿美元的罚金;6、2009年2月“大摩案”:摩根士丹利向SEC提交文件称,公司发现一名我国区地产雇员行为违背《反海外糜烂法》,随后两名我国区地产主管宣告辞去职务,现在此案正在查询审理中。7、2009年7月,美国司法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美国操控组件公司(CCI)现已供认,它在1998年到2007年10年间,为了保证与全球36个国家的协作,向我国、韩国和阿联酋等国的很多官员付出了很多贿赂,触犯了《外国糜烂行为法》(FCPA)。其间在美国司法部的布告中被点名的9家外国公司中,有我国6家中心大型国有企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