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及环境管理的制度创新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8-02 23:01
【摘要】环境办理起源于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发作的准则本源首要是商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商场失灵”表清楚国家干涉及国家环境办理权存在的必要性;而政府失灵”闪现了国家环境办理方针和环境办理体系的缺点与缺少。剖析导致环境问题发作的准则本源,清晰政府环境办理的方针、政府环境办理的准则挑选并活跃进行环境办理的准则立异,是完成可持续开展下环境有用办理的条件和根底。【关键词】商场失灵;政府失灵;环境办理;准则立异【写作年份】2009年【正文】一、环境问题的准则本源环境办理的发作源于环境问题。跟着经济的快速开展,人口剧增、环境污染、动力严峻、资源耗竭、自然灾害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加强政府的环境办理功能已成为各国政府有用处理环境问题的底子手法。几个世纪以来,环境问题从发作到开展,规模在不断扩大,程度在不断加深。为什么长期以来人类没能采纳有用的办法去遏止环境问题的延伸呢?经济学家以为,当决议运用资源的人忽视或轻视环境损坏给社会构成的价值时,就会呈现环境退化,其原因能够归结为两大类:商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一)商场失灵所谓商场失灵”,是指商场不能有用装备资源,然后导致产品和劳务的价格不能彻底反映它们的环境本钱。构成商场失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要有:1.经济活动的负外部性。负外部性是指人们的行为对别人或社会发作的负效应。它既存在于生产范畴,也存在于消费范畴,如工矿企业的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等行为,居民在运用轿车的过程中发作的噪声及排出的尾气带来的空气污染,对别人和周围的环境均有负效应。这些负效应并没有计入到商场买卖的本钱与价格之中,并没有由行为人承当,而是转嫁给了别人和整个社会,然后构成负外部性。在存在外部负效应的状况下,因为外部本钱不能被商场价格反映出来,商场机制并不能真实的发挥效果,使得商场并不能到达对资源的最优装备,然后引发商场失灵”。2.环境资源的公共物性格。公共物品便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非排他性指能够供多人享受,不管个人是否付出费用,都无法扫除别人享受;非竞争性是指享受人数的添加不会影响其别人的享受。环境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没有排他性,想要运用它的任何一个人都能够免费运用;没有竞争性,一个人享受并不削减别人对它的享受。公共物品能够免费运用的特性使得环境资源往往被过度运用,然后构成资源的损坏和糟蹋。3.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不清。商场机制有用运转的条件之一是资源具有清楚的、专有的、可转让的产权。在我国,环境资源的产权名义上是清楚的,由国家和集体所有,但在实践中因为缺少详细的产权代表,产权不清、产权虚置的状况却很多存在,资源糟蹋与损坏现象严峻。此外,有些环境资源难以确定产权,如大气、水、环境容量等,因为它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业,也因为它们特别的物质形状,使得法令意义上的权属难以确定,商场机制难以引入,也就难以经过商场优化资源装备。(二)政府失灵长期以来,人们以为在存在外部效应的状况下,只需政府出头,经过各种办法就可加以改进。政府有时能够改进商场成果但并不意味着它总能这样,与商场失灵”相同,也往往存在政府失灵”,当政府的干涉方针不能纠正乃至反而构成或加重商场失灵”时,就会发作政府干涉失灵。在环境保护范畴,导致政府干涉失灵的首要原因是环境办理体系的不健全,环境办理组织设置及其功能装备上存在坏处,表现在:1.环境监管中统管部分与分担部分责任权限区分不清。我国环境监督办理体系是一致监督办理与分级(即行政等级,如省、市、地、县等)、分部分(即政府部分,如交通部、建设部等)监督办理相结合的体系。我国环境办理组织的设置,经过了从部分分担到统分结合的两个阶段。统管部分是指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分和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分,它们之间是行政从属联系,即上级和下级联系。分担部分是指按照法令规定对某一方面环境污染防治或对某一类自然资源保护施行监督办理权的部分。统管与分担部分在环境监督办理中的法令位置相等,二者之间不是行政从属联系,不存在领导和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联系。它们在环境监督办理中都是代表国家行政机关行使环境监督办理权,其法律位置都是相等的,只是在环境监督办理中的分工有所区别,即监督办理的目标和规模有差异。这种环境办理组织设置形式的优势在于,既能发挥各个职业主管部分的活跃性又有一个专门的组织进行全体和谐。但是,因为环境保护专门组织的位置和权限与其他职业主管部分平行,加之部分立法、当地立法的权限与联系不清,以至于在环境办理过程中常常呈现权利设置的重复或空白,只要分工缺少协作,既不能充分发挥各部分的效果,又不能构成全体效益,构成统管与分担部分权限不清,联系不明,一致监管难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