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怎样保护好自己的商标权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2-25 19:58
商标权作为一种无形知识产权,有时候乃至能够到达无价之宝的境地。跟着年代的不断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商标权所包含的价值利益。经过商标能够建立诺言、标明产品的质量、服务的形象等等,但是商标权却又极易被侵权,那么究竟该怎么样保护好自己的商标权呢?听讼网的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为您回答疑问,期望对您能有所协助。
一、怎样保护好自己的商标权
(一)把握注册技巧,进步注册认识。
1、及时注册。依照《商标法》的规则,我国采纳的是“先请求准则”。即不管你的商标是何时开始运用的,只保护先注册的商标。如“狂药”在作为酒类商标注册时,就有汝阳、白水、伊川三家酒厂争抢该商标。原因就在于先注册的厂家纷歧定是先运用的,而先运用的却未必是先注册的。因此,对自己运用的商标要及时注册。我国虽答应运用非注册商标(烟草、人用药品在外),但对其保护是极端有限的。尤其是一些老字号更要留意,不然假如被别人抢注,丢失将是不可估量的。因为假如不买回商标,百年的运营才建立的品牌形象就可能付之东流;而买回的价值往往又不是一个小数目。所以假如发现自己的商标被别人抢注,应在商标布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国家商标局的商标评定委员会提出异议,请求妥善解决。对商标评定委员会的决议不服的,能够请求复审一次。复审决议是结局决议,不能再向法院提起诉讼。别的,现已注册的商标运用期限为十年,到期后要及时请求续展,避免被别人歹意注册。
2、留意商标的注册类别。法令保护商标的专用性只限于注册的产品类别,这个类别是按《商标注册用产品和服务世界分类表》区分的。因此,在商标注册时应留意产品的类别,挑选一个恰当的、具有显著性的商标。如“长城”这个商标,既但是电扇也但是葡萄酒的商标,而“华日”既但是摩托车也但是家具、电视的商标。除非是一些归于含义特别的商标外,即使是注册品种不同的产品,一般也最好不挑选与别人相同的商标,这样更有利于加深顾客的形象。现已注册的商标有条件的可争创驰名商标,因为依照《保护工业产权巴黎条约》的规则,一切缔约国对驰名商标都要保护,而不管其所属的类别。如“同仁堂”是经国家工商局核准的驰名商标,虽首要是用于药品,但出产食物的厂家就不能以产品类别不同而运用该商标。
(二)杰出宣扬要点,避免“淡化”商标。
商标被称为“产品的脸”,是差异产品的标志,显著性是它的重要特征。但有的厂家在宣扬时,往往杰出的是产品称号、产地,而非商标。笔者以为,宣扬时应留意以下几方面:
1、不要总是宣扬产地。有的厂家以为,宣扬产品首要要宣扬这种产品是哪里出产的。而实践上地名宣扬的受益者是该地的很多厂家,并且因为同一产地的同类产品在包装上往往相同,此种宣扬还易导致滥竽充数。所以,首要杰出的仍应是商标。如宣扬镇江的香醋应杰出“恒顺”牌、泸州的老窖应阐明是“泸州”牌、涪陵的榨菜应着重是“乌江”牌等等,这样才干到达宣扬意图。
2、宣扬应与产品通用称号相差异。说到“轻骑”,人们就会想到简便摩托车,乃至其他牌子的简便摩托车也被俗称为“轻骑”。说到“耐克”(Nike),我们也都把它当成真皮运动鞋的代名词。作为产品的创始厂家,应当避免自己的商标被“淡化”成产品的通用称号,而其他出产同类产品的厂家则更应杰出自己的商标。如安徽的两家“口儿”酒,产地相同,在广告大战中假如不杰出商标究竟是“口儿”牌仍是“濉溪”牌,则很可能为别人作嫁衣。
(三)重视运用战略,保护商标权益。
1,正确运用商标。不要使商标与产品的通用称号相混杂。为杰出商标,可使企业称号与商标相一致。因为产品包装上都要注明出产者称号,这样也有利于顾客选购,现在不少企业也是这样做的。
2,辨明商标转让类别。商标转让首要分为悉数转让和答应运用,悉数转让实践上便是出售,转让后原企业就不能再运用该商标,所以知名度较高的商标一般不该出售。答应运用包含独占答应和一般运用答应,前者指只转让给一家运用,因此相应地转让价值要较高。对受让的厂家应留意,商标尽管转让了,但原产地不会转让。如国内有一些出产日本名牌彩电的厂家,虽能够运用那些闻名的名牌,却不能注明是“日本制作”,因此实践商标价值与原商标是不能同等的。
3,对冒充商标要及时依法打击。越是名牌,冒充商标的危害很大。既会危害被冒充商标的诺言,也响本企业产品销量,并且危害顾客的利益。要运用《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刑法》来保护本企业的合法权益。依照新修订的《刑法》,冒充商标罪的主体除了是公民外,还能够是单位,对冒充企业要判处罚金,对企业担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可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出口产品商标被侵权的,应根据《巴黎条约》来寻求世界司法保护。
要想保护好自己的商标权,就一定要学习与这方面有关的法令知识,学会灵敏地运用法令的相关规则来保护自己的权益。那么关于这个问题假如您还有什么疑问的话,听讼网也供给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前来进行法令咨询。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