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出炉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9-19 10:21咱们知道顾客的权益是要遭到维护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不良商家为了剥削赢利不吝出售冒充产品,那么关于顾客消费维权事例详细是怎样的呢?下面就由听讼网小编为咱们解说一下相关内容,供咱们参阅学习,期望关于咱们有协助。
杭州消费维权典型事例出炉
1.食品安全典型事例
根本案情
2018年4月,原告曹某购买了被告浙江某食品公司出产的某品牌饮料。后原告至餐厅用餐时,饮料发作爆裂,原告因而去医院就诊。原告遂以该产品存在安全隐患为由诉至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要求被告补偿产品及医疗费丢失99.77元、精神丢失费2000元,并付出补偿金1500元。
处理结果
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与杭州市消保委共同对该案进行调停,终究原、被告达到一致意见,由被告当场付出原告产品和医疗费丢失99.77元及补偿金1000元。原告当场自愿撤回申述。
2.旅行胶葛典型事例
根本案情
2018年10月,谢先生参加了某旅行社安排的柬埔寨吴哥6日游。在吴哥旅行时,地陪导游带旅行者去某购物店购物,并宣称该购物店专门出售当地独有、名副其实的红宝石。谢先生到了购物店后,地陪导游又再三着重,红宝石的稀缺性、珍贵性和实在性。谢先生看了购物点出具的一系列“判定”文件后,购买了两套红宝石天然套件,合计10万元人民币,其时购物店确以为天然红宝石,配镶为钻石。回国后,谢先生将“红宝石”送至浙江省黄金珠宝饰品质量检验中心进行检测。经检测,“红宝石”系赝品,配镶为组成立方氧化锆。谢先生将该旅行社投诉至杭州市消保委,要求旅行社全额退款10万元。
处理结果
杭州市消保委在了解现实状况后以为,谢先生是在旅行社指定的购物场所购物,旅行社有职责保证产品的合格性。旅行社在对产品进行宣扬时,对产品的质量描绘与实践不符,旅行社应承当相应职责。经过调停洽谈,旅行社作退货处理并先行赔付谢先生合计10万元。
3.预付式消费典型事例
根本案情
2018年1月底,原告郭某与被告杭州某健身服务有限公司签定《入会协议书》一份,约好原告为预缴型会员,预缴费用5000元,期限为48个月。原告于当日向被告付出费用5000元。2018年2月初,原告收到被告发送的短信,被告表明湖滨馆因租约到期,将搬家新址,即日起进行会员搬运作业,新会馆将于5月底开业。原告当即联络被告,以为被告事前并未奉告迁址,归于诈骗行为。后被告新馆于2018年11月开业。因两边洽谈无果,原告遂将被告诉至法院,要求免除《入会协议书》,并要求被告交还费用5000元。
处理结果
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以为经营者以预收款方法供给产品或许服务的,应当依照约好供给;未依照约好供给的,应当依照顾客的要求实行约好或许退回预付款。
本案中,被告收取了原告会籍费用,却未在办卡时奉告将搬家新址,且新址开业前装饰准备时间长达半年以上,而原告在知晓搬家事宜后便当即与被告洽谈退款,亦未实践消费,故原告有权建议免除《入会协议书》,并要求交还服务费5000元。终究法院对原告的相应诉请予以支撑。
4.服务合同胶葛典型事例
根本案情
2018年9月,市民毛女士向杭州市消保委投诉称:2018年8月,毛女士经过某家政服务公司签定了家政服务合同。但是在保姆上门作业九天后,全家均因身体不适至医院就诊,后被确诊为缓慢非萎缩性胃炎,且带着幽门螺旋菌病毒。后经对保姆的身体检查,发现系保姆身染疾病引起。
毛女士以为保姆上岗前都会做身体检查,该家政服务公司明知其带着幽门螺旋菌病毒仍供给给客户,没有尽到相关职责,故要求家政服务公司补偿费用50000元。
处理结果
经过杭州市消保委与家政服务公司活跃交流,终究促进两边达到一致意见,由家政服务公司交还毛女士6000元费用、付出剩下的保姆薪酬4200元,并补偿毛女士18000元。
5.安全保证职责典型事例
根本案情
2018年6月,原告朱某在被告杭州某旅馆住宿期间,鄙人楼梯时不小心滑倒。经判定,原告因意外事故致左内、外踝骨折,构成人体危害十级残疾,原告共开销医疗费75000余元。因两边就补偿事宜无法洽谈一致,故原告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补偿医疗费等丢失合计36万余元。
处理结果
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以为,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受法令维护。宾馆、商场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未尽到安全保证职责,形成别人危害的,应当承当侵权职责。被侵权人对危害的发作也有差错的,能够减轻侵权人的职责。
结合原告提交的录像视频能够看出,多名进入旅馆的客人有抖落雨伞上雨水的动作,但作为经营者未在楼梯等地址采纳办法防备风险发作,亦未设置任何警示标志予以提示,片面上存在差错,与原告受伤之间存在必定的因果关系,应承当60%的差错职责。
原告作为彻底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明知雨天地上湿滑的景象下,仍穿戴人字拖快速下楼梯,对本身安全未尽到慎重的留意职责,对跌倒受伤的危害结果承当40%的差错职责。
法院终究判定由被告赔付原告丢失合计14万余元。
6.网络购物胶葛典型事例
根本案情
2018年1月,原告孙某在被告杭州某贸易公司开设的网购渠道官方旗舰店上购买了男人毛衣一件,价值76元。依据网页产品介绍,该毛衣的原料成分为棉70%,聚酯纤维30%。后原告收到被告寄送的毛衣时发现毛衣所附合格证显现的资料成分为腈纶95%,纤维5%。
尔后,原告将毛衣交还给被告,并以被告诈骗为由,诉至法院,要求被告交还货款76元,并补偿原告丢失500元。
处理结果
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以为被告作为出售产品的经营者,应当向顾客供给实在、全面的产品信息,不得作虚伪或许引人误解的宣扬。
本案中,被告所出售的产品资料成分与其在产品网页中所标明的资料成分彻底不符,其在出售产品时作出了虚伪描绘,已构成诈骗,故原告有权要求被告交还货款76元,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顾客权益维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则要求被告补偿丢失500元。法院终究对原告的诉请予以支撑。
经过上文的解说,咱们能够了解到便是顾客权益遭到损害的时分是能够经过法令途径维护的,国家有建立顾客维护协会。以上这些便是听讼网小编为咱们收拾的相关内容,假如还有疑问或许是进一步的要求,能够咨询听讼网相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