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过渡时消失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4-13 22:19现在,有关单位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屡禁不止,不只构成国有资产的严峻丢失,并且还诱发和滋生了各种腐败现象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也使部分人走上违法的路途。作为审计人员,只需了解了有关单位私设“小金库”的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才干在审计工作中发现并遏止此类现象的发作。下面笔者将近几年来在审计工作中触及的相关单位私设“小金库”所选用的方法归纳如下:
一、账户过渡时消失
这种状况主要在组织调整兼并、上一任与下一任管帐人员交代时简单呈现。如在对某城镇进行审计时,当问询现任管帐某账册时,该管帐含糊不清。因为审计人员在几年前参加过该镇的另一次审计,对该镇的账册设置有必定了解。由此下手,查出该单位使用组织兼并,将该账藏匿、转移至“小金库”,从中列支招待费、福利费的问题。
对这种方法,审计时难度比较大,需求咱们审计人员要对被审单位的账户设置的进程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二、往来金钱核销后回收不入账
如在审计中发现某单位在核销了对某单位的应收账款之后,又从欠款单位回收了一部分欠款,却未按规则进行账务处理,而是将回收的欠款以存单的方式构成“小金库”。对这种状况,审计时难度比较大,往往在盘点库存现金时被发现。
三、收入不入账
这种状况是指,单位将有关收入,如: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金钱、上级拨款及其他有关收入,采纳不入账的做法,直接转移至“小金库”。如对某行政法律单位审计时,发现其已开据的收费存根金额汇总数大于账面收费收入,经检查凭据,发现存在现已开据收费收据,而相关收入并未入账。经问询,当事人供认相关收入已转移至“小金库”。
对这种状况,需求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的收入来历全面的了解,经过核对下拨费用目标、审阅收费、罚没收据及存根等方法才干发现,难度较大。
四、使用虚伪收据套取现金
这种状况指单位将一些大额的虚伪收据报销,套取现金,存入“小金库”。对一般的虚伪收据,审计人员仍是比较简单发现。可对收据自身是真的,可内容是假的这一类现象,难度就比较大。审计人员审计时,需对某年某一类开销数额大的延伸审计近期几年,查找原因,问询相关人员;或许经过举报线索才干发现。
五、使用工会、协会账等扮演“小金库”的人物
这是种特殊状况,它的特殊性在于,工会、协会账是揭露的,可开销的内容确是使用截留的收入发放方针答应规模以外的福利、奖金或开支招待费,实际上扮演了“小金库”的人物。关于这类状况,比较而言,难度不大,审计人员稍加重视就行。
总归,关于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只需咱们审计人员知道到位、办法妥当,“小金库”将无藏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