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0-12 17:46
法发〔2015〕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司法厅(局),解放军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
为活跃防备和有用惩治家庭暴力违法,加强对家庭暴力被害人的刑事司法保护,现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处理家庭暴力违法案子的定见》印发给你们,请仔细遵循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 安 部 司 法 部
2015年3月2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
发作在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具有监护、抚养、寄养、同居等联络的共同日子人员之间的家庭暴力违法,严峻危害公民人身权力,损坏家庭联络,影响社会调和安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严厉实行责任,充沛运用法令,活跃防备和有用惩治各种家庭暴力违法,实在保证人权,保护社会秩序。为此,依据刑法、刑事诉讼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证法、妇女权益保证法等法令,结合司法实践经验,拟定本定见。
一、基本准则
1. 依法及时、有用干与。针对家庭暴力继续重复发作,不断恶化晋级的特色,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对已发现的家庭暴力,应当依法采纳及时、有用的办法,进行妥善处理,不能以家庭暴力发作在家庭成员之间,或许归于家务事为由而置之脑后,互相推诿。
2. 保护被害人安全和隐私。处理家庭暴力违法案子,应当首要保护被害人的安全。经过对被害人进行紧迫救治、暂时安顿,以及对施暴人采纳刑事强制办法、判处惩罚、宣告阻止令等办法,阻止家庭暴力并防止再次发作,消除家庭暴力的实际危害和潜在风险。对与案子有关的个人隐私,应当保密,但法令有特别规则的在外。
3. 尊重被害人志愿。处理家庭暴力违法案子,既要严厉依法进行,也要尊重被害人的志愿。在立案、采纳刑事强制办法、提起公诉、判处惩罚、弛刑、假释时,应当充沛听取被害人定见,在法令规则的规模内作出合情、合理的处理。对法令规则能够调停、宽和的案子,应当在当事人两边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调停、宽和。
4. 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妈妈、哺乳期妇女、沉痾患者特别保护。处理家庭暴力违法案 件,应当依据法令规则和案子状况,经过代为告诉、法令援助等办法,加大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妈妈、哺乳期妇女、沉痾患者的司法保护力度,实在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
二、案子受理
5. 活跃报案、指控和告发。按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第一款“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违法现实或许违法嫌疑人,有权力也有责任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许人民法院报案或许告发”的规则,家庭暴力被害人及其亲属、朋友、街坊、搭档,以及村(居)委会、人民调停委员会、妇联、共青团、残联、医院、校园、幼儿园等单位、安排,发现家庭暴力,有权力也有责任及时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指控或许告发。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关于报案人、指控人和告发人不愿意揭露自己的名字和报案、指控、告发行为的,应当为其保存隐秘,保护报案人、指控人和告发人的安全。
6. 敏捷检查、立案和转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接到家庭暴力的报案、指控或许告发后,应当当即问明案子的开始状况,制造笔录,敏捷进行检查,按照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的规则,依据自己的统辖规模,决议是否立案。关于契合立案条件的,要及时立案。关于或许构成违法但不归于自己统辖的,应当移交主管机关处理,而且告诉报案人、指控人或许告发人;关于不归于自己统辖而又有必要采纳紧迫办法的,应当先采纳紧迫办法,然后移交主管机关。
经检查,关于家庭暴力行为没有构成违法,但归于违背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将案子移交公安机关,按照治安管理处分法的规则进行处理,一起奉告被害人能够向人民调停委员会提出请求,或许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施暴人承当中止危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7. 留意发现违法案子。公安机关在处理人身损伤、优待、遗弃等行政案子过程中,人民法院在审理婚姻家庭、承继、侵权责任胶葛等民事案子过程中,应当留意发现或许触及的家庭暴力违法。一旦发现家庭暴力违法头绪,公安机关应当将案子转为刑事案子处理,人民法院应当将案子移交公安机关;归于自诉案子的,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应当奉告被害人提起自诉。
8. 尊重被害人的程序挑选权。关于被害人有依据证明的细微家庭暴力违法案子,在立案检查时,应当尊重被害人挑选公诉或许自诉的权力。被害人要求公安机关处理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立案、侦办。在侦办过程中,被害人不再要求公安机关处理或许要求转为自诉案子的,应当奉告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提交书面请求。经检查确系被害人自愿提出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吊销案子。被害人就这类案子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9. 经过代为告诉充沛保证被害人自诉权。关于家庭暴力违法自诉案子,被害人无法告诉或许不能亲身告诉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能够告诉或许代为告诉;被害人是无行为才能人、约束行为才能人,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没有告诉或许代为告诉的,人民检察院能够告诉;凌辱、暴力干与婚姻自由等告诉才处理的案子,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也能够告诉。人民法院对告诉或许代为告诉的,应当依法受理。
10. 实在加强立案监督。人民检察院要实在加强对家庭暴力违法案子的立案监督,发现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或许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关单位、安排就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向人民检察院提出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阐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以为不立案理由不建立的,应当告诉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告诉后应当立案;以为不立案理由建立的,应当将理由奉告提出异议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许有关单位、安排。
11. 及时、全面搜集依据。公安机关在处理家庭暴力案子时,要充沛、全面地搜集、固定依据,除了搜集现场的依据、被害人陈说、证人证言等依据外,还应当留意及时向村(居)委会、人民调停委员会、妇联、共青团、残联、医院、校园、幼儿园等单位、安排的作业人员,以及被害人的亲属、街坊等搜集触及家庭暴力的处理记载、病历、相片、视频等依据。
12. 妥善救治、安顿被害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等负有保护公民人身安全责任的单位和安排,对因家庭暴力遭到严峻损伤需求紧迫救治的被害人,应当当即帮忙联络医疗组织救治;对面对家庭暴力严峻要挟,或许处于无人照顾等风险状况,需求暂时安顿的被害人或许相关未成年人,应当告诉并帮忙有关部门进行安顿。
13. 依法采纳强制办法。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施行家庭暴力的违法嫌疑人、被告人,契合拘留、拘捕条件的,能够依法拘留、拘捕;没有采纳拘留、拘捕办法的,应当经过造访、打电话等办法与被害人或许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联络,了解被害人的人身安全状况。关于违法嫌疑人、被告人再次施行家庭暴力的,应当依据状况,依法采纳必要的强制办法。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决议对施行家庭暴力的违法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为了保证被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亲属的安全,能够按照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则,责令违法嫌疑人、被告人不得再次施行家庭暴力;不得侵扰被害人的日子、作业、学习;不得进行酗酒、赌博等活动;经被害人请求且有必要的,责令不得挨近被害人及其未成年子女。
14. 加强自诉案子举证辅导。家庭暴力违法案子具有案发周期较长、依据难以保存,被害人处于相对弱势、举证才能有限,相关现实难以确定等特色。有些特色在自诉案子中体现得更为杰出。因而,人民法院在审理家庭暴力自诉案子时,关于因当事人举证才能缺少等原因,难以达到法令规则的依据要求的,应当及时对当事人进行举证辅导,奉告需求搜集的依据及搜集依据的办法。关于因客观原因不能取得的依据,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调取的,人民法院应当仔细检查,以为确有必要的,应当调取。
15. 加大对被害人的法令援助力度。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交检查申述的案子材料之日起三日内,人民法院自受理案子之日起三日内,应当奉告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许近亲属有权托付诉讼代理人,假如经济困难,能够向法令援助组织请求法令援助;关于被害人是未成年人、老年人、沉痾患者或许残疾人等,因经济困难没有托付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协助其请求法令援助。
法令援助组织应当依法为契合条件的被害人供给法令援助,指使了解反家庭暴力法令法规的律师处理案子。
三、科罪处分
16. 依法精确科罪处分。对成心杀人、成心损伤、强奸、猥亵儿童、非法拘禁、凌辱、暴力干与婚姻自由、优待、遗弃等危害公民人身权力的家庭暴力违法,应当依据违法的现实、违法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严厉按照刑法的有关规则判处。关于同一行为一起冒犯多个罪名的,按照处分较重的规则科罪处分。
17. 依法惩办优待违法。采纳殴伤、冻饿、强逼过度劳作、约束人身自由、恫吓、凌辱、咒骂等手法,对家庭成员的身体和精力进行糟蹋、摧残,是实践中较为多发的优待性质的家庭暴力。依据司法实践,具有优待继续时刻较长、次数较多;优待手法残暴;优待形成被害人细微伤或许患较严峻疾病;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妈妈、哺乳期妇女、沉痾患者施行较为严峻的优待行为等景象,归于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规则的优待“情节恶劣”,应当依法以优待罪科罪处分。
精确区别优待违法致人重伤、逝世与成心损伤、成心杀人违法致人重伤、逝世的边界,要依据被告人的片面成心、所施行的暴力手法与办法、是否当即或许直接形成被害人伤亡结果等进行归纳判别。关于被告人片面上不具有危害被害人健康或许掠夺被害人生命的成心,而是出于寻求被害人肉体和精力上的苦楚,长时刻或许屡次施行优待行为,逐步形成被害人身体危害,差错导致被害人重伤或许逝世的;或许因优待致使被害人不胜忍耐而自残、自杀,导致重伤或许逝世的,归于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二款规则的优待“致使被害人重伤、逝世”,应当以优待罪科罪处分。关于被告人尽管施行家庭暴力呈现出经常性、继续性、重复性的特色,但其片面上具有期望或许听任被害人重伤或许逝世的成心,持凶器施行暴力,暴力手法残暴,暴力程度较强,直接或许当即形成被害人重伤或许逝世的,应当以成心损伤罪或许成心杀人罪科罪处分。
依法惩办遗弃违法。负有抚养责任且有抚养才能的人,回绝抚养年幼、年迈、患病或许其他没有独立日子才能的家庭成员,是危害严峻的遗弃性质的家庭暴力。依据司法实践,具有对被害人长时刻不予照顾、不供给日子来源;驱逐、强逼被害人离家,致使被害人颠沛流离或许生计困难;遗弃患严峻疾病或许日子不能自理的被害人;遗弃致使被害人身体严峻危害或许形成其他严峻结果等景象,归于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则的遗弃“情节恶劣”,应当依法以遗弃罪科罪处分。
精确区别遗弃罪与成心杀人罪的边界,要依据被告人的片面成心、所施行行为的时刻与地址、是否当即形成被害人逝世,以及被害人对被告人的依靠程度等进行归纳判别。关于仅仅为了躲避抚养责任,并不期望或许听任被害人逝世,将日子不能自理的被害人搁置在福利院、医院、派出所等单位或许广场、车站等行人较多的场所,期望被害人得到别人救助的,一般以遗弃罪科罪处分。关于期望或许听任被害人逝世,不实行必要的抚养责任,致使被害人因缺少日子照顾而逝世,或许将日子不能自理的被害人带至荒山野岭等人迹罕至的场所扔弃,使被害人难以得到别人救助的,应当以成心杀人罪科罪处分。
18. 实在遵循宽严相济刑事方针。关于施行家庭暴力构成违法的,应当依据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准则,统筹保护家庭安稳、尊重被害人志愿等要素归纳考虑,宽严并用,区别对待。依据司法实践,关于施行家庭暴力手法残暴或许形成严峻结果;出于歹意侵吞产业等卑鄙动机施行家庭暴力;因酗酒、吸毒、赌博等恶习而长时刻或许屡次施行家庭暴力;曾因施行家庭暴力遭到刑事处分、行政处分;或许具有其他恶劣景象的,能够酌情从重处分。关于施行家庭暴力违法情节较轻,或许被告人真挚悔罪,取得被害人体谅,从轻处分有利于被抚养人的,能够酌情从轻处分;关于情节细微不需求判处惩罚的,人民检察院能够不申述,人民法院能够判处免予刑事处分。
关于施行家庭暴力情节显着细微危害不大不构成违法的,应当吊销案子、不申述,或许宣告无罪。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充沛运用训诫,责令施暴人保证不再施行家庭暴力,或许向被害人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非惩罚处分办法,加强对施暴人的教育与惩戒。
19. 精确确定对家庭暴力的正当防卫。为了使自己或许别人的人身权力免受不法危害,对正在进行的家庭暴力采纳阻止行为,只需契合刑法规则的条件,就应当依法确定为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行为形成施暴人重伤、逝世,且显着超越必要极限,归于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可是应当减轻或许革除处分。
确定防卫行为是否“显着超越必要极限”,应当以足以阻止并使防卫人免受家庭暴力不法危害的需求为规范,依据施暴人正在施行家庭暴力的严峻程度、手法的残暴程度,防卫人所在的环境、面对的风险程度、采纳的阻止暴力的手法、形成施暴人严峻危害的程度,以及既往家庭暴力的严峻程度等进行归纳判别。
20. 充沛考虑案子中的防卫要素和差错责任。关于长时刻遭受家庭暴力后,在激愤、惊骇状况下为了防止再次遭受家庭暴力,或许为了脱节家庭暴力而成心杀戮、损伤施暴人,被告人的行为具有防卫要素,施暴人在案子原因上具有显着差错或许直接责任的,能够酌情从宽处分。关于因遭受严峻家庭暴力,身体、精力遭到严峻危害而成心杀戮施暴人;或许因不胜忍耐长时刻家庭暴力而成心杀戮施暴人,违法情节不是特别恶劣,手法不是特别残暴的,能够确定为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则的成心杀人“情节较轻”。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体现的,能够依据其家庭状况,依法放宽弛刑的起伏,缩短弛刑的开始时刻与间隔时刻;契合假释条件的,应当假释。被杀戮施暴人的近亲属表明体谅的,在量刑、弛刑、假释时应当予以充沛考虑。
四、其他办法
21. 充沛运用阻止令办法。人民法院对施行家庭暴力构成违法被判处控制或许宣告缓刑的违法分子,为了保证被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亲属的人身安全,能够按照刑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第七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则,一起阻止违法分子再次施行家庭暴力,侵扰被害人的日子、作业、学习,进行酗酒、赌博等活动;经被害人请求且有必要的,阻止挨近被害人及其未成年子女。
22. 奉告请求吊销施暴人的监护资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关于监护人施行家庭暴力,严峻危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在必要时能够奉告被监护人及其他有监护资历的人员、单位,向人民法院提出请求,要求吊销监护人资历,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
23. 充沛运用人身安全保护办法。人民法院为了保护被害人的人身安全,防止其再次遭到家庭暴力的危害,能够依据请求,按照民事诉讼法等法令的相关规则,作出阻止施暴人再次施行家庭暴力、阻止挨近被害人、迁出被害人的居处等内容的裁决。关于施暴人违背裁决的行为,如对被害人进行要挟、恫吓、殴伤、损伤、杀戮,或许未经被害人赞同拒不迁出居处的,人民法院能够依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违法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4. 充沛运用社区纠正办法。社区纠正组织对因施行家庭暴力构成违法被判处控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许暂予监外执行的违法分子,应当依法展开家庭暴力行为矫治,经过拟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教育和协助办法,纠正违法分子的施暴心思和行为恶习。
25. 加强反家庭暴力宣传教育。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结合本部门作业责任,经过以案说法、社区普法、针对重点对象法制教育等多种形式,展开反家庭暴力宣传教育活动,有用防备家庭暴力,促进相等、友善、文明的家庭联络,保护社会调和、安稳。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