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不属于医疗事故,医疗机构仍要承担赔偿责任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0-03 03:52
原告宋某的老公卢某,因不小心受伤,于2002年6月8日16时至被告医院住院医治。入院确诊为右腰腹部碾压伤、右肾挫裂伤。被告给予保存医治办法。6月9 日2时肿,被告会诊以为患者卢某失血性休克、后腹广泛血肿,给予输血、加速补液,活跃抗休克。6时被告向患者家族告知患者病况重,有生命危险,且病况杂乱。活跃抗休克、输血的一起联络转院。7时20分卢某转入间隔较远的某市榜首人民医院住院医治,8时许,某市榜首人民医院为卢某行右肾切除 腹膜后血肿铲除术。术中吸出腹腔积血总量约4000ml.手术探查见患者卢某右肾五处长约3cm裂口,深达肾盂,均贯穿肾本质全层。12时40分,患者替换气管导管, 12时50分,患者卢某忽然面色紫绀,颈动脉搏动消失,经抢救无效逝世。 2002年12月18日,某市医学会作出医疗事端技能判定书,以为患者因替换气管导管时反射性引起心跳呼吸骤停而死与被告某医院无直接因果联系。本病例不归于医疗事端。 法院审理以为,被告作为医疗组织,在医疗活动中,有必要严格遵守医疗卫生办理法令、行政法规及医治护理标准,对患者进行正确、及时诊治。本案原告的亲属卢某受伤后入住被告处医治,被告确诊患者是右肾挫裂伤并对其采纳保存医治办法,而客观现实是,患者卢某右肾多处决裂,且裂口深达肾盂,贯穿肾本质全层,是严峻的右肾碎裂伤,显着不宜采纳保存医治办法。被告未能及时确诊出患者病况的严峻程度,存在确诊不明的差错,而且被告在发现患者病况开展严峻的情况下,仍未能及时采纳有用医治办法,存在显着医治办法施行不力的差错;在患者病况加剧时,又舍近求远,将患者联络到较远的医院救治,必定加剧患者的病况开展。尽管被告上述的医疗差错行为与患者卢某的逝世不具有直接因果联系,但因被告在对卢某的医治行为中存在上述差错,依法仍应承当相应的民事补偿职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榜首百零六条第二款、榜首百一十九条的规则,判定如下:自本判定收效后十日内,被告医院补偿原告医疗费、精力危害抚慰金、被抚养人生活费共32343元。 宣判后,原、被告均未提出上诉。被告在法定期限内主动履行了判定规则的职责。 《医疗事端处理法令》第49条第二款规则“不归于医疗事端的,医疗组织不承当补偿职责。”因而,有些人,特别是医务界以为,只要构成医疗事端的,人民法院才干作为医疗危害补偿案子受理;不构成医疗事端的,医疗组织不承当补偿职责。这种了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是都是差错的。医疗事端判定结论是专家对医患两边争议的医疗行为是否归于医疗事端的判定定见,归于专家的证言,在民事诉讼中归于依据资料的性质,人民法院在审理案子的过程中,有必要对依据的依据才能和证明力进行检查判别,经查验属实才可作为定案依据。本案中,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在对原告亲属卢某的医治过程中,患者实践是严峻的右肾碎裂伤,被告确诊为挫裂伤,存在确诊不明的差错;经过采纳保存医治办法,患者卢民病况仍恶化的情况下,被告仍是给予输血、输液、抗休克等一般医治办法,却并没有活跃采纳有用医治办法,存在显着医治办法不力的差错。而医学会《医疗事端技能判定书》的定见与法院查明确认的现实和适用法令相违反,故该《医疗事端技能判定书》的依据效能不该得到法院采信。 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曾明确指出:“人民法院在审理因医疗行为而发作的危害补偿案子时,要正确了解上位法与下位法之间的联系,要正确了解《医疗事端处理法令》第四十九条第二款关于‘不归于医疗事端的,医疗组织不承当补偿职责’的规则。关于判定组织以为不构成医疗事端,但经审理可以确认医疗组织的确存在民事差错、契合民事侵权构成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法通则榜首百零六条第二款等法令关于差错职责的规则,确认医疗组织应当承当的民事职责,以维护患方的合法权益。”因而,医疗危害补偿案子,不只仅限于医疗事端危害,还应包含不构成医疗事端,但按照法令规则,医疗组织应当承当职责的,非事端性医疗危害。本案经审理可以确认被告作为医疗组织,在对卢某医治过程中,的确存在民事差错,依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则,被告对其差错,仍应承当相应的民事补偿职责。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