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改革假释制度 适应社区矫正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2-05 13:15

为了习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及文明的展开要求,我国从2003年7月,正式在北京、江苏等地开端进行社区纠正的试点作业,探究惩罚履行准则变革。所谓社区纠正,是指与监狱纠正相对的行刑方法,便是将契合必定条件的服刑人员置于社区,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帮忙下,纠正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服刑人员顺畅回归社会的非拘禁惩罚履行活动。中共北京市委政法委员会和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展开社区纠正试点作业的定见》中规则:社区纠正作业适用于下列5种服刑人员:被判处控制的;被宣告缓刑的;被裁决假释的;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被暂予监外履行的。司法部政治部主任张苏军在本年的社区纠正国际研讨会致词中说,做好社区纠正作业,能最大极限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保护社会安稳,也有利于合理地装备行刑资源,使拘禁纠正与社区纠正这两种行刑方法相得益彰,增强刑法效能,下降行刑本钱。
无疑,假释人员是习惯社区纠正首要目标之一。故社区纠正作业的展开能有效地促进监狱的惩罚履行作业,监狱被依法裁决假释、决议保外就医的服刑人员总算有了真实的归于自己的“家”。所以说社区纠正的展开对监狱贯彻履行假释准则是一次可贵的机会。假释准则是惩罚科学化、文明化的产品和体现,自19世纪诞生于欧洲以来,便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特殊的价值,在调控惩罚履行和罪犯改造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效果。所以敏捷在国际各地遍及开来,并遭到高度的注重。但是多年来,我国监狱的假释准则履行不力,影响服刑人员的改造积极性的进步,难以真实发挥法令赋予它的功用,完成惩罚的意图,影响了我国的司法进程。当时,变革现行的假释准则、扩展假释准则的运用,习惯社区纠正新形势的展开势在必行。笔者在此企图作一些粗浅的讨论,与各位同仁商讨。
一、我国假释准则履行的现状
目前我国假释准则的适用率偏低并有逐年削减之气势。据国内威望材料显现:1996年,全国假释的罪犯有36552人,假释率为2.58%; 1998年假释29541人,假释率为2.06%; 2000年,假释23550人,假释率为1.63%。笔者曾对我省某一个重刑犯监狱做过查询,1998年至2004年平均押犯在1800名左右,假释人数仅为8人。经过以上数字能够清楚地看出我国的假释适用状况。而西欧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假释率一般都在40%至70%左右,且是服刑人员开释的首要方法。所以我国假释的习惯有悖于国际的惩罚展开趋势 。还有,我国假释准则的习惯在各省展开不平衡、在各省监狱之间展开也不平衡,客观上造成了惩罚履行的不公,不利于服刑人员的改造。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