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涉嫌诈骗是否能要求取保候审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6-03 18:58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拘捕或拘捕后需求改变强制措施的违法嫌疑人、被告人,为避免其躲避侦办、申述和审判,责令其提出确保人或许交纳确保金,并出具确保书,确保随传随到,对其不予拘押或暂时免除其拘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欺诈罪是指以不合法占有为意图,用虚拟现实或许隐秘本相的办法,骗得数额较大的公私资产的行为。欺诈罪侵略目标不是骗得其他不合法利益。其目标,也应扫除金融机构的借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则了借款欺诈罪。
欺诈罪判缓刑有哪些约束
依据2010年最高法《人民法院量刑辅导定见(试行)》
第一百二十七条 有下列景象之一的,不适用缓刑:一未退赃或退赔的;二未自动承受产业刑处分的;三有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则的景象之一的。
第一百二十六条 【重处景象规则】有下列景象之一的,重处10%:
1、欺诈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许一起欺诈违法中情节严峻的主犯;
2、惯犯或许流窜作案,损害严峻的;
3、欺诈法人、其他安排或许个人急需的出产资料,严峻影响出产或许形成其他严峻损失的;
4、欺诈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助、医疗等款物,形成严峻后果的;
5、浪费欺诈的资产,致使欺诈的资产无法返还的;
6、运用欺诈的资产进行违法违法活动的;
7、导致被害人逝世、精神失常或许其他严峻后果的;
8、被告人曾因违法被判刑或因欺诈被行政处分的;
9、欺诈作案10次以上的。
一般情况下,欺诈罪取保候审、争夺缓刑的时机仍是比较大的,毕竟是产业违法,社会危险性要小一些。可是行为人欺诈后,拒不悔过,死不悔改的,司法机关必定再给予行为人时机。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