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社会保险法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7-28 16:24

员工的权益,你伤不起
-----临沂中小企业怎么应对《社会稳妥法》
寸步难行的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是一个世界性的论题,它在经济社会展开中具有极端重要的位置和效果,是国民经济展开的重要生长点。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展开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展开中的位置和效果日益增强。现在,全国工商注册挂号的中小企业占悉数注册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每年大约供给着75%的乡镇作业机会;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有60%以上是中小企业供给的。因而,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主体,中小企业的健康展开,关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展开及构建调和社会有着极端严重的含义。
为支撑中小企业的生计和展开,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方针,我省也积极响应国家召唤,近两年内涵中小企业的信誉担保、财务税收、融资上市等方面相继加大了扶持力度。值得重视的是,临沂市于2010年12月3日,成立了我省第一家中小企业维权协会,该协会整合了公、检、法等相关社会力气,一起为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供给服务。这是我省第一家专为中小企业维权的组织,临沂市委市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力度可见一斑。
虽然有着政府及各界力气的大力坚持,中小企业也有了长足的展开,但全体状况不容乐观。由于中小企业一般规划小,资金紧缺,技术人员缺少,技术水平和科研才能不高,处理落后,加之受传统思维的捆绑较多,因而,在越来越剧烈的商场竞争中,中小企业的筛选率也在逐年添加。据调查,中小企业五年的筛选率挨近70%。中小企业的生计状况如此严峻,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企业却被越来越多的劳作人事争议纠缠着。跟着新法的不断出台,尤其是《社会稳妥法》的出台,像这样的胶葛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感觉无能为力。
面临复杂多变的商场环境,中小企业的生计展开之道在哪呢?美国闻名经济学家彼得德鲁克在《处理、使命、职责、实践》一书中从前指出:“小企业的成功依赖于它在一个小的生态范畴中的优先位置。”因而,咱们以为,在出产运营方面,中小企业能够从各自的优势方面,去调整自己的运营范畴。也便是说,中小企业能够依据自己的特色,挑选一些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因而适合于本身展开的运营范畴,并在这一范畴处于优先位置。除此之外,更为要害的是在企业的处理结构、人事处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调整,使之更适于企业本身的展开需求。
备受重视的《社会稳妥法》
历经16载,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年四次审议的《社会稳妥法》总算于2010年10月28日下午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中表决经过,并将于2011年7月1日施行。社会稳妥法草案从咨询到正式施行,从头到尾在全国规模内均引起很大热议和高度重视。这部联系到做亿万劳作者和企业切身利益法令,将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的用工本钱,对许多企业运营决议方案及未来展开趋势发作严重影响。
一、《社会稳妥法》出台的布景
社会稳妥范畴问题日益增多,亟待完善社会稳妥准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以国务院行政法规方法拟定了《赋闲稳妥条例》、《社会稳妥费征缴暂行条例》和《工伤稳妥条例》;一起,国务院还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完善乡镇根本医疗稳妥准则的决议》和《国务院关于展开乡镇居民根本医疗稳妥试点的辅导定见》等。虽然各种社会稳妥准则已施行多年,却没有一部专门的综合性法令加以标准。综合性社会稳妥根本法的缺失,令我国现在的社会稳妥准则缺少清晰合理的价值取向。
别的,在立法上,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当地法规为主,法规数量少、层级低,立法涣散,难以构成系统,乃至不同方针或许规章之间彼此对立,操作性受到限制,这一现状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展开的需求。一起,社会稳妥基金多头处理,职责不清也构成许多坏处,上海社保案便是一个典型事例。此外,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政府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社会稳妥准则差异巨大,相互缺少联接,导致公正性问题难以处理,也大大限制了劳作力的活动。因而,基础性社会稳妥法的拟定迫在眉捷。
二、《社会稳妥法》的立法进程
1、起草阶段
社会稳妥法立法作业早在1994年就被提上议事日程,八届全国人大曾入立法方案。但由于各方利益和观念抵触,自1995年至2001年,有关部门起草的草案曾两度上报国务院,皆因争议过大而未能取得经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清晰指出,到2020年根本树立掩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证系统。跟着这一方针的迫近,各种社会稳妥准则树立和铺开,一些绕不开的“深水区问题”亦逐渐浮出水面,亟待从立法层面加以破解。自此,有关部门显着加快了立法脚步。至2006年末,由劳作和社会保证部牵头的起草小组,在四次大规模寻求定见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构成了最新版的社会稳妥法草案。
2、提议阶段
在2006年3月举办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蒋婉秋等465名代表提出拟定社会保证法、社会稳妥法、公民根本生活保证法的方案共14件。
3、原则经过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11月28日掌管举行国务院常会会议,评论并原则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稳妥法(草案)》。
4、一审阶段
2007年12月23日,社会稳妥法草案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初度提请审议,这部草案确立了我国社会稳妥准则的根本法令结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社会稳妥法(草案)进行了初度审议。会后,法制作业委员会将草案印发各省(区、市)和中心有关部门等单位寻求定见。共主张进行五处修正:(1)将五个险别别离专章规则;(2)养老稳妥联系可搬运接续;(3)社保将逐渐施行全国统筹;(4)政府支撑事项进一步清晰;(5)国家对社保基金严峻监管。
5、二审阶段
2008年12月22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对《社会稳妥法》(草案)进行了第2次审议。草案对社会稳妥费征缴、社会稳妥基金、社会稳妥经办、社会稳妥监督等别离作出专章规则。
2008年12月28日,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的决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全文发布社会稳妥法草案及关于草案修正状况的报告,广泛寻求各方面定见和主张,以更好地修正、完善这部法令草案。到2009年2月15日,揭露寻求定见完毕,社会各界共提出定见和主张70501件。
6、三审阶段
2009年12月22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社会稳妥法(草案)》进行了第三次审议。此前,草案向社会揭露寻求定见后,其间养老稳妥和医疗稳妥部分红为各方重视焦点。第三次审议中,这两个问题成为审议焦点。
7、四审及经过
2010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经过了《社会稳妥法》。至此,自1994年起,历经16载的立法进程,水到渠成,总算取得了经过。
中小企业面临新法:机会与应战并存
《社会稳妥法》历经曲折,终究以法令的方法发布,效能大大进步,处理了现在我国社会稳妥范畴法出多门、处理多门、结转无门等重要问题。这也是我国第一部社会稳妥准则的综合性法令,其间清晰规则了用人单位和劳作者的权力职责联系。它的发布施行,对企业的劳效果工处理发作着深远的影响。详细作如下剖析:
一、就积极影响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企业依法交纳社保成为一项法定职责,用工社保本钱将相对一致。
社保法清晰规则,用人单位需依法替员工交纳根本养老、根本医疗、工伤、赋闲及生育等五大社会稳妥险种。其间,养老、医疗和赋闲稳妥的稳妥费由企业和员工一起交纳,工伤和生育稳妥的稳妥费,由企业悉数承当,员工无需交纳。在以往的实践中,由于强制性弱,各用人单位交纳社保的状况不同。有些企业为下降用工本钱,为员工不缴或少缴社保。此次社保法将相对一致企业间的用工社保本钱。
(二)部分补偿费用由社保基金付出,企业该部分本钱能够下降。
关于养老金,用人单位无需再承当参保员工因病或非因工逝世或致残时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或病残补贴,该部分费用将从根本养老稳妥基金中付出。而关于工伤稳妥的补偿,住院食宿费、交通费、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将由工伤稳妥基金承当,也不再由企业承当。
(三)将为企业供给一个杰出的人力资源分配和处理的大环境。
我国现存的社会稳妥准则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当地,阻止了人力资源的合理活动,杰出的难点便是社会稳妥联系搬运接续问题,繁琐的程序和准则缺点成为阻止人力资源自在活动的壁垒。社保法规则的身份证号与社会保证号一致、“养老稳妥“统筹等级进步等严重改动将会下降企业人力资源处理的运作本钱,促进以商场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的合理有序的活动。
综上,新《社会稳妥法》的施行对中小企业来说,是机会与应战并存的。对不标准的企业来说,企业将面临更多的调整,应战或许更大一些;而关于标准的企业来说,或许会有更多的机会。毋庸置疑的是,新法的施行,将对企业的各各方面发作深远的影响。
二、就消极影响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稳妥法》的发布施行将会增强劳作者社会稳妥方面的维权认识
当时法令规则每个劳作者都享有社会稳妥方面的权力,但有关社会稳妥方面的法规方针存在效能低、强制力弱、执行力差等现象。《社会稳妥法》的出台,使劳作者的社会稳妥权力有了清晰的法令保证。新法发布后,各区域都加大了社会稳妥方面的宣扬力度、广度和深度,劳作者社会稳妥方面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关于那些未处理社会稳妥、未全面参与社会稳妥、未足额交纳社会稳妥的企业来讲,在新法施行之后或许到来的社保维权浪潮将会对企业的人事处理乃至出产安稳发作巨大的冲击,乃至会面临巨大的索赔危险。
(二)对企业来讲,新法的出台无疑给企业克以了更多的职责
1、清晰了缴费规模及职责
社保法规则,员工的根本养老稳妥、根本医疗稳妥、赋闲稳妥由员工与用人单位依照国家规则一起交纳稳妥费(第十、十二、二十三、四十四条);而工伤稳妥、生育稳妥则由用人单位交纳稳妥费,员工不交纳稳妥费(第三十三、三十四、五十三条)。关于各稳妥费的核算方法及金额,社保法未作规则,而是将其确认权颁发国家行政机关。
2、员工因工伤发作的薪酬福利、伤残补贴、伤残作业补助金等费用的付出职责(第三十九条);
3、未依法交纳工伤稳妥费时,员工工伤稳妥待遇的付出职责(第四十一条);
4、为本单位赋闲人员出具停止或免除劳作联系证明,并期限将该状况奉告社会稳妥经办组织的职责(第五十条);
5、及时申办社会稳妥挂号及进行挂号改变、刊出的职责(第五十七条);
6、按月向员工发表交纳社会稳妥明细状况的职责(第六十条);
7、合作社会稳妥行政部门进行监督查看的职责(第七十七条)等。
(三)加强了社保费征缴的强制力度
社保法第六十三条赋予了社会稳妥费征收组织查询用人单位存款账户的权力;一起,赋予了相关行政部门非经司法程序直接从用人单位社保法规则的该追缴方法非常严峻且极具操作性,这使得用人单位的违法本钱及相应的法令危险大大添加。
(四)企业违法本钱进步
社保法第十一章第八十四条至八十六条,对用人单位在不处理社会稳妥挂号、拒不出具停止或许免除劳作联系证明、未准时足额交纳社会稳妥费等状况下的法令职责,作出了清晰的规则。职责方法包含责令期限改正、责令期限交纳或缴足、加收滞纳金、罚款等。需求留意的是,在用人单位不处理社会稳妥挂号的状况下,社保法规则应对其直接担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职责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然后加剧了该景象下关于用人单位权益受损害时的救助方法,社保法第八十三条规则,用人单位或许个人以为社会稳妥费征收组织的行为损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够依法请求行政复议或许提起行政诉讼。
中小企业牢记一厢情愿
《社会稳妥法》将用人单位为员工交纳社会稳妥作为一项强制性的职责,关于广阔劳作者来说,这是可贵的福音。但是,却让临沂的不少企业感到茫然与纠结。在现在的商场环境下,临沂存在着一大批处理不标准的企业,对这些企业来讲,社保法的施行无疑添加了更大的用工本钱。那么,面临这一强制性的律法,企业该怎么应对呢?
一、律法面前,容不得“任我行”
社保法强化了社会稳妥交纳的强制性,对用人单位不处理社会稳妥挂号的法令职责,作出了清晰的规则,并加大了对不缴或少缴社保的处分力度。因而,企业的处理层应当理性、审慎地对待社会稳妥这个问题,使企业在寻求赢利最大化的进程中愈加剧视员工个人福利,削减关于员工权力的损害,然后削减企业和员工之间的抵触,促进劳作有联系的调和安稳。
话说“上有方针,下有对策”,据悉,现在临沂有部分企业为削减交纳社保带来的费事,企业是煞费苦心,比方,前段时间有企业来咨询:企业与员工约好每月除薪酬外,别的发放300元社会稳妥费,由员工自行处理社会稳妥,这样能够吗?咱们的答案是否定的。依据法令规则,“用人单位和劳作者有必要依法参与社会稳妥,交纳社会稳妥费。”可见,参与社会稳妥,交纳社会稳妥费是用人单位的职责,一起也是劳作者的权力和职责。用人单位应该在社会稳妥经办组织为员工处理社会稳妥挂号,准时申报交纳社会稳妥费用。假如确有员工在社会稳妥经办组织开立了个人社保账户,用人单位能够与其书面约好用人单位将应由单位担负的社会稳妥费付出给员工个人,由员工自行交纳并向用人单位供给社会稳妥经办组织的交费凭据。假如用人单位无法坚信发放给员工的“社会稳妥费”的确用于处理社会稳妥,员工也无法供给社会稳妥组织的交费凭据,那么用人单位应一致为员工处理社会稳妥事宜,避免引发劳作争议。
因而,企业为员工购买社会稳妥是一项强制性的职责,任何企业都无法躲避,更不能以其他方法代替。
二、车到山前必有路:中小企业的曙光
依据社保法的规则,工伤稳妥和生育稳妥的稳妥费完全是由用人单位交纳的,员工个人不需求交纳。而根本养老稳妥、根本医疗稳妥、赋闲稳妥则是由员工与用人单位依照国家规则的缴费份额一起交纳的。那么,企业应该怎么在不违背社保法的前提下,最大极限地下降本钱呢?
首要,企业应在用工方法上多加考虑。依据详细的作业内容及企业的人才需求确认相应的用工方法。如企业的某一项详细作业,需求一或两个人在一个月内就能完结。那么,此刻,企业只需求雇佣一或两个人,与之签定书面的雇佣协议即可。此种状况下,企业无需为供给劳务者购买社会稳妥。由于,企业与供给劳务者之间构成的是雇佣联系而非劳作联系。企业应牢记把人招聘进来,就听之任之。这样的状况,一旦发作胶葛,用人单位或许会由于与劳作者之间构成现实劳作联系而承当更大的危险。
其次,企业应该针对不同的用工主体和用工方法挑选不同的社会稳妥。有些企业咨询,可不能够给员工买商业险代替社会稳妥呢?依据社保法的规则,这一一厢情愿的做法是不可行的。企业与员工约好以商业稳妥代替社会稳妥,明显违背法令的强制性规则,这一约好是无效的。企业为员工购买的商业险终究会被确定为单位供给的一种福利,是企业主自愿的行为,但它绝不能等同于社会稳妥,更不能代替社会稳妥,企业仍有职责为员工交纳劳作合同实施期间的社会稳妥。
再者,企业应灵敏管控社保处理、社保交纳、基数的确认等进程中的危险点。我国关于参与社会稳妥的单位,施行向社会稳妥经办组织处理社会稳妥挂号准则。因而,用人单位在新处理社会稳妥挂号事项时应留意受理组织、处理的时限、所应当提交的证件资料等,避免因延误处理而发作不必要的丢失。
综上所述,为更好地支撑中小企业的展开,国家也在不断加大立法脚步,在《社会稳妥法》出台之前,《工伤稳妥条例》、、《工伤确定方法》、《不合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补偿方法》等法规也相继被从头修订。劳作法令法规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不光加大了企业依法用工的难度,一起也加剧了企业违法用工的本钱和危险。因而,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应当及时了解与之有关的立法趋势和规则,不光有助于处理纷繁复杂的社会联系,并且对削减用工本钱、下降人才资源处理危险具有不可估量的效果。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