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有哪些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4-10 13:03
一起违法,简称共犯,是与独自违法相对而言的。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则,一起违法是指二人以上一起故意违法。就一起违法而言,二人以上能够一起策划,彼此分工,更易于完结违法;也能够商讨对策,彼此庇护,更易于躲避侦办,因而往往比独自违法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一起故意违法中,各一起违法人因其所在的位置和所起的效果不同而需求区别对待。接下来就由听讼网小编为您解说一起违法人的分类有哪些。
一起违法人的分类有哪些
为精确了解我国刑法的主从犯规则,有必要首要了解国内外立法确认的一起违法人品种,主要有这些区分方法:
(1)二分法,即把一起违法人分为两种,详细区分又有不同,
①分为首犯和从犯,如《唐律疏议·名例》中对“共违法者条”解说说:“共违法者,谓二人以上共犯,以先造意者为首,余并为从”;
②分为首犯和从犯,如1810年《法国刑法典》;
③分为主犯和从犯。
(2)三分法,即把一起违法人分为三种,详细区分也不一致,
①分为首犯(或一起首犯)、教唆犯和从犯,如《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刑法典》、《日本刑法》;
②分为一起首犯、藏匿犯、从犯,如《葡萄牙刑法典》;
③分为施行犯、教唆犯和协助犯。
(3)四分法,行将一起违法人分为施行犯、安排犯、教唆犯和协助犯四种。
②对一起违法人品种的了解,理论上存在不同知道,主要有客观主义、片面主义、折中主义三大方向,
③而且每种方向还有不同观念。归纳而言,在立法上,分类规范主要有这样几种:
(1)以一起违法人在一起违法;活动中的分工为规范;
(2)以一起违法人在一起违法活动中的效果为规范;
(3)以一起,违法人的片面违法意思为规范;
(4)一起违法人的行为对违法成果发生的原由于规范;
(5)以一起施行违法的时刻或是否在现场为规范等。
而大都国家选用的是前两种规范,即分工分类法、效果分类法。分工分类法将一起违法人区分为:安排犯、施行犯、协助犯、教唆犯,我国立法上对一起违法人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是以效果分类法为主、分工分类法为辅,也没有脱离分工分类法与效果分类法这两种根本区分的规范。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