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哪些人可以做监护人,怎样设立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4-16 18:01
现实日子中,咱们都知道未成年人在生长过程中是需求监护人,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实精神病人也需求监护人,那么日子中哪些人能够做监护人,怎样建立精神病人的监护人?下面就由听讼网的小编用相关的法律知识为您回答,期望对您有所协助。
一、哪些人能够做监护人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首要应当由其爸爸妈妈担任,如爸爸妈妈逝世或许无监护才能的,按下列次序由以下人员担任:①祖爸爸妈妈、外祖爸爸妈妈;②成年的兄、姐;③未成年人爸爸妈妈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乡民委员或许民政部门。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依照下列次序由以下人员担任:①爱人;②爸爸妈妈;③成年子女;④其他近亲属;⑤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许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乡民委员会。此外,精神病人的其他亲属、朋友乐意担任监护职责,经有关单位赞同的,出能够担任监护人。
3、未成年人或许精神病人没有上述规模的近亲属或近亲属损失监护才能的,有关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能够从乐意承当监护职责的其他近亲属、朋友中指定监护人。当近亲属关于由谁担任监护人发作争议时,有关单位、安排能够进行调停并从他们中心指定监护人。
4、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因故暂时无法行使监护权,可将监护职责部分或悉数托付别人承当。受托付担任监护人的人为托付监护人。在此景象下,除有特别规则之外,被监护人致人危害的民事职责仍由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承当,但托付监护人对此确有差错的,应承当连带职责。
二、怎样建立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建立精神病人的监护人,首要须承认当事人为精神病人。但精神病人与无民事行为才能或约束民事行为才能人归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依照《民法通则》第19条规则,精神病人的好坏关系人,能够向人民法院恳求宣告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才能人或许约束民事行为才能人。因而宣告公民为无民事行为才能或许约束行为才能人是法院的职权,其他任何机关或安排都不具有这一职权,并且法院的这一职权不能自动行使,必须有好坏关系人的恳求。好坏关系人恳求宣告某一公民为无民事行为才能人或许约束民事行为才能人时,法院受理后应依《民事诉讼法》规则的特别程序审理。审理中法院应当首要承认被恳求人为精神病人。
然后,为精神病人建立监护人有两种方法:法定监护和指定监护。
(一)法定监护
我国《民法通则》第17条第1款规则:“无民事行为才能或许约束民事行为才能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一)爱人;(二)爸爸妈妈;(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亲属;(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乐意承当监护职责,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许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乡民委员会赞同的。
(二)指定监护
我国立法上,对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的指定分为两种状况:一是由有关安排指定;二是由法院指定。其间前一种是后一种的必经程序,即关于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必须由有关安排作出指定,再不服的可恳求人民法院作出吊销指定的判定,并另行指定监护人;假如未经有关安排指定的,不能够直接恳求人民法院作出指定。
被监护人出于民事行为才能的约束,不具备全面充沛的自我维护才能,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遭受到来自外界的的侵扰和危害,其产业也由监护人保管,能够被监护人合理使用,在处置被监护人的产业之前,最好咨询一下专业的律师,让律师帮助剖析自己的处置行为是否有利于被监护的精神病患者,避免惹来不必要的产业纠纷,由于关于被监护人的某些产业,监护人也不能作出处置。
以上便是对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相关问题的回答,关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法律上现已很明确地给出相关规则,并且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关怀保护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也是咱们公民的一种美德表现。假如您还遇到什么较为杂乱的法律问题,欢迎来听讼网进行咨询。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