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企业所得税预缴与汇算清缴的如何处理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9-29 14:06

在发达国家一般都公布有专门的所得税管帐处理原则,我国现在尽管没有出台所得税的详细原则,但在税法和有关的法规中也有相关的规则。听讼网小编根据有关规则,对所得税交纳的实务管帐处理作一介绍。
一、企业预缴所得税管帐处理
根据现行的税收政策,不管内资企业所得税,仍是外资企业所得税,其税率均是按年规划,但为了确保国家的财政支出,交税人就要按主管税务机关承认的交税期预缴所得税。内资企业可按月或按季预缴企业所得税,外商出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要按季预缴企业所得税。
企业预缴所得税的办法一般有两种:
(1)以上年实践应缴所得税为根底承认当年预缴所得税额,也就是企业在上年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以上年全年实践应缴税额为根底,恰当考虑当年的估计生产经营状况,由主管税务机关承认全年预缴所得税后,再核算确认每期预缴税额。
(2)以各预缴期的实践应税材料核算预缴所得税额,它是按交税人每期(月或季)的实践计税材料核算每期应缴所得税额。由所以预缴所得税,能够不进行各项差异的交税调整,即直接以当期财务管帐的赢利总额(账面赢利)乘以所得税税率核算应缴所得税额。假如有金额较大的差异项目,如坏账预备差异,也能够在当期调整,但不进行全面调整。预缴所得税的管帐处理:
(一)选用第一种预缴办法:能够只作每期预缴所得税的管帐处理。当企业每期实践预缴所得税额相一起,记: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二)选用第二种预缴办法:
1.期末核算应预缴的所得税时,记: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预缴所得税时,记: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管帐处理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则,年底,企业应仔细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 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由交税人自行核算年度应交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额,根据预缴税款状况,核算全年应缴、应退税额,并填写交税申报表,在税法规则的申报期内向税务机关进行年度交税申报,也能够托付社会中介机构署理申报,经税务机关受理并审阅后,处理结算税款手续。之后,税务机关根据选案规范、平常及审阅中把握的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交税检(稽)查。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应以企业管帐核算为根底,以税收法规为根据。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详细规则如下:
(1)交税人交税年度内不管盈利、亏本或处于减免税期,均应根据所得税法令、法规及有关规则处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交税人已依照规则预缴税款,因特别原因不能在规则期限处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的,应在申报期限内提出书面延期申报请求,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在核准期限内处理交税申报。
(2)交税人在交税年度中心发作兼并、分立的,根据税收法规的规则,兼并、分立后其交税人位置发作变化的,应在处理改变税务挂号之前处理企业所得税申报,及时进行汇算清缴,并结清税款;其交税人的位置不变的,交税年度能够接连核算。
(3)交税人已预缴的税款少于全年应缴税款的,应在年度终了后4个月(外资企业为5个月)内结清应补缴的税款。预缴税款超越应缴税款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处理退税,或许抵缴下一年度应交纳的税款。
汇算清缴所得税的管帐处理:
(一)选用“敷衍税款法”
1.核算出应缴或应补缴的所得税时: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实践上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3.实践收到退回的多缴税款时,作与上述方向相反的管帐分录。
(二)选用“交税影响管帐法”
1.核算出应缴的所得税时,需减去(或加上)本期发作的递延税款:
借:所得税 、递延税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或贷:递延税款)
2.实践上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三、所得税减免与交税调整的管帐处理
(一)减免所得税的管帐处理 关于减免的所得税,企业不应该将其从头归入损益核算中,进行赢利或股利分配。如从头归入损益核算,不只使企业供给的管帐信息不实,并且也是对国有企业或国家有出资的企业的国有资产的一种丢失。因而,企业应正确地进行减免所得税的管帐处理。假如不是法定减免,企业应该将减免税额记入“本钱公积”。
1.先计撤退的管帐处理
a. 计提所得税时: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b. 减免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本钱公积或盈利公积等。
2.先缴撤退的管帐处理
a. 计提所得税时: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b. 上缴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c. 收到退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所得税
3.法定直接减免,不作管帐处理。
以上就是小编为我们收拾的相关常识,信任我们经过以上常识都现已对此有了大致的了解,假如您还遇到什么较为杂乱的法令问题,欢迎登陆听讼网进行律师在线咨询。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