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免,抵,退”增值税是如何处理的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4-04 15:34出产企业免抵退税的管帐核算,依据业务流程首要可分:免税出口出售收入的核算、不予抵扣税额的核算、应交税费的核算、进料加工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的核算、出口免抵税额和应退税额的核算,以及免抵退税调整的核算。依据现行管帐制度的规则,对出口货品免抵退税的核算,首要涉及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应交税费——增值税查看调整”和“应收出口退税”。其间“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借方有“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金”、“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这5个专栏,贷方设有“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这4个专栏。需求留意的是这些专栏核算时借贷方是固定的,添加用蓝字,减少用红字。在一般情况下,企业获得主管退税机关出具的《出产企业出口货品免抵退税批阅通知书》后,依据上面注明的免抵税额、应退税额别离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应收出口退税”,依据上面注明的免抵退税总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获得主管退税机关出具的《出产企业进料加工免税证明》、《出产企业进料加工免税核销证明》后,依据上面注明的“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红字借记“主营业务本钱”、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实施“免、抵、退”方法的企业,购进用于加工出口货品的资料价款、运杂费等借记“资料收购”科目,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依照敷衍或实践付出的金额贷记“敷衍账款”、“敷衍收据”、“银行存款”等科目。对可抵扣的运费金额按7%核算的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资料收购”科目。
加工货品出口出售后,结转主营业务本钱时,借记“主营业务本钱”科目,贷记“产制品”科目;企业按规则的增值税征收率与退税率之差核算的出口货品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借记“主营业务本钱”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用悉数进项税额中除掉出口货品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后的余额去抵减内销货品的销项税额,即为当期应纳税额或当期留抵税额。月末对当期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货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申报入库时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货记“银行存款”科目。
对按规则核算出的当期应退税额借记“应收出口退税”科目,当期免抵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科目,按当期核算的免抵退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此项管帐处理一般是在获得主管退税机关出具的《出产企业免抵退税批阅通知单》后做。
收到税务机关退回的增值税税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出口退税”科目。
出产企业已处理退税和免抵税的出口货品发作退关、退货的,应及时到其所在地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请求处理《出口货品退运已办结税务证明》,交纳已退的税款,调整已免抵税额。并做相反的管帐分录冲减出售收入和出售本钱,调整“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