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2019年云南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对象有哪些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1-23 03:58

失地农人养老保险新方针,失地农人能够享用养老。云南此次失地农人养老保险方针还详细规则了参保目标、政府补助等细则,跟着听讼网小编一同来看看吧。一、详细表现:1.失地农人养老保险参保目标云南省行政区域内享有乡村集体土地承揽权、土地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云南失地农人养老保险目标有哪些的常识,跟着听讼网小编一同看看吧。
失地农人养老保险新方针,失地农人能够享用养老。云南此次失地农人养老保险方针还详细规则了参保目标、政府补助等细则,跟着听讼网小编一同来看看吧。
一、详细表现:
1. 失地农人养老保险参保目标
云南省行政区域内享有乡村集体土地承揽权、土地在2009年1月1日今后被政府依法一致征收而导致失掉悉数或大部分土地、年满16周岁及以上在册人员。
2.失地农人养老保险政府补助规范
失地农人每年享用1次相同规范的政府补助,补助年限累计为15年,一起政府应该以每亩征收不低于2万元的被征地农人根本养老保证专项资金。
二、失地农人养老保险参保规模
人均耕地面积缺乏0.3亩,享用乡村集体土地承揽权力,16周岁以上,未参与乡镇员工根本养老保险的在册农业人员。
三、以下几类人群不在失地农人养老保险的参保规模内:
1. 因非依法征地导致失掉土地的人员不属于失地农人规模;
2. 享有土地承揽经营权但所承揽土地被其租借、转租者也不属于保证规模;
3. 失地农人被录用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军入伍后转为军官、享用乡镇员工根本养老保险。
四、失地农人养老保险参保规范
被征地农人参与员工根本养老保险,参照灵敏工作人员方法参保缴费。政府对个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规范为个人缴费额的10%,个人缴费补助采纳“先缴后补”形式。
1.被征地农人中男未年满51周岁,女未年满46周岁人群可选择以全省上年度乡镇在岗员工均匀工资的40%、50%、60%、70%、80%、90%、100%其间之一为基数,依照20%的缴费份额逐年交纳根本养老保险费。
2.被征地农人中男年满51周岁,女年满46周岁人群,能够全省上年度乡镇在岗员工均匀工资的60%为基数,依照20%的缴费份额一次性趸缴1-15年养老保险费,一次性趸缴年限的均匀缴费指数按0.6核算。其间,一次性趸缴不满15年的,逐年持续交纳养老保险费。政府对个人一次性趸缴养老保险费采纳“先缴后补”形式进行补助,补助规范暂定为个人一次性趸缴额的5%。
3.2018年12月31日之前征地,未参保缴费的被征地农人,趸缴年限以2018年12月31日的年纪为准;2018年1月1日之后征地,征地当年未参保缴费的被征地农人,趸缴年限以征地时的年纪为准。
五、失地农人养老保险金收取规范
(一)、收取年限
参与员工根本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时累计缴费年限满十五年的,按月收取根本养老金;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时累计缴费缺乏十五年的,能够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收取根本养老金。按月收取的根本养老金规范核算方法,依照省企业员工根本养老保险有关规则履行。
(二)、收取规范
1. 被征地30%以下(不含30%)的,每人每月增发根底养老金10元;
2. 被征地30%—50%(含30%)的,每人每月增发根底养老金32元;
3. 被征地50%—70%(含50%)的,每人每月增发根底养老金64元;
4. 被征地70%(含70%)—100%以下的,每人每月增发根底养老金97元;土地被彻底征收(即100%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发根底养老金129元。
(三)、收取流程
养老金实施社会化发放,参保人员在抵达规则年纪的当月,自己持《被征地乡村居民养老保险手册》及公民身份证、银行存折(工行、农行、邮政)到社保处处理相关手续,新参保的村由社保处一致下村发放。
六、失地农人养老保险金怎么交还?
若失地农人存在退休逝世、在职逝世、户籍迁出等状况,可处理养老保险金交还。
详细流程为:
1、退休逝世,由处理人员带着处理人身份证原件、殡仪馆火化发票原件、地点村委会证明(需写明逝世时刻和处理人名字)。
2、在职逝世,由处理人员带着处理人身份证原件、殡仪馆火化发票原件、地点村委会证明、《被征地乡村居民养老保险手册》。
3、户籍迁出,由迁出者带着自己身份证原件、《被征地乡村居民养老保证手册》、迁出地村委会证明、迁入地派出所户籍证明或户口册。
4、已参与乡镇企业员工根本养老保险的,由自己带着《乡镇员工养老保险手册》、身份证原件、《被征地乡村居民养老保险手册》处理交还手续。
听讼网提示:人均耕地面积缺乏0.3亩,享用乡村集体土地承揽权力,16周岁以上,未参与乡镇员工根本养老保险的在册农业的人员能够参与失地农人养老保险。
以上便是听讼网小编为你介绍的关于云南失地农人养老保险目标有哪些的常识,期望对你有所协助,假如还存在疑问,能够联络听讼网律师为你回答。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