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开发商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有哪些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0-25 07:38
开发商主要是从事房地产出售的,开发商与顾客的法律联系是房子生意联系,两边需求签定房子生意合同。那么,开发商诈骗顾客的行为有哪些呢?今日,听讼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期望对您有所协助。
“产品房”作为产品之一,受商场要素的影响,由生意两边洽谈进行生意,归于顾客为日子消费需求购买﹑运用的产品,应当适用《顾客权益保护法》。所以,房地产胶葛也应当适用《顾客权益保护法》。天然,假如在房子生意进程中开发商做出了“诈骗行为”,依照第49条,应当依照顾客的要求添加补偿,添加的补偿金额为顾客购买产品的价款或许承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但在实践中呈现的房地产胶葛案中,不乏有以为开发商在售房进程中有诈骗行为而要求双倍赔付者,但胜诉的却屈指可数,其原因就在于对产品房生意中的“诈骗行为”的了解存在问题。
那么,哪些行为能够认定为产品房生意行为中的“诈骗行为”呢?根据《顾客权益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以下状况能够认定为“诈骗行为”:
1﹑出售现房时,将伪劣房子假充合格乃至优质房子出售的;
2﹑出售现房时,成心隐秘房子实在面积,以牟取暴利的;
3﹑一般的合格房子假充优质工程然后骗得优质工程加价的;
4﹑出售明知不能进入房地产商场进行揭露出售的房子的;
5﹑虚标最低价﹑清盘价等诈骗性价格进行出售的;
6﹑成心隐秘开发商实在身份,或假充其他开发商名义出售的;
7﹑采纳雇佣别人等方法进行诈骗性的出售诱导的;
8﹑使用播送﹑电视﹑报纸﹑杂志等群众媒体对产品房做不行完成的虚伪宣扬的。
假如开发商在出售产品房的进程中呈现以上几种状况的,而且开发商是成心或明知的,购房者能够以开发商作出诈骗行为为由而根据《顾客权益保护法》第49条要求其双倍赔付。
何时开发商要双倍补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产品房生意合同胶葛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说》第八条、第九条规则,呈现下列五种景象之一的,房子的买受人能够恳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补偿损失,并能够恳求出卖人承当不超越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补偿职责:
(一)产品房生意合同缔结后,出卖人未奉告买受人又将该房子典当给第三人;
(二)产品房生意合同缔结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子出卖给第三人;
(三)成心隐秘没有获得产品房预售答应证明的现实或许供给虚伪产品房预售答应证明;
(四)成心隐秘所售房子现已典当的现实;
(五)成心隐秘所售房子现已出卖给第三人或许为拆迁补偿安顿房子的现实。
假如开发商在出售产品房的进程中呈现以上几种状况的,而且开发商是成心或明知的,购房者能够以开发商作出诈骗行为为由而根据《顾客权益保护法》第49条要求其双倍赔付。假如你状况比较复杂,听讼网也供给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