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四川省工伤事故伤残赔偿标准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0-05 03:37
四川省工伤事端伤残补偿规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作业补助金规范

 
川府发〔2003〕42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级各部分:
 
《工伤保险法令》(国务院令第375号,以下简称《法令》)自2004年1月1日施行。这是完善我国社会保证体系的严重行动,对实在保证工伤员工的合法权益,涣散用人单位事端危险,保护社会安稳起着重要作用。为保证《法令》的贯彻落实,依据《法令》规则,结合我省实践提出如下施行定见,请仔细贯彻实行。
一、各类企业(含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乡镇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均应依法参与工伤保险,为本单位悉数员工或许雇工(以下简称员工)交纳工伤保险费,其员工按照《法令》享用工伤保险待遇。
二、国家机关和按照或许参照国家公务员准则进行人事办理的作业单位、社会团体的作业人员因作业遭受事端损伤或许患职业病的,由所在单位付出费用。详细方法按劳作保证部、人事部、财务部有关规则实行。
其他作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工伤保险的详细方法按劳作保证部、人事部、民政部、财务部有关规则实行。
 
三、全省设区的市按照《法令》规则施行工伤保险市级统筹。阿坝州继续施行工伤保险州级统筹。甘孜州、凉山州的统筹层次由州政府依据当地实践承认,逐渐施行州级统筹。
 

跨区域、出产流动性较大的中心在川职业单位能够采纳相对会集的方法异地参与工伤保险社会统筹,详细方法由省劳作保证厅按照国家有关规则制定。其他中心属、省属单位按照属地准则参与所在地工伤保险社会统筹。
四、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交纳,员工个人不交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应当准时足额交纳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由社会保险经办组织担任征收。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证基金财务专户,施行出入两条线办理,专项用于工伤保险待遇、劳作能力判定以及法令、法规规则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的付出。

统筹区域劳作保证行政部分会同财务、卫生、安全监管部分按照以支定收、出入平衡的准则,依据工伤保险费运用、工伤发作率、职业病损害程度等状况,按照国家规则提出分类职业基准费率的详细规范,报统筹区域政府同意后施行。费率起浮的详细方法由统筹区域劳作保证行政部分会同财务、卫生、安全监管部分按照国家规则制定。统筹区域社会保险经办组织依据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费运用和首要运营出产业务及工伤发作率等状况,别离承认用人单位的详细缴费率。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与工伤保险适用相应的职业不同费率。英才家乡
用人单位以本单位员工薪酬总额为基数交纳工伤保险费,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的缴费基数按照统筹区域上年度员工月平均薪酬承认。
五、统筹区域应树立工伤保险储备金。工伤保险储备金按统筹区域当年实践征收基金总额的5%提取,工伤保险基金结余较多的区域还可从结余中提留部份作为储备金。各统筹区域工伤保险储备金累计不该超越当年应征收基金总额的40%。工伤保险储备金首要用于统筹区域重特大事端的工伤待遇付出。储备金缺乏付出的,由统筹区域政府垫支。运用工伤保险储备金由经办组织提出定见,报统筹区域劳作保证行政部分和财务部分同意。储备金的提留份额可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伤保险准则完善当令调整,详细调整份额由省劳作保证厅会同省财务厅承认。

六、员工工伤确认条件、确认办理组织、申请和确认时效、确认程序、举证责任等,按照《法令》第三章以及劳作保证部《工伤确认方法》的规则实行。

我省原实行的员工伤残性质确认中“对比因工”的有关方针规则,从2004年1月1日起不再实行。
七、劳作能力判定组织、判定规范、申请和判定时限、判定程序等,按照《法令》第四章的规则实行。省、市(州)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由同级劳作保证行政部分、人事行政部分、卫生行政部分、工会组织、经办组织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下设专门办事组织并树立医疗卫生专家库。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办事组织由同级劳作保证行政部分担任办理。四川省劳作能力判定作业规程由省劳作保证厅会同有关部分制定,劳作能力判定收费规范由省物价局、省财务厅按照国家有关规则制定。

省、市(州)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一起担任员工因病(含非因工挂彩)的劳作能力判定作业。
八、工伤员工按照《法令》第五章规则享用工伤保险待遇。员工因工致残被判定为五级、六级伤残,工伤员工自己提出与用人单位免除或许停止劳作联系的,由用人单位付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作业补助金。其规范以统筹区域上年度员工月平均薪酬为基数核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规范为五级伤残14个月,六级伤残12个月。依法获得职业病确诊证明书或许职业病确诊判定书的人员经统筹区域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判定承认需长时间医治的其他工伤人员在上述规范的基础上添加6个月;一次性伤残作业补助金规范为五级伤残60个月,六级伤残48个月。

员工因工致残被判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劳作合同期满停止,或员工自己提出免除劳作合同,由用人单位付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作业补助金。其规范以统筹区域上年度员工月平均薪酬为基数核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作业补助金兼并核算,规范为七级伤残36个月,八级伤残26个月,九级伤残16个月,十级伤残10个月。
九、工伤人员的伤残补贴、日子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调整,由省劳作保证厅依据员工平均薪酬和日子费用改变等状况当令制定调整方法,各统筹区域及用人单位应按照省制定的调整方法和规范对工伤人员伤残补贴、日子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及时进行调整。保存劳作联系的五、六级伤残人员,伤残补贴随用人单位员工薪酬增长幅度按份额调整。

2003年12月31日前收取日子护理费的工残人员经判定依然契合护理条件的,依据其判定的日子护理等级,从2004年1月1日起以统筹区域上年度员工月平均薪酬为基数,按规则规范计发日子护理费,所需资金按原付出途径处理。
十、员工上下班途中遭到交通机动车事端损伤,或许实行作业责任和完结作业任务过程中遭受意外损伤,按《法令》规则确认为工伤和视同工伤的,如第三方责任补偿的相关待遇现已到达工伤保险相关待遇规范的,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险经办组织不再付出相关待遇;如第三方责任补偿低于工伤保险相关待遇,或因其他原因使工伤员工未获得补偿的,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险经办组织应按照规则补足工伤保险相关待遇。

十一、用人单位依法破产,按照《法令》的规则进行清算。参与了工伤保险的,还应按照有关法规清算用人单位欠缴的工伤保险费。破产企业员工工伤保险费用清算规范、付出和办理的详细方法由省劳作保证厅会同财务厅、省经贸委制定。用人单位依法吊销、封闭的,应按规则妥善处理工伤员工的工伤保险问题。
十二、2004年1月1日今后我省境内的各级各类用人单位发作的员工损伤事端按照属地准则,其工伤性质均由统筹区域劳作保证行政部分确认。员工劳作能力判定由省、市(州)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担任。
十三、2003年12月31日前遭到事端损伤或确诊患职业病的员工,工伤保险待遇现已按原有关规则处理了的不再重新处理;2004年1月1日今后应享用的工伤待遇按《法令》的规则实行。2003年12月31日前遭到事端损伤或确诊患职业病的员工,统筹区域劳作保证行政部分现已作出了工伤确认,相关待遇没有处理的,一次性伤残待遇和一次性逝世待遇仍按原规则实行,其他待遇和劳作能力判定按照《法令》的规则实行。200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遭到事端损伤或确诊患职业病的员工,统筹区域劳作保证行政部分2004年1月1日后完结工伤确认的,其工伤确认、劳作能力判定和待遇规范按照《法令》的规则实行。2002年12月31日之前遭到事端损伤或确诊患职业病的,劳作保证行政部分不再受理工伤确认。

十四、用人单位参与工伤保险前因工挂彩的人员归入工伤保险统筹办理,其工伤保险待遇按《法令》和本施行定见的规则实行,工伤保险费的筹措方法和规范由各统筹区域政府依据实践状况承认。中华英才实验室
十五、省劳作保证厅担任全省工伤保险作业,各统筹区域劳作保证行政部分担任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作业。各级社会保险经办组织详细经办工伤保险业务。省社会保险作业办理局担任全省工伤保险经办作业的归纳办理,承当跨区域、出产流动性较大的职业单位的工伤保险经办作业。省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承当省级机关和部分企作业单位员工劳作能力判定,承当对市(州)劳作能力判定定论争议的复查判定作业,其判定定论为终究定论。各市(州)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担任本辖区范围内除省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判定外的员工劳作能力判定作业。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办事组织承当劳作能力判定详细业务。
财务和审计部分以及工会组织等按照《法令》规则实行监督责任。
对违背《法令》的行为按照《法令》第七章的规则查办。
十六、各市、州政府要高度重视《法令》的贯彻施行,实在加强组织领导和作业和谐,做好《法令》施行前的宣扬训练作业,为《法令》的贯彻施行发明杰出的社会环境。
各级劳作保证部分要加强调查研究,制定详细作业方案,抓住完善有关配套方针和办理准则,加速树立健全作业部队,实在做好《法令》施行的各项作业。
各级劳作保证、人事、财务、卫生、民政、物价、工商、编制、安全出产监督办理等部分和工会要相互支持,各尽其责,密切配合,保证《法令》在我省顺畅贯彻施行。
十七、我省原工伤保险规则与《法令》和本《施行定见》不一致的不再实行。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