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出租舞弊的情形有哪些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5-23 17:10
跟着财务处理体制的变革,行政事业单位相继进入管帐核算中心后,资金、财物在处理上呈现了脱节,少量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财物处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处理认识淡漠、准则不严,致使有些固定财物租借收入不入帐、财物被无偿占用、丢掉、毁损等,形成了国有财物的丢失、产权联系不清、产业账实不符等问题。各级政府、各监督查看部分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财物租借的监督处理,警防租借作弊形成损害。
一、固定财物租借作弊表现方式:
一是私设“小金库”。有些单位对部分搁置的作业设备、车辆、机械、作业房等设备进行租借,经管人员隐暪租借收入,将租借固定财物的收入私自树立“小金库”。
二是移用固定财物。一方面有些单位对承受捐献的固定财物,认为不是本单位购入的,就将其搬运给其他单位运用,由其他单位转租,坐庄分红收入。另一方面经管人员利用职权便当将搁置的固定财物租借给联系户运用,不处理任何手续,租借收入不入账。
三是经过操作固定财物盘点掩盖固定财物账实不符。在大多数状况下,固定财物存在作弊,其账面数与实践数是不共同的,为了敷衍审计或查看,单位往往经过操作固定财物盘点来掩盖账实不符。
四是将固定财物租借收入既不上缴财务专户又不作为单位其他收入,而是先挂单位暂存款,然后将一部分开销直接经过暂存款科目列支,使单位出入不实在。
五是用租金抵顶在承租方购买的产品或招待费开支。
二、固定财物租借作弊的原因:
一是弥补经费不足和员工福利。有些单位因行政作业经费紧,事务接待费开支困难,直接在“小金库”中列支;有的单位为员工多发福利,将租借固定财物收入树立账外,直接分配给员作业为福利费。
二是固定财物处理准则不健全。适当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只注重固定财物的置办作业,而疏忽了固定财物的日常处理作业。这些单位缺少标准的财物置办、保管和运用准则,在处理上无章可循,财物的领用、保管也无健全的台账或记载,没有进行固定财物的定时清查盘点作业,为固定财物租借作弊供给了空地。
三是监督失控。有些单位租借部分作业用房,收入不悉数进账,直接抵顶了账外的单位招待费、福利费开销,财务部分对本单位租借收入的应收数、已收数、欠收数,均无完好的台账或记载,对固定财物的租借监督形同虚设,管帐监督失控。一起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财物的租借没有施行严厉的报批或批阅手续,形成有的单位收入不入账等现象,致使财物处理部分的监督失控。四是经营处理不透明、不揭露,形成租借价格不合理,使少量人捞优点,致使租借收入严峻丢失。五是少量单位领导方针法律认识淡漠,运用上存在随意性。
三、固定财物租借作弊形成的损害:
一是财物丢失。国有财物租借收入搬运或进入账外,形成单位内部的不公平,然后引发单位内部其他问题。
二是滋生糜烂。账外账、“小金库”易引起一个单位或部分及个别人的糜烂行为。
三是国家税收丢失。固定财物租借收入不入账,漏缴了房产税、营业税等,然后形成国家税收丢失。
四、对固定财物租借作弊的审计对策:
一是充沛注重是否存在作弊的动机。在剖析是否存在固定财物作弊时,审计人员应注重剖析性复核的运用,经过与以前年度进行比照剖析,往往能够有用地发现固定财物作弊的痕迹。
二是对固定财物内部操控准则进行测验。完善的固定财物内部操控准则在得到杰出履行的状况下,能够精确供给关于固定财物的数量、类型、金额等一系列数据。因而,在了解单位的固定财物内部操控准则的基础上,对固定财物的置办、保管、运用等环节进行测验是很必要的。假如发现单位未能树立完善的固定财物内部操控准则,或已树立内部操控准则却未能得到有用履行,作为审计人员对此应予以满足的注重。
三是加强对固定财物的清查盘点。首先应了解历年来该单位固定财物的清查盘点状况,以前年度账实不符的固定财物、长时刻未用的固定财物、毁损作废的固定财物、调账频频的固定财物应列为清查的要点。清查盘点前应拟定一个全面、详尽的盘点方案并进行必要的人员、物资预备。盘点时审计人员不只要留意固定财物的数量,并且要留意固定财物的寄存地址、运用部分等相关要素。盘点清查应依据单位的固定财物处理水平和内部操控准则的履行状况确认,并依据实地盘点和查看状况决议是否扩展查看面或对某些财物进行从头盘点。四是留意查看合同签定的有用时刻,一起留意查看收款收据及承租方的收据是否共同,有无开头大尾小票或不开票等。
五、避免固定财物租借作弊的办法:
一是严厉批阅准则。财物处理部分要对固定财物租借进行严厉的处理,但凡行政事业单位的房屋租借,必须有国有财物处理部分批阅,由主管部分操作。
二是坚持揭露操作。固定财物租借要规则租借期限,要采纳揭露拍租的方式,不得协议租借,避免暗箱操作。
三是标准收入处理。要严厉履行“出入两条线”的处理要求,不得私设“小金库”,也不得转入单位食堂、工会等,变相脱离上级部分的监管。
四是加强执法查看和监督力度。国有财物处理部分和监督查看部分要把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财物的实在完好和保值增值作为监督的要点,及时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内部处理,完善内控准则,树立健全自我束缚机制。
五是树立职责追查制。对不按程序报批、暗箱操作,收入不归入财务处理,不履行出入两条线等行为,要追查单位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职责人员的职责,并将财物处理作为领导干部经济职责审计查核的重要内容。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