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成年人冒充儿童会判刑吗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1-22 03:26
六一儿童节,儿童门在欢喜的过节,成年人仍然上学上班。不过网上跟成年人有关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章第261条”却上了上了热搜。那么成年人假充儿童会判刑吗?针对这一问题,听讼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期望对您有所协助。
成年人假充儿童是否会判刑
我国《刑法》没有关于成年人假充儿童的处分规则。但假如成年人假充儿童进行欺诈的,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性大的,有或许涉嫌欺诈刑事犯罪,当事人需求承当相应的刑事责任。具体情况,请自行依据实践情况及相关法令规则进行核实确认。
在网上这“法条”的内容是:成年人公开谎报自己为儿童,或许以其他方法假充儿童,或许以其他方法假充儿童,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特别徒刑,并处分金,最高院司法解释规则,假充儿童的,年纪距离以实践年纪减12始算,大于18年的,从重处分;六一国际儿童节假充儿童,向别人索要礼物金钱等的,属欺诈行为,从重处分。而且这条音讯在微博中、朋友圈中广泛撒播。
乍看之下,这条“法条”内容如同挺像一回事儿,可是一细想完全是有心人趁六一儿童节人为臆造这一“法条”。
真实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章第261条规则的是遗弃罪:关于年迈、年幼、患病或许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责任而回绝抚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许控制。
可是这样的打趣令不少人对此发生疑问,上网查找答案。一时之间“刑法第三章第261条”成为热搜词。在节日之际开打趣,文娱群众是件功德,更无可厚非,可是打趣也是有其底线,不该拿法令作为笑料。
归纳上述,信任我们对成年人假充儿童的问题都有了深化的了解,成年人假充儿童判刑与否,决定于假充者意图和行为是否违背刑法。网上疯传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章第261条”是假的,一起提示伪造法令进行广泛传播,或许构成打乱公共秩序罪。诽谤传谣是违法行为,请广阔网民朋友们自觉抵抗诽谤、传谣举动,自觉做到不诽谤、不传谣、不信谣,不滋长流言撒播、延伸。假如对此还有疑问,听讼网也供给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令咨询。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