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处死刑的条件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5-11 23:29
我国惩罚的最高刑为死刑,也便是直接掠夺违法分子的生命权。当然,现在也是稳重适用死刑的,依据法令的规则要满意规则的条件才干判处死刑。那么一般来讲,判处死刑的条件有哪些呢?下面,听讼网小编就为您整理了“判处死刑的条件”的相关法令知识,期望对您有所协助。
一、适用死刑的条件有哪些
死刑又称极刑,是掠夺违法分子生命的惩罚办法,是一种最严峻的惩罚。
《刑法》第48条第1款:“死刑只适用于罪过极端严峻的违法分子。”所谓罪过极端严峻,是违法的性质极端严峻、违法的情节极端严峻、违法分子的人身危险性极端严峻的一致。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公民法院判定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公民法院核准。可见死刑适用于罪过极端严峻的违法分子,即所违法刑对国家和公民的利益损害特别严峻和情节特别恶劣的。
《刑法》第49条:“违法的时分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分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刑法修正案(八)》在刑法典第49条添加1款作为第2款:审判的时分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暴手法致人逝世的在外。
二、死刑案子怎样辩解
死刑案子的辩解没有一定之规,要依据具体状况确认不同的辩解计划,但下面几个方面一般要考虑到:
(1)被告人的天然状况(是否成年,妇女是否怀孕或在拘押期间是否有流产状况);
(2)指控被告人构成违法的依据是否实在、合法,与本案的关联性怎么;
(3)侦办、审查起诉及审判阶段的各种法令手续和诉讼文书是否合法、完备;
(4)技术性判定资料的来历,判定人是否具有判定资历,判定结论及 理由是否合理;
(5)被告人的口供是否受客观条件的影响,是否实在;
(6)有刑讯逼供、诱供的状况存在;
(7)被告人被指控违法的时刻、地址、动机、意图、手法、结果等是 否契合逻辑,各依据之间有无抵触;
(8)被告人有无自首、率直和建功的状况;
(9)共同违法中被告人是否从犯、胁从犯;
(10)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或防卫过当或具有防卫的性质;
(11)被害人是否存在差错或过错;
(12)顺便民事补偿部分是否达成了协议,如没有,应剖析是否存在调停的或许;
(13)关于依据不充分的,是否存在诉辩宽和和或许;
(14)起诉书在法令适用上是否存在问题;
(15)有否“能够不当即履行死刑”的情节,向法庭提出“死刑延期二年履行”的主张。
如果您还有疑问,本网站也供给律师在线咨询,欢迎您进行咨询。
一、适用死刑的条件有哪些
死刑又称极刑,是掠夺违法分子生命的惩罚办法,是一种最严峻的惩罚。
《刑法》第48条第1款:“死刑只适用于罪过极端严峻的违法分子。”所谓罪过极端严峻,是违法的性质极端严峻、违法的情节极端严峻、违法分子的人身危险性极端严峻的一致。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公民法院判定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公民法院核准。可见死刑适用于罪过极端严峻的违法分子,即所违法刑对国家和公民的利益损害特别严峻和情节特别恶劣的。
《刑法》第49条:“违法的时分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分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刑法修正案(八)》在刑法典第49条添加1款作为第2款:审判的时分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暴手法致人逝世的在外。
二、死刑案子怎样辩解
死刑案子的辩解没有一定之规,要依据具体状况确认不同的辩解计划,但下面几个方面一般要考虑到:
(1)被告人的天然状况(是否成年,妇女是否怀孕或在拘押期间是否有流产状况);
(2)指控被告人构成违法的依据是否实在、合法,与本案的关联性怎么;
(3)侦办、审查起诉及审判阶段的各种法令手续和诉讼文书是否合法、完备;
(4)技术性判定资料的来历,判定人是否具有判定资历,判定结论及 理由是否合理;
(5)被告人的口供是否受客观条件的影响,是否实在;
(6)有刑讯逼供、诱供的状况存在;
(7)被告人被指控违法的时刻、地址、动机、意图、手法、结果等是 否契合逻辑,各依据之间有无抵触;
(8)被告人有无自首、率直和建功的状况;
(9)共同违法中被告人是否从犯、胁从犯;
(10)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或防卫过当或具有防卫的性质;
(11)被害人是否存在差错或过错;
(12)顺便民事补偿部分是否达成了协议,如没有,应剖析是否存在调停的或许;
(13)关于依据不充分的,是否存在诉辩宽和和或许;
(14)起诉书在法令适用上是否存在问题;
(15)有否“能够不当即履行死刑”的情节,向法庭提出“死刑延期二年履行”的主张。
如果您还有疑问,本网站也供给律师在线咨询,欢迎您进行咨询。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