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诈行为如何防范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1-14 12:13合同诈骗,是指缔结合同的--方当事人以使他人陷于差错并因而为意思表明为意图,成心陈说虚伪现实或许隐秘实在状况的诈骗行为。合同诈骗的构成要有诈骗行为、诈骗人有诈骗成心、受诈骗人因诈骗而陷于差错、受诈骗人因差错而为意思表明以及诈骗行为违反法令、违反诚笃信用原则。浅显来说,合同诈骗就是指缔结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使用对方当事人不知情的状况成心选用诈骗的办法,如成心陈说虚伪现实、隐秘实在状况等,使对方当事人陷于认识上的差错,然后违反自己的实在认识而作出缔结合同的意思表明,然后到达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意图。
合同诈骗行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活跃的合同诈骗行为,即成心陈说虚伪现实的行为,比方对自己的产品作不切实际的宣扬,夸张自己产品的成效等。另一种是消沉的合同诈骗行为,即故患隐秘实在状况的行为,比方成心隐秘己方供给的合同标的物的固有缺点和瑕疵,或许成心隐秘某些对合同对方当事人显着晦气的重要现实和信息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第54条别离规则了两类合同诈骗行为。《合同法》第52条规则:一方以诈骗等手法缔结合同,危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合同法》第54条规则:一方以诈骗等手法使对方在违反实在意思的状况下缔结的合同,受危害方有权恳求人民法院或许裁定组织改变或许吊销。《合同法》把合同诈骗行为以是否危害国家利益、是否使对方违反实在意思为标准分为了两类,别离规则了不同的处理办法。《合同法》第56条规则:无效的合同或许被撒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令约束力。《合同法》第58条规则:合同无效或许被吊销后,因泫合同获得的产业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许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差错的一方应当补偿对方因而所受的丢失,两边都有差错的,应当各自承当相应的职责。
关于广阔私营企业经营者而言,有必要了解合同诈骗的意义与边界,既不要从事合同诈骗行为,也要避免被他人诈骗,而且要学会使用我国法令关于合同诈骗的民事法令职责的规则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