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的若干规定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2-21 12:2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裁判涉产业部分履行的若干规则》已于2014年9月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25次会议经过,现予发布,自2014年11月6日起实施。
最高人民法院
2014年10月30日
为进一步规范刑事裁判涉产业部分的履行,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则,结合人民法院履行工作实践,制定本规则。
第一条本规则所称刑事裁判涉产业部分的履行,是指发作法律效力的刑事裁判主文确认的下列事项的履行:
(一)罚金、没收产业;
(二)责令退赔;
(三)处置随案移交的赃款赃物;
(四)没收随案移交的供违法所用自己资产;
(五)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履行的相关事项。
刑事顺便民事裁判的履行,适用民事履行的有关规则。
第二条刑事裁判涉产业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履行。第一审人民法院能够托付产业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履行。
第三条人民法院处理刑事裁判涉产业部分履行案子的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求延伸的,经本院院长同意,能够延伸。
第四条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中或许判处被告人产业刑、责令退赔的,刑事审判部分应当依法对被告人的产业情况进行查询;发现或许藏匿、搬运产业的,应当及时查封、扣押、冻住其相应产业。
第五条刑事审判或许履行中,关于侦办机关现已采纳的查封、扣押、冻住,人民法院应当在期限届满前及时续行查封、扣押、冻住。人民法院续行查封、扣押、冻住的顺位与侦办机关查封、扣押、冻住的顺位相同。
对侦办机关查封、扣押、冻住的产业,人民法院履行中能够直接裁决处置,无需侦办机关出具免除手续,但裁决中应当指明侦办机关查封、扣押、冻住的现实。
第六条刑事裁判涉产业部分的裁判内容,应当清晰、详细。涉案资产或许被害人人数较多,不宜在判定主文中详细列明的,能够归纳叙明并另附清单。
判处没收部分产业的,应当清晰没收的详细资产或许金额。
判处追缴或许责令退赔的,应当清晰追缴或许退赔的金额或资产的称号、数量等相关情况。
第七条由人民法院履行组织担任履行的刑事裁判涉产业部分,刑事审判部分应当及时移交立案部分检查立案。
移交立案应当提交收效裁判文书及其附件和其他相关资料,并填写《移交履行表》。《移交履行表》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被履行人、被害人的基本信息;
(二)已查明的产业情况或许产业头绪;
(三)随案移交的产业和现已处置产业的情况;
(四)查封、扣押、冻住产业的情况;
(五)移交履行的时刻;
(六)其他需求阐明的情况。
人民法院立案部分经检查,以为归于移交规模且移交资料完全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移交履行组织。
第八条人民法院能够向惩罚履行机关、社区纠正组织等有关单位查询被履行人的产业情况,并能够依据不同景象要求有关单位帮忙采纳查封、扣押、冻住、划拨等履行办法。
第九条判处没收产业的,应当履行刑事裁判收效时被履行人合法一切的产业。
履行没收产业或罚金刑,应当参照被抚养人住所地政府发布的上年度当地居民最低生活费规范,保存被履行人及其所抚养家族的生活必需费用。
第十条对赃款赃物及其收益,人民法院应当一起追缴。
被履行人将赃款赃物出资或许置业,对因而构成的产业及其收益,人民法院应予追缴。
被履行人将赃款赃物与其他合法产业一起出资或许置业,对因而构成的产业中与赃款赃物对应的比例及其收益,人民法院应予追缴。
关于被害人的丢失,应当按照刑事裁判确定的实践丢失予以发还或许补偿。
第十一条被履行人将刑事裁判确定为赃款赃物的涉案资产用于清偿债款、转让或许设置其他权力担负,具有下列景象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追缴:
(一)第三人明知是涉案资产而承受的;
(二)第三人无偿或许以显着低于商场的价格获得涉案资产的;
(三)第三人经过不合法债款清偿或许违法违法活动获得涉案资产的;
(四)第三人经过其他歹意方法获得涉案资产的。
第三人好心获得涉案资产的,履行程序中不予追缴。作为原一切人的被害人对该涉案资产建议权力的,人民法院应当奉告其经过诉讼程序处理。
第十二条被履行产业需求变价的,人民法院履行组织应当依法采纳拍卖、变卖等变价办法。
涉案资产最终一次拍卖未能成交,需求上缴国库的,人民法院应当告诉有关财务机关以该次拍卖保存价予以接纳;有关财务机关要求持续变价的,能够进行无保存价拍卖。需求退赔被害人的,以该次拍卖保存价以物退赔;被害人不同意以物退赔的,能够进行无保存价拍卖。
第十三条被履行人在履行中一起承当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其产业不足以付出的,按照下列次序履行:
(一)人身损害补偿中的医疗费用;
(二)退赔被害人的丢失;
(三)其他民事债款;
(四)罚金;
(五)没收产业。
债权人对履行标的依法享有优先受偿权,其建议优先受偿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前款第(一)项规则的医疗费用受偿后,予以支撑。
第十四条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好坏关系人以为履行行为违背法律规则,或许案外人对履行标的建议足以阻挠履行的实体权力,向履行法院提出书面贰言的,履行法院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则处理。
人民法院检查案外人贰言、复议,应当揭露听证。
第十五条履行过程中,案外人或被害人以为刑事裁判中对涉案资产是否归于赃款赃物确定过错或许应予确定而未确定,向履行法院提出书面贰言,能够经过裁决补正的,履行组织应当将贰言资料移交刑事审判部分处理;无法经过裁决补正的,应当奉告贰言人经过审判监督程序处理。
第十六条人民法院处理刑事裁判涉产业部分履行案子,刑法、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没有相应规则的,参照适用民事履行的有关规则。
第十七条最高人民法院此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则不一致的,以本规则为准。
最高人民法院
2014年10月30日
为进一步规范刑事裁判涉产业部分的履行,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则,结合人民法院履行工作实践,制定本规则。
第一条本规则所称刑事裁判涉产业部分的履行,是指发作法律效力的刑事裁判主文确认的下列事项的履行:
(一)罚金、没收产业;
(二)责令退赔;
(三)处置随案移交的赃款赃物;
(四)没收随案移交的供违法所用自己资产;
(五)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履行的相关事项。
刑事顺便民事裁判的履行,适用民事履行的有关规则。
第二条刑事裁判涉产业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履行。第一审人民法院能够托付产业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履行。
第三条人民法院处理刑事裁判涉产业部分履行案子的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求延伸的,经本院院长同意,能够延伸。
第四条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中或许判处被告人产业刑、责令退赔的,刑事审判部分应当依法对被告人的产业情况进行查询;发现或许藏匿、搬运产业的,应当及时查封、扣押、冻住其相应产业。
第五条刑事审判或许履行中,关于侦办机关现已采纳的查封、扣押、冻住,人民法院应当在期限届满前及时续行查封、扣押、冻住。人民法院续行查封、扣押、冻住的顺位与侦办机关查封、扣押、冻住的顺位相同。
对侦办机关查封、扣押、冻住的产业,人民法院履行中能够直接裁决处置,无需侦办机关出具免除手续,但裁决中应当指明侦办机关查封、扣押、冻住的现实。
第六条刑事裁判涉产业部分的裁判内容,应当清晰、详细。涉案资产或许被害人人数较多,不宜在判定主文中详细列明的,能够归纳叙明并另附清单。
判处没收部分产业的,应当清晰没收的详细资产或许金额。
判处追缴或许责令退赔的,应当清晰追缴或许退赔的金额或资产的称号、数量等相关情况。
第七条由人民法院履行组织担任履行的刑事裁判涉产业部分,刑事审判部分应当及时移交立案部分检查立案。
移交立案应当提交收效裁判文书及其附件和其他相关资料,并填写《移交履行表》。《移交履行表》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被履行人、被害人的基本信息;
(二)已查明的产业情况或许产业头绪;
(三)随案移交的产业和现已处置产业的情况;
(四)查封、扣押、冻住产业的情况;
(五)移交履行的时刻;
(六)其他需求阐明的情况。
人民法院立案部分经检查,以为归于移交规模且移交资料完全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移交履行组织。
第八条人民法院能够向惩罚履行机关、社区纠正组织等有关单位查询被履行人的产业情况,并能够依据不同景象要求有关单位帮忙采纳查封、扣押、冻住、划拨等履行办法。
第九条判处没收产业的,应当履行刑事裁判收效时被履行人合法一切的产业。
履行没收产业或罚金刑,应当参照被抚养人住所地政府发布的上年度当地居民最低生活费规范,保存被履行人及其所抚养家族的生活必需费用。
第十条对赃款赃物及其收益,人民法院应当一起追缴。
被履行人将赃款赃物出资或许置业,对因而构成的产业及其收益,人民法院应予追缴。
被履行人将赃款赃物与其他合法产业一起出资或许置业,对因而构成的产业中与赃款赃物对应的比例及其收益,人民法院应予追缴。
关于被害人的丢失,应当按照刑事裁判确定的实践丢失予以发还或许补偿。
第十一条被履行人将刑事裁判确定为赃款赃物的涉案资产用于清偿债款、转让或许设置其他权力担负,具有下列景象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追缴:
(一)第三人明知是涉案资产而承受的;
(二)第三人无偿或许以显着低于商场的价格获得涉案资产的;
(三)第三人经过不合法债款清偿或许违法违法活动获得涉案资产的;
(四)第三人经过其他歹意方法获得涉案资产的。
第三人好心获得涉案资产的,履行程序中不予追缴。作为原一切人的被害人对该涉案资产建议权力的,人民法院应当奉告其经过诉讼程序处理。
第十二条被履行产业需求变价的,人民法院履行组织应当依法采纳拍卖、变卖等变价办法。
涉案资产最终一次拍卖未能成交,需求上缴国库的,人民法院应当告诉有关财务机关以该次拍卖保存价予以接纳;有关财务机关要求持续变价的,能够进行无保存价拍卖。需求退赔被害人的,以该次拍卖保存价以物退赔;被害人不同意以物退赔的,能够进行无保存价拍卖。
第十三条被履行人在履行中一起承当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其产业不足以付出的,按照下列次序履行:
(一)人身损害补偿中的医疗费用;
(二)退赔被害人的丢失;
(三)其他民事债款;
(四)罚金;
(五)没收产业。
债权人对履行标的依法享有优先受偿权,其建议优先受偿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前款第(一)项规则的医疗费用受偿后,予以支撑。
第十四条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好坏关系人以为履行行为违背法律规则,或许案外人对履行标的建议足以阻挠履行的实体权力,向履行法院提出书面贰言的,履行法院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则处理。
人民法院检查案外人贰言、复议,应当揭露听证。
第十五条履行过程中,案外人或被害人以为刑事裁判中对涉案资产是否归于赃款赃物确定过错或许应予确定而未确定,向履行法院提出书面贰言,能够经过裁决补正的,履行组织应当将贰言资料移交刑事审判部分处理;无法经过裁决补正的,应当奉告贰言人经过审判监督程序处理。
第十六条人民法院处理刑事裁判涉产业部分履行案子,刑法、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没有相应规则的,参照适用民事履行的有关规则。
第十七条最高人民法院此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则不一致的,以本规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