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8-10 14:08我国维护公民隐私权的法令准则虽还不很完善,但相关的法令规则却也为数不少。
1、宪法的有关规则。
宪法第38第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品格尊严不受侵略。”品格尊严是品格权的重要内容,是品格利益的集中体现。宪法对品格尊严的规则,为我国日后完善隐私权准则供给了宪法根据。
宪法第三十九条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所不受侵略。制止不合法搜寻或许不合法侵入公民的住所。”这是宪法对公民私生活免受搅扰的规则。
宪法第四十条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讯自在和通讯隐秘受法令的维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许追查刑事犯罪的需求,由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按照法令规则的程序对通讯进行检查外,任何安排或许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略公民的通讯自在和通讯隐秘。”
2、民法的有关规则。
《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则:“公民和法人享有声誉权,公民的品格尊严受法令维护。”这儿再次说到品格尊严,为司法解释留下较大地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定见》第140条规则“以书面、口头号方法宣传别人隐私,或许捏造事实揭露美化别人品格,以及用凌辱、诋毁等方法危害别人声誉,形成必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危害公民的声誉权。”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声誉权案子若干问题的回答》中再次着重:“对未经别人赞同,私行发布别人隐私资料或以书面、口头方法宣传别人隐私,致人声誉遭到危害的,应认定为危害别人声誉权处理。”
上述规则触及了对隐私权的维护问题,但却将对公民个人隐私的维护限定在声誉权的范围内,有失科学。
3、刑法的有关规则
刑法第245条规则:“不合法搜寻别人身体、住所、或许不合法侵入别人住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许拘役。”这是对公民私生活免受搅扰的维护。
刑法第252条规则:“藏匿、毁弃或许不合法开拆别人函件,侵略通讯自在权力,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其徒刑或许拘役。”第253条规则:“邮电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许藏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许拘役。”这是对公民私家信息保密的规则。
4、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则。
民事诉讼法第66条规则:“……对触及国家隐秘、商业隐秘和个人隐私的依据应当保密,需求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揭露开庭时出示。”第120条规则:“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子,除触及国家隐秘,个人隐私或许法令还有规则的以外,应当揭露进行。”这都是对公民隐私权的维护,以防因审判而走漏公民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