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工伤保险条例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4-11 13:40山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法令》试行方法
第一条依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法令》(以下称《法令》),结合本省实践,拟定本方法。
第二条本省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令》及本方法的规则参与工伤保险,为本单位悉数员工或许雇工(以下称员工)交纳工伤保险费。
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与工伤保险,由省劳作保证行政部分在试点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分拟定具体方法,报省政府赞同后实施。
第三条县级以上当地各级人民政府劳作保证行政部分担任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作业。
第四条工伤保险基金在设区的市实施全市统筹。吕梁市、忻州市可先从县级统筹起步,逐渐向市级统筹过渡。
省属国有要点煤矿和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太原煤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伤保险基金统筹,托付省煤炭工业行政部分处理,但工伤承认、劳作能力判定,由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劳作保证行政部分和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担任。
第五条工伤保险费依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准则,承认费率。
用人单位初度缴费费率,由工伤保险经办组织(以下称经办组织)依据其《企业法人经营执照》或许《经营执照》挂号的经营规模,按统筹区域职业基准费率承认。经营规模跨职业的按危险相对较高的职业承认;无法承认的,以统筹区域均匀缴费率承认。
经办组织依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运用、工伤发作率、职业病损害程度等要素,在基准费率的基础上,一至三年起浮一次缴费费率。
第六条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证基金财务专户,用于下列项目的开销:
(一)工伤医疗费;
(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三)一级至四级工伤员工伤残补贴;
(四)日子护理费;
(五)辅佐用具装置、装备费;
(六)工伤恢复费;
(七)丧葬补助金;
(八)供养亲属抚恤金;
(九)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十)劳作能力判定费;
(十一)工伤承认调查核实费;
(十二)宣扬和科研费;
(十三)法令、法规规则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
第七条工伤保险储备金用于统筹区域重大事端的工伤保险待遇付出。储备金的提取份额,应依据统筹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发作重大事端工伤保险费用占工伤保险总费用的份额承认,一般不超越当年基金征缴总额的20%.储备金结存结余总额不该超越当年基金应征缴总额的30%.储备金缺乏付出的,由统筹区域的人民政府垫支。储备金的运用方法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则。
第八条员工发作事端损伤或许被确诊、判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由用人单位提出工伤承认请求。遇有特殊状况,不能提出工伤承认请求的,经报统筹区域劳作保证行政部分赞同,请求时限能够恰当延伸,但延伸时刻不得超越150日。
第九条用人单位、工伤员工或许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工伤承认请求,应当填写《工伤承认请求表》并提交下列资料:
(一)用人单位经营执照复印件(工伤员工或许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请求的能够不供给);
(二)自己身份证复印件;
(三)劳作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许其他树立劳作联系的有用证明;
(四)医疗确诊证明或许职业病确诊证明书(或许职业病确诊判定书)。
因实行作业责任遭到暴力损伤的,提交公安机关或许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或其他有用证明。
因为机动车事端引起的伤亡事端提出工伤承认的,提交公安交通管理等部分的责任承认书或其他有用证明。
因工外出期间,因为作业原因遭到损伤的,提交公安机关证明或许其他证明;发作事端下落不明的,承认因工逝世提交人民法院宣告逝世的定论。
在作业时刻和作业岗位,突发疾病逝世或许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逝世的,提交医疗组织的抢救和逝世证明。
归于抢险救灾等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遭到损伤的,依照法令法规规则,提交有用证明。
归于因战、因公负伤致残的转业、复员军人,旧伤复发的,提交《革新伤残军人证》及医疗组织对旧伤复发的确诊证明。
第十条劳作保证行政部分应当自工伤承认决议作出之日起20个作业日内,将工伤承认决议送达承认请求人以及受损伤员工(或其直系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经办组织。来历承认为工伤或许视同工伤的,除工亡员工外,由劳作保证行政部分核发《员工工伤证》。《员工工伤证》由工伤员工自己保管,用人单位不得拘留。员工工伤证的款式由省劳作保证行政部分一致拟定。
第十一条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实行下列责任:
(一)工伤员工劳作能力的判定;
(二)延伸罢工留薪期的承认;
(三)装置、装备辅佐用具的承认;
(四)工伤复发的承认;
(五)工亡员工供养亲属劳作能力的判定。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工伤员工或许其直系亲属提出劳作能力判定请求,应当填写《劳作能力判定请求表》并提交下列资料:
(一)《员工工伤证》;
(二)工伤承认决议;
(三)员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劳作能力判定请求表的款式由省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一致拟定。
第十三条请求劳作能力再次判定或许复查判定,判定定论与原判定定论没有改变的,判定费用由请求人承当。
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承认延伸工伤员工罢工留薪期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承当。
劳作能力判定费用规范,由省物价部分会同省财务部分拟定。
第十四条日子不能自理的工伤员工在罢工留薪期需求护理的,经收治的医疗组织出具证明,由所在单位派人陪护或许依照统筹区域上年度员工月均匀薪酬60%的规范按月发给陪护费。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工伤员工或许其直系亲属向经办组织提出工伤保险待遇请求,应当填写工伤保险待遇请求表并提交下列资料:
(一)工伤承认决议;
(二)劳作能力判定定论;
(三)工伤员工因作业遭受事端损伤或许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缴费薪酬证明。
请求因工逝世员工直系亲属的工伤保险待遇,需供给前款第(一)、(三)项规则的资料,以及供养亲属的有关证明资料。
第十六条伤残补贴、日子护理费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自作出劳作能力判定定论的次月起计发。供养亲属抚恤金从员工工亡的次月起计发。
第十七条工伤员工需求进行恢复性医治的,由医疗组织提出确诊主张,报经办组织核实。工伤员工需求装置、装备辅佐用具或许工伤复发需求医治的,由医疗组织提出确诊主张,报劳作能力判定委员会承认。
第十八条员工因工致残被判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员工个人依照规则交纳应交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其间,按月收取伤残补贴的,以伤残补贴为基数缴费。
第十九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规范为48个月的统筹区域上年度员工月均匀薪酬,在抢险救灾等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工亡的为54个月,被颁发革新烈士称谓的为60个月。
第二十条伤残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日子护理费由统筹区域劳作保证行政部分依据员工均匀薪酬和日子费用改变等状况当令调整。调整方法可参照企业退休人员根本养老金调整的时刻和起伏进行。
第二十一条员工因工致残被判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经自己提出,能够与用人单位免除或许停止劳作联系,由用人单位付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作业补助金。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规范:五级伤残为36个月的自己薪酬,六级伤残为33个月的自己薪酬。
一次性伤残作业补助金规范:五级伤残为24个月的自己薪酬,六级伤残为21个月的自己薪酬。
工伤员工距法定退休年龄缺乏5年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作业补助金,以5年为基数每少1年递减10%.工伤员工到达退休年龄或许处理退休手续的,不享用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作业补助金。
第二十二条员工因工致残被判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劳作合同期满停止,或许员工自己提出免除劳作合同的,由用人单位付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作业补助金。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规范:七级伤残为24个月的自己薪酬,八级伤残为21个月的自己薪酬,九级伤残为18个月的自己薪酬,十级伤残为15个月的自己薪酬。
一次性伤残作业补助金规范:七级伤残为15个月的自己薪酬,八级伤残为12个月的自己薪酬,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自己薪酬,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自己薪酬。
工伤员工自己提出与用人单位免除劳作合同,且距法定退休年龄缺乏5年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作业补助金,以5年为基数每少1年递减10%.工伤员工到达退休年龄或许处理退休手续的第二十三条因为交通事端等民事损伤形成的工伤,除伤残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外,其他相关补偿额低于工伤保险待遇规范的,依照“分项对应、累计相加、总额比照”的计算方法,由经办组织或许用人单位按规则补足差额。经办组织或许用人单位先期垫支的费用,工伤员工或许其亲属取得民事损伤补偿后应当予以归还。
第二十四条未参与工伤保险的员工因作业遭受事端损伤或许患职业病的,已参保的用人单位超出规则经营规模致使员工遭受事端损伤或许患职业病的,其工伤保险待遇均由用人单位付出。
第二十五条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作联系发作争议的,当事人应当向劳作争议裁定委员会请求裁定,由劳作争议裁定委员会依法承认劳作联系。依法定程序处理劳作争议的时刻不计算在工伤承认的时限内。
第二十六条大中专院校、技工校园、职业高中学生在实习单位因作业遭到事端损伤,能够由实习单位和校园依照两边约好,参照《法令》和本方法规则的规范,给予一次性补偿。
第二十七条本方法实施前遭到事端损伤或许患职业病的员工,已完结工伤承认的,其工伤待遇规范和付出途径按原规则履行,待遇的调整依照本方法第二十条的规则处理。
第二十八条本方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