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限制减刑的条件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2-22 13:25
望文生义弛刑便是削减一些刑期,因而许多违法分子都想为自己请求弛刑。可是罪犯在请求弛刑的时分也是有约束条件的,只要契合相关的条件才干够弛刑,并不是任何的罪犯都能够请求弛刑。那么,约束弛刑的条件有哪些呢?下面请跟从听讼网小编一同看看关于弛刑常识吧。。
一、弛刑的概念
弛刑,是指对原判刑期恰当减轻的一种刑法履行活动。狭义的弛刑是指依法被判处控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具有法定的弛刑情节时,由担任履行惩罚的机关报送资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惩罚的刑事司法活动;广义的弛刑是指凡受刑事处分的人,在具有法定的弛刑情节时,由担任履行惩罚的机关报送资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惩罚的刑事司法活动,不只包含狭义弛刑的规模,还涵盖了死刑延期二年履行、罚金、缓刑及因主刑弛刑后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弛刑。
2014年2月中心政法委规则,职务违法等三类罪犯判死缓入狱后,弛刑后的最低刑期不少于22年。
二、刑法修正案九弛刑的相关内容
《刑法修正案九》将《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修改为:“对犯贪婪罪的,依据情节轻重,别离依照下列规则处分:
(一)贪婪数额较大或许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许拘役,并处分金。
(二)贪婪数额巨大或许有其他严峻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分金或许没收产业。
(三)贪婪数额特别巨大或许有其他特别严峻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许无期徒刑,并处分金或许没收产业;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严峻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许死刑,并处没收产业
对屡次贪婪未经处理的,依照累计贪婪数额处分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诉前照实供述自己罪过、真挚悔罪、活跃退赃,防止、削减损害成果的发作,有第一项规则景象的,能够从轻、减轻或许革除处分;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则景象的,能够从轻处分。“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项规则景象被判处死刑延期履行的,人民法院依据违法情节等状况能够一起决议在其死刑延期履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拘禁,不得弛刑、假释。
将刑法第三百九十条修改为
对犯受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许拘役,并处分金;因受贿获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峻的,或许使国家利益遭受严峻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分金;情节特别严峻的,或许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严峻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许无期徒刑,并处分金或许没收产业
受贿人在被追诉前自动交待受贿行为的,能够从轻或许减轻处分。其间,违法较轻的,对侦破严峻案子起关键作用的,或许有严峻建功体现的,能够减轻或许革除处分。
三、约束弛刑的条件
(一)目标条件
弛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控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违法分子。这说明弛刑的适用目标,只要惩罚品种的约束,而没有刑期长短和违法性质的约束。只要是被判处上述四种惩罚之一的违法分子,不管其违法过为是故意违法仍是过失违法,是重罪仍是轻罪,是损害国家安全罪仍是其他刑事违法,假如具有了法定的弛刑条件,都能够弛刑。
(二)本质条件
弛刑的本质条件是指受刑人在惩罚履行过程中确有悔改或建功体现。将有悔改或建功体现作为弛刑的本质条件,体现了刑法建立弛刑准则的主旨,即经过必定受刑人已有的改形成果,鼓励其持续尽力改造,逐渐削减以致消除违法人的人身风险性,使其不再损害社会。受刑人的人身风险性是否削减以致消除,重要的标志是其在惩罚履行期间是否确有悔改或建功体现。因而,我国刑法将其作为弛刑本质条件的原因。依据我国刑法规则,弛刑能够分为能够弛刑与应当弛刑两种状况,前者是相对弛刑,后者是必定弛刑,现分述如下:
1、相对弛刑的本质条件
相对弛刑的本质条件是指在惩罚履行期间,仔细恪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体现的,或许有建功体现。因而,相对弛刑具有两种本质条件:一是悔改体现。依据1997年10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弛刑、假释案子详细使用法令若干问题的规则》第1条第1项的规则,确有悔改体现是指一起具有以下四个方面景象:认罪受刑;仔细恪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活跃参加政治、文明、技能学习;活跃参加劳动,完结出产任务。二是建功体现。这儿的建功体现,依据前引司法解释第1条第2项的规则,是指具有下列景象之一的:
(1)揭露、检举监表里违法活动,或许供给重要的破案头绪,经查验事实的;
(2)阻挠别人违法活动的;
(3)在出产、科研中进行技能革新,成果杰出的;
(4)在抢险救灾或许扫除严峻事故中体现活跃的;
(5)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杰出业绩的。应当指出,悔改和建功通常是相通的。确有悔改的违法人往往经过改造,知道到自己曾经的违法过为给社会形成的损害,并且发自内心感到内疚,总想将功赎罪。可是,受刑人的状况是千差万别的,建功具有必定的机会性,因而建功与悔改也并不共同。换言之,悔改的受刑人未必有建功体现,有建功体现受刑人也未必就必定悔改。在现实日子中,某些受刑人未必对自己所违法过的知道到达悔罪的程度,但依据其没有消灭的良知,在关键时刻往往会出其不意地挺身而出,为保护公共利益或别人利益舍生忘死。对此,亦应依据我国刑法规则予以裁量弛刑。因而,关于相对弛刑来说,悔改和建功并不要求一起具有,具有其间之一就能够弛刑。
2、必定弛刑的本质条件
必定弛刑的本质条件是指在惩罚履行期间,受刑人具有严峻建功体现。依据刑法第78条的规则,严峻建功体现主要是指:
(1)阻挠别人严峻违法活动的,即受刑人在服刑期间,发现别人正在进行严峻违法活动而予以阻止。
(2)检举监狱表里严峻违法活动的,即受刑人在服刑期间,发现别人在监狱内正在进行严峻违法活动而予以揭露或许获悉别人在监狱外有严峻违法活动的头绪而予以揭露。
(3)有发明创造或许严峻技能革新的,即受刑人学有专长,在服刑期间仔细研究科学技能,有发明创造或许重要技能革新。
(4)在日常出产、日子中舍己救人的,即违法人在别人的人身遭受严峻风险的状况下,舍生忘死,抢救别人。
(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许扫除严峻事故中,有杰出体现的,即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许扫除严峻事故的紧要关头,受刑人活跃投入救灾抢险,体现杰出。
(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严峻贡献的,这是一个空白规则,以包容前五项所未能包含之事项。只要与前五项景象适当者,才干视为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严峻贡献而应当弛刑。
(三)极限条件
弛刑有必要要有必定的极限,这主要是依据以下考虑:
(1)保护原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弛刑是在必定和供认原判惩罚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在行刑过程中依据受刑人的悔改或许建功体现而对惩罚所作的一种改变。因而,弛刑不同于改判,它要维持原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不然有损于法令适用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2)报应要素。
原判惩罚是依据违法事实及违法情节裁量的成果,体现了惩罚的报应性。只要惩罚履行必定的期限,这种惩罚的报应性才干得以完成。因而,弛刑的极限标明报应性对行刑活动的限制。
(3)震慑要素。
惩罚的一般防备与单个防备的两层意图具有统一性,但在不同的刑事法令阶段有所偏重。在行刑阶段,应当要点考虑单个防备,留意依据受刑人的人身风险性的消减而及时地调整惩罚。与此一起,又不能彻底忽视一般防备,假如弛刑没有极限,必然下降惩罚的震慑力,削弱一般防备作用。综上所述,对弛刑设置必定的极限条件是彻底必要的。依据我国刑法第78条第2款的规则,弛刑今后实践履行的刑期,判处控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0年。从这一规则能够看出,弛刑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刑种的改变,例如将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二是刑期的改变,例如有期徒刑自身刑期的缩短。除无期徒刑的极限是实践履行10年以外,其他惩罚的极限选用的是份额制,即实践履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弛刑极限的份额制,使原判刑期与实践履行的刑期成正份额联系,体现了惩罚的公正性。
综上所述,刑法修正案九对弛刑做出了相关的规则,在进行弛刑的时分,违法分子需求满意受刑人在惩罚履行过程中确有悔改或建功体现。并且,在进行弛刑的时分,是存在必定的极限的,不能够随意弛刑。假如您还想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欢迎咨询咱们听讼网网站的在线律师。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