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什么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3-31 01:46

一、概念
严重环境污染事端罪(刑法第338条),是指违背国家规则,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许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流行症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许其他风险废物,构成严重环境污染事端,导致公私产业遭受严重丢失或许人身伤亡的严重成果的行为。
二、违法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略的客体是国家防治环境污染的处理制度。
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和改善生活、生态环境,国家先后拟定了《环境维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维护含有流行症病菌的污水、粪便等废物;有毒物质是指对人体有毒害,或许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构成严重损害的固体、泥状及液体废物;其他风险废物则是指上述罗列之外的,列入国家风险废物名录或许依据国家规则的风险废物辨别规范和辨别方法确定的具有风险特性的废物。
放射性废物首要包含放射性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放射性废水是指放射性核素含超越国家规则限值的液体废弃物。首要包含核燃料前处理(如铀矿挖掘、水冶、精粹,核燃料制作等过程中)发作的废水,核燃料后处理榜首循环发作的废液,原子能发电站,运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研讨机构、医院、固体废弃物。首要包含从含铀矿石提取铀的过程中发作的废矿渣;铀精制厂、燃料元件加工厂、反应堆、核燃料后处理厂以及运用放射性同位素研讨、医疗等单位排出的沾有人工或天然放射性物质的各种器物,放射性废液经浓缩、固化处理构成的固体废弃物。
含流行症病原体的废物(亦称感染性废物)是指带有病菌、病毒等病原体的废物。其间感染性是指由致病性的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可在适合传达途径下对人群有传达或许的感染。《流行症防治法》第3条对流行症作了规则。
所谓病原体亦称病原物或病原生物,是指能引起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总称物。依据我国参加的《巴塞尔条约》,其他风险废物首要是指从住家收集的废物和从焚化住家废物发作的残余物。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背国家规则,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许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流行症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其他风险废物,构成严重环境污染事端,致使公私产业遭受严重丢失或许人身伤亡的严重成果的行为。
1、实施本罪有必要违背国家规则。
是指违背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拟定的有关环境维护方面的法令,以及国务院拟定的相关行政法规、行政办法、发布的决议或或许设备并不再取回的行为。
3、有必要构成了严重环境污染事端,致使公私产业遭受严重丢失或许人身伤亡的严重成果。
本罪属成果犯,行为人不合法排放、倾倒、处置风险废物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应对其行为所构成的成果加以确定,如该行为构成严重成果,则以本罪论。不然不能以违法论处。至于“严重成果”的规范是什么,有待进一步作出解说。可参照国家环境维护局1987年9月10日发布的《陈述环境污染与损坏事端的暂行办法》规则以及国务院1989年3月29日发布的《特别严重事端查询程序暂行规则》
(三)主体要件
(一)差异严重环境事端罪与严重责任事端罪的边界
本罪与严重责任事端罪在片面上均有过错的要素,客观上亦都构成了严重事端和严重成果。差异首要在于:
1、客体要件不同,本罪所侵略的客体为国家对环境维护和污染防治的处理活动。而严重责任事端罪侵略的客体是公共安全,首要是指企业、事业单位中不特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公私产业的安全。
2、客观要件不同。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违背国家规则,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许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流行症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其他风险废物,构成重故,致使严重成果的发作,且片面上都含有过错的罪行方式,单个情况下也存在着成心形状,但首要是直接成心。两罪的首要差异是:
1、客体不同。本罪客体是国家环境维护和环境污染防治的处理制度,归于损坏环境材料的违法。然后罪侵略的客体则为国家对环境维护作业的正常处理活动,归于渎职违法。
2、客观方面不同。本罪表现为违背国家规则,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许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流行症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其他风险废物,构成严重环境污染事端,致使公私产业遭受严重丢失或许人身伤亡的严重成果的行为。条及司法解说
[刑法条文]
第三百三十八条 违背国家规则,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许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流行症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许 其他风险废物,构成严重环境污染事端,致使公私产业遭受严重丢失或许人身伤亡的严重成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许拘役,并处或许单处分金;成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分金。
[相关法令]
《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七条 违背本法规则,构成严重水污染事端,导致公私产业严重丢失或许人身伤亡的严重成果的,对有关责任人员能够对比刑法榜首百一十五条或许榜首百八十七条的规则, 追查刑事责任。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一亲 对违背本法规则,构成大气污律染事端的企业事业单位,由地点地县级以上当地人民政府环境维护依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所构成的损害成果处直接经济丢失百分之五十以下罚款前款规则的罚款数额按照直接丢失的百分之三十核算,但最高不得超越三十万元。
对构成严重海洋环境污染事端,致使公私产业遭受严重丢失或许人身伤亡严重成果的,依法追查刑事责任。
[司法解说]
《关于处理波折防备、操控突发流行症疫情等灾祸 的刑事案件详细运用法令若干问题的解说》
2003年5月15日起实施:
第十三条 违背流行症防治法等国家有关规则,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许处置含流行症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许其他风险废物,构成突发流行症传达等严重环境污染事端,致使公私产业遭受严重丢失或许人身伤亡的严重成果的,按照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的规则,以严重环境污染事端罪科罪处分。
[阐明]
本罪侵略的客体是国家对土地、水体、大气环境的维护和处理。客 观方面表现为违背国家环境维护法规,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许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流行症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许其他风险废物,构成严重环境污染事端,致使公私产业遭受严重丢失或许人身伤亡的严重成果的行为。本罪为成果犯,即有必要具有构成严重环 境污染事端,致使公私产业遭受严重丢失或许人身伤亡的严重成果,片面方面表现为过错,即对引起的严重成果的罪行方式是过错,包含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过错。本罪的主体包含天然人和单位。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