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子女变更姓氏的规定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5-12 09:56

爸爸妈妈一方私行改动未成年子女姓名,在现实日子中,多发生在夫妻离婚后,取得抚育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在未征得对方答应的情况下,私行将未成年子女的姓名予更改。
一、法律规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二条子女能够随父姓,能够随母姓。
<二>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子处理子女抚育问题的若干详细定见》的告诉19、爸爸妈妈不得因子女改动姓氏而拒付子女抚育费。父或母一方私行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胶葛的,应责令恢康复姓氏。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改动子女姓氏问题的复函(1981年8月14日)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1981〕民复字2号关于改动子女姓氏胶葛处理问题的来函收悉。
据来文所述,陈森芳(男方)与傅家顺于1979年10月经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定离婚。婚生子陈昊彬(当年七岁)判归傅家顺抚育,由陈森芳每月担负抚育费十二元。现因傅家顺改动了陈昊彬的姓名而引起胶葛。
咱们根本赞同你院定见。傅家顺在离婚后,未征得陈森芳赞同,单独面决议将陈昊彬的姓名改动傅伟继,这种做法是不妥的。现在陈森芳既不赞同给陈昊彬更改姓名,应压服傅家顺康复儿子本来姓名。但婚姻法第十六条规则“子女能够随父姓,也能够随母姓”。以为子女只能随父姓,不能随母姓的思维是不对的。因此而拒付子女抚育费是违背婚姻法的。如陈森芳坚持拒付抚育费,应按婚姻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则,予以强制执行。
二、孩子改名后,父亲或母亲仍应该付出抚育费。
爸爸妈妈离婚后,爸爸妈妈子女联系依然存在,即便孩子改随他姓,这种爸爸妈妈子女联系也没有发生变化,父亲对改名后的孩子依然负有抚育责任。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11月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子处理子女抚育问题的若干详细定见》第十九条规则:“爸爸妈妈不得因子女改动姓氏而拒付子女抚育费。”依据上述规则,孩子改名后,父亲或母亲应该持续付出抚育费,不得以孩子现已改名为由抗辩。该条一起规则,父或母一方私行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胶葛的,应责令恢康复姓氏。但这有必要以诉讼为条件。
三、改动未成年子女姓名权
《民法通则》第99条第1款规则:“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议、运用和按照规则改动自己的姓名,制止别人干与、盗用、冒充”。姓名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格权,首要包含姓名决议权、姓名运用权、姓名改动权。未成年子女归于约束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许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详细到姓名权尤其是姓名决议权、姓名改动权上,“子女出世及其未成年时期,其姓名的挑选是爸爸妈妈依据亲权决议的”。爸爸妈妈代为行使未成年子女的姓名决议权、改动权的权力,即为未成年子女命名权。
关于刚出世及无民事行为能力之未成年人,姓名及改动由爸爸妈妈决议。一切未成年子女的姓名权均由其爸爸妈妈代为行使。
子女姓氏一旦确认,爸爸妈妈任何一方都不得单独改动。即便爸爸妈妈两边离婚后,子女同一方共同日子,同子女日子的一方也不得单独改动子女的姓氏。依据有关司法解释,离婚后,一方再婚而未征得生父或生母赞同,私行将子女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子女抚育胶葛诉至法院的,法院能够责令康复子女原姓氏。
四、成年子女有权决议自己的姓氏
子女一旦具有了彻底民事行为能力(即年满18周岁,或虽未年满18周岁,但已满16周岁且以自己劳动收入为首要日子来源),则子女有权决议、运用和按照规则改动自己姓名的权力,制止别人干与、盗用、冒充自己的姓氏的权力。爸爸妈妈两边不得进行干与,不得逼迫更改子女姓氏或逼迫子女不得更改姓氏。
五、判例
判例一:某女与其夫离婚后,更改了由其抚育的儿子的姓名。此案经西安市未央区法院审理以为,“子女随父姓或随母姓,应由夫妻两边洽谈,子女有表达能力的,还应尊重子女的定见。女方在未与男方洽谈的情况下,单独改动子女姓和名,没有法律依据,显系不妥。故判定女方有必要在判定收效后,一日内康复其子女的原姓名”。
判例二:河南省西峡县对相似案子的判定是“婚姻法规则子女能够随父姓,也能够随母姓,女方并未侵略男方的任何权力”。故判定驳回男方康复子女原姓氏的诉讼恳求。
判例三:广州市中级法院对相似案子的判定是,“孩子的姓名是出世时两边确认的,尽管夫妻已离婚,但仍需恪守两边的原约好。法院支撑男方的部分恳求,判定将子女的姓名恢康复名,姓氏随母”。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