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有事项是什么意思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6-15 04:58
本文针对或有事项不易了解这一问题,选用通俗易懂的解析方法,具体解读了或有事项的界说、特色及分类。
一、或有事项的概念
或有事项是指曩昔买卖或许事项构成的,其成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作或不发作才干决议的不承认事项。
了解或有事项概念应掌握的关键有:
(一)或有事项是与必定事项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必定事项的成果是必定的,而或有事项的成果是不必定或不承认的
比方有一枚银币放在桌面上的时分,无论是正面朝上,仍是反面朝上,都是一个必定事项,因为其成果只要一种,并且是必定的;假设把一枚银币向空中抛出去后,虽然银币落到地上的成果只要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两种或许,但在银币落到地上之前其成果是不能必定的,所以在银币落到地上之前这段时刻里就会构成一个或有事项。由此可见,或有事项一般是发作在某一时点之后到另一时点之前这一特定的时刻段里,跟着时刻的推移,或有事项一般都会变成必定事项,其不定成果一般都会变成必定成果。
(二)概念中的“买卖”是指企业与外部发作的价值交流行为
如甲企业以银行存款100万元购买乙企业的一批原材料。而概念中的“事项”是指企业内部发作的价值搬运行为。如甲企业出产A产品领用库存原材料80万元。买卖和事项虽然有所区别,但一般都不加以区别,一般平等运用。
(三)常见的或有事项
1.未决诉讼。一方上诉另一方,由人民法院依据现实进行判定,在上诉今后至判定之前就构成了未决诉讼的或有事项。其成果虽然只要胜诉和败诉两种,但在法院没有做出判定之前,其未来成果是不能必定的。
2.未决裁定。未决裁定指对两边有争议的事项一起提出请求,由裁定委员会作出判定,在提交请求之后至作出判定之前就构成了未决裁定的或有事项。
3.债款担保。债款担保指一方替另一方向债款单位(如银行)所做的债款确保,叫债款担保,在担保方签定担保协议之后至被担保方债款到期之前,就构成了有关债款担保的或有事项。
4.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质量确保是指在必定时刻内对产品质量问题所负悉数职责的一种许诺。在产品售出之后至保修期到期之前就构成了关于产品质量确保的或有事项。
5.收据贴现。收据贴现是指收据持有人因为急需求资金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背书后送交银行,请求提早支取金钱,银行受理后从收据的到期值中扣除贴现日至收据到期日之间的利息,然后将剩下金钱交给贴现请求人的一种短期融资行为。假如企业请求贴现的是商业承兑汇票,在请求贴现之后至收据到期之前就会构成与收据贴现有关的或有事项。
6.亏本合同。待实行合同,是指合同各方未实行任何合同责任,或部分实行了平等责任的合同。企业与其他企业签定的产品销售合同、劳务供给合同、租借合平等,均归于待实行合同,待实行合同不归于或有事项,可是待实行合同变为亏本合一起,应当作为或有事项。亏本合同是指实行合同责任不可避免发作的本钱超越预期经济利益的合同。这儿所讲的“实行合同责任不可避免发作的本钱”反映了退出该合同的最低净本钱,即实行该合同的本钱与未实行该合同而发作的补偿或处分两者之中较低者。
7.重组责任。重组是指企业拟定和操控的,将显着改动企业组织形式、运营范围或运营方法的方案施行行为。其意图是为了经过企业内部资源的调整和组合,以到达现有财物效能最大化。在拟定重组方案之后至正式施行方案之前,就构成了与重组责任有关的或有事项。
二、或有事项的特色
(一)曩昔性,指或有事项是由曩昔的买卖或事项所构成的
如:甲企业于2008年1月5日将一批产品销售给乙企业,收到乙企业当日签发的票面金额为10 000元,期限为6个月的商业汇票一张,并于5月5日持收据向银行请求贴现,则在5月5日至7月5日之间构成甲企业的一项或有事项。由此可见,或有事项构成的直接原因是收据贴现,而甲企业之所以能将该收据贴现,是因为在1月5日与乙企业发作买卖后持有了该商业汇票,因而能够必定地讲,或有事项的构成是因为曩昔买卖而持有了收据(因为无买卖就不或许收到收据,无收据也应不或许请求贴现,不请求贴现也就不或许发作或有事项)。
(二)不定性,指或有事项的成果具有不承认性
如商业承兑汇票请求贴现后,在收据到期时,请求贴现企业或许会负有连带职责(付款企业不能如期付款时),也或许不负连带职责(付款企业能如期付款)。是否会负有连带职责这一成果,在收据贴现时,是无法承认的。就象一枚银币抛上去落下来时,只要两种或许,一是正面向上,另一是反面向上,但在银币抛出后至落地前,谁也不能判定其必定正面向上,仍是反面向上是一个道理。
(三)未来性,指或有事项的成果在未来时期才会知道
虽然在票贴现时,无法承认其在收据到期时,是否会负有连带职责,但跟着时刻的推移,比及收据到期时,这一不定的成果,就会得到必定,就象银币落地时只要一种必定成果相同。
(四)不可控性,指影响或有事项的不承认要素是企业无法操控的
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时,会发作一项或有事项,其或有事项的成果具有不定性,而影响这一成果不承认的要素,恰恰是付款企业能否准时付款这一现实,付款企业是否会如期付款这一不承认要素,关于请求贴现的企业来讲是无法操控的。
三、或有事项的类型
(一)或有负债
1.概念:或有负债是指曩昔的买卖或事项构成的潜在责任,其存在须经过未来不承认事项的发作或不发作予以证明;或曩昔的买卖或事项构成的现时责任,实行该责任不是很或许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责任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如图1)
2.特色:具有不承认性。
(1)潜在责任“是否存在”具有不定性。
如电信公司误停小李手机一天,过后才发现小李交纳的手机费用还结余500元,电信公司给小李停机一天,会给小李带来多大的经济丢失尚不可知,并且小李也没有就此事前来交涉,要求补偿,此刻电信公司已承当了一项潜在责任,如有一日小李就停机一事提出补偿要求时,电信公司承当的潜在责任就变成了一项现时责任。
(2)现时责任“是否流出或流出多少”具有不定性。
一是是否流出具有不定性。如甲企业替乙企业担保后,乙企业从银行获得借款800万元,此刻甲企业已承当了一项现时责任,但承当现时责任不是很或许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即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或许性最多等于50%,只要在乙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运营陷入困境、无法按原定条件归还此笔银行借款时,甲企业才需求替乙企业归还其借款,才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二是流出多少具有不定性。如M化工厂因为排污超支,已被当地居民申述要求补偿,该企业供认这一现实,但在此之前从未发作过相似的补偿工作,终究需求补偿多少该企业的确无法做出合理估量。
(二)或有财物
1.概念:或有财物是指曩昔的买卖或事项构成的潜在财物,其存在须经过未来不承认事项的发作或不发作予以证明
因为或有财物是潜在含义上的财物,所以会计核算时不予以承认,也很少发表,只要在或有财物很或许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才在会计报表中予以发表。但发表时必定要表现慎重性准则的基本要求,千万不能让会计报表运用人误认为或有财物现已或必定能完成。
如:小李买了2元的福利彩票一张,本期一等奖为500万元,从买了福利彩票之后到正式开奖之前,小李具有一项500万元的或有财物。如开奖日只要小李一人中得一等奖时,500万元的或有财物将变成必定含义的财物;如开奖日小李没有中奖,则500万元的或有财物荡然无存。
2.特色:或有财物是否存在具有不承认性
如:小刘前几天在食品店买了一箱方便面,吃后感到身体不适,他认为是方便面质量问题所造成的,所以前往食品店进行交涉,并要求食品店交还其买方便面的悉数金钱,食品店不容许,小刘一气之下将食品店告上法庭,要求补偿其各种丢失费用500元,法院已受理,但没有作出判定。(如图2)
假如小刘胜诉,500元的潜在财物变为必定财物;假如小刘败诉,500元的潜在财物消失,并且还需求承当一笔诉讼费用。所以或有财物是否存在具有较强的不承认性。
一、或有事项的概念
或有事项是指曩昔买卖或许事项构成的,其成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作或不发作才干决议的不承认事项。
了解或有事项概念应掌握的关键有:
(一)或有事项是与必定事项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必定事项的成果是必定的,而或有事项的成果是不必定或不承认的
比方有一枚银币放在桌面上的时分,无论是正面朝上,仍是反面朝上,都是一个必定事项,因为其成果只要一种,并且是必定的;假设把一枚银币向空中抛出去后,虽然银币落到地上的成果只要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两种或许,但在银币落到地上之前其成果是不能必定的,所以在银币落到地上之前这段时刻里就会构成一个或有事项。由此可见,或有事项一般是发作在某一时点之后到另一时点之前这一特定的时刻段里,跟着时刻的推移,或有事项一般都会变成必定事项,其不定成果一般都会变成必定成果。
(二)概念中的“买卖”是指企业与外部发作的价值交流行为
如甲企业以银行存款100万元购买乙企业的一批原材料。而概念中的“事项”是指企业内部发作的价值搬运行为。如甲企业出产A产品领用库存原材料80万元。买卖和事项虽然有所区别,但一般都不加以区别,一般平等运用。
(三)常见的或有事项
1.未决诉讼。一方上诉另一方,由人民法院依据现实进行判定,在上诉今后至判定之前就构成了未决诉讼的或有事项。其成果虽然只要胜诉和败诉两种,但在法院没有做出判定之前,其未来成果是不能必定的。
2.未决裁定。未决裁定指对两边有争议的事项一起提出请求,由裁定委员会作出判定,在提交请求之后至作出判定之前就构成了未决裁定的或有事项。
3.债款担保。债款担保指一方替另一方向债款单位(如银行)所做的债款确保,叫债款担保,在担保方签定担保协议之后至被担保方债款到期之前,就构成了有关债款担保的或有事项。
4.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质量确保是指在必定时刻内对产品质量问题所负悉数职责的一种许诺。在产品售出之后至保修期到期之前就构成了关于产品质量确保的或有事项。
5.收据贴现。收据贴现是指收据持有人因为急需求资金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背书后送交银行,请求提早支取金钱,银行受理后从收据的到期值中扣除贴现日至收据到期日之间的利息,然后将剩下金钱交给贴现请求人的一种短期融资行为。假如企业请求贴现的是商业承兑汇票,在请求贴现之后至收据到期之前就会构成与收据贴现有关的或有事项。
6.亏本合同。待实行合同,是指合同各方未实行任何合同责任,或部分实行了平等责任的合同。企业与其他企业签定的产品销售合同、劳务供给合同、租借合平等,均归于待实行合同,待实行合同不归于或有事项,可是待实行合同变为亏本合一起,应当作为或有事项。亏本合同是指实行合同责任不可避免发作的本钱超越预期经济利益的合同。这儿所讲的“实行合同责任不可避免发作的本钱”反映了退出该合同的最低净本钱,即实行该合同的本钱与未实行该合同而发作的补偿或处分两者之中较低者。
7.重组责任。重组是指企业拟定和操控的,将显着改动企业组织形式、运营范围或运营方法的方案施行行为。其意图是为了经过企业内部资源的调整和组合,以到达现有财物效能最大化。在拟定重组方案之后至正式施行方案之前,就构成了与重组责任有关的或有事项。
二、或有事项的特色
(一)曩昔性,指或有事项是由曩昔的买卖或事项所构成的
如:甲企业于2008年1月5日将一批产品销售给乙企业,收到乙企业当日签发的票面金额为10 000元,期限为6个月的商业汇票一张,并于5月5日持收据向银行请求贴现,则在5月5日至7月5日之间构成甲企业的一项或有事项。由此可见,或有事项构成的直接原因是收据贴现,而甲企业之所以能将该收据贴现,是因为在1月5日与乙企业发作买卖后持有了该商业汇票,因而能够必定地讲,或有事项的构成是因为曩昔买卖而持有了收据(因为无买卖就不或许收到收据,无收据也应不或许请求贴现,不请求贴现也就不或许发作或有事项)。
(二)不定性,指或有事项的成果具有不承认性
如商业承兑汇票请求贴现后,在收据到期时,请求贴现企业或许会负有连带职责(付款企业不能如期付款时),也或许不负连带职责(付款企业能如期付款)。是否会负有连带职责这一成果,在收据贴现时,是无法承认的。就象一枚银币抛上去落下来时,只要两种或许,一是正面向上,另一是反面向上,但在银币抛出后至落地前,谁也不能判定其必定正面向上,仍是反面向上是一个道理。
(三)未来性,指或有事项的成果在未来时期才会知道
虽然在票贴现时,无法承认其在收据到期时,是否会负有连带职责,但跟着时刻的推移,比及收据到期时,这一不定的成果,就会得到必定,就象银币落地时只要一种必定成果相同。
(四)不可控性,指影响或有事项的不承认要素是企业无法操控的
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时,会发作一项或有事项,其或有事项的成果具有不定性,而影响这一成果不承认的要素,恰恰是付款企业能否准时付款这一现实,付款企业是否会如期付款这一不承认要素,关于请求贴现的企业来讲是无法操控的。
三、或有事项的类型
(一)或有负债
1.概念:或有负债是指曩昔的买卖或事项构成的潜在责任,其存在须经过未来不承认事项的发作或不发作予以证明;或曩昔的买卖或事项构成的现时责任,实行该责任不是很或许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责任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如图1)
2.特色:具有不承认性。
(1)潜在责任“是否存在”具有不定性。
如电信公司误停小李手机一天,过后才发现小李交纳的手机费用还结余500元,电信公司给小李停机一天,会给小李带来多大的经济丢失尚不可知,并且小李也没有就此事前来交涉,要求补偿,此刻电信公司已承当了一项潜在责任,如有一日小李就停机一事提出补偿要求时,电信公司承当的潜在责任就变成了一项现时责任。
(2)现时责任“是否流出或流出多少”具有不定性。
一是是否流出具有不定性。如甲企业替乙企业担保后,乙企业从银行获得借款800万元,此刻甲企业已承当了一项现时责任,但承当现时责任不是很或许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即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或许性最多等于50%,只要在乙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运营陷入困境、无法按原定条件归还此笔银行借款时,甲企业才需求替乙企业归还其借款,才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二是流出多少具有不定性。如M化工厂因为排污超支,已被当地居民申述要求补偿,该企业供认这一现实,但在此之前从未发作过相似的补偿工作,终究需求补偿多少该企业的确无法做出合理估量。
(二)或有财物
1.概念:或有财物是指曩昔的买卖或事项构成的潜在财物,其存在须经过未来不承认事项的发作或不发作予以证明
因为或有财物是潜在含义上的财物,所以会计核算时不予以承认,也很少发表,只要在或有财物很或许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才在会计报表中予以发表。但发表时必定要表现慎重性准则的基本要求,千万不能让会计报表运用人误认为或有财物现已或必定能完成。
如:小李买了2元的福利彩票一张,本期一等奖为500万元,从买了福利彩票之后到正式开奖之前,小李具有一项500万元的或有财物。如开奖日只要小李一人中得一等奖时,500万元的或有财物将变成必定含义的财物;如开奖日小李没有中奖,则500万元的或有财物荡然无存。
2.特色:或有财物是否存在具有不承认性
如:小刘前几天在食品店买了一箱方便面,吃后感到身体不适,他认为是方便面质量问题所造成的,所以前往食品店进行交涉,并要求食品店交还其买方便面的悉数金钱,食品店不容许,小刘一气之下将食品店告上法庭,要求补偿其各种丢失费用500元,法院已受理,但没有作出判定。(如图2)
假如小刘胜诉,500元的潜在财物变为必定财物;假如小刘败诉,500元的潜在财物消失,并且还需求承当一笔诉讼费用。所以或有财物是否存在具有较强的不承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