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德国托管局对前东德国有企业托管案例(1)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2-20 15:24

90年代初,伴随着东西德一致进程,前东德的经济体系逐渐向社会商场经济体系转轨,前东德的国有企业无论是从财物质量、组织方法,仍是从动作机制与办理方法方面都面对侧严峻调整。如安在向社会商场经济体系转轨的过程中对前东德国有企业进行调整。这是东西德一致进程中首要应该处理的严峻疑难问题。以保管运营的方法对前东德原国有企业进行重组与改造,这是德国保管局成功的测验和实践,也为企业保管运营理论学说的创建和构成供给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是企业保管运营开展史上的一个理程碑。
德国保管局以其共同的动作方法,完成了前东德国有企业重组的前史使命,与我国现在的国有企业财物重组比较,虽然方针不同,却面对着许多相同的布景特征,如国有企业债款、人员负担重,银行不良债款高等等。德国保管局的许多成功做法,关于我国经济体系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的重组有严峻学习含义。特别是以保管运营的方法来完成对国有企业财物重组更值得咱们学习并吸收运用。
一、前东德国有企业的状况与德国保管局的建立
(一)前东德国有企业的基本状况
两德一致之前,前东德具有8000多家国有大中型联合企业,20000多个国有商业,1500多家国有饭馆、宾馆,900多家书店,200多个医疗单位。国有财物帐面总价值6000亿马克。
早年东德国有企业动作状况看,首要存在下列问题:
(1)散布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严峻违背世界典型散布格式。原东德经济的首要部分是工业,占GDP的67%,比1989年中等收入国家工业占GDP的比重36%高出31个百分点。在工业内部首要的经济部分是机械、化学和食物加工。其间机械工业总产值占悉数总产值的21.3%,化学工业总产值占悉数工业总产值的18%,食物工业总产值占悉数工业总产值的15.6%。
(2)机器设备老化严峻,超役运用现象遍及。前东德企业大约21%的机器设备现已运用了20多年,别有29%的机器设备已运用了11—20年,机器设备落后,直接结果是构成劳动生产率低,产品技术含量低。东德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只要西德企业的一半。
(3)企业人员负担重。前东德8000多家国有大中型联合企业就有员工4000万人,户均人数5000人。
(4)债款负担重。前东德国有企业欠银行的债款额高达3500亿东德马克。
(5)盈余力低,亏本严峻。前东德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遍及低下,仅有1/3的企业盈余,亏本面超越50%。
(6)体系死板,运营功率低。前东德国有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呈大型化企业,呈大型化趋势,企业规模较大,但并没有构成集团优势,处于大而全状况。东德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办理是实施笔直领导型的企业联合体(康拜因)方法,隶属于主管部分领导,并构成若干办理级次,企业之间横向联合较少。这种体系类似于我国的传统中央集权形式,行政指令较多,加上办理级次多,往往信息不对称,决议计划缓慢,构成国有企业运营功率低。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