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9-22 04:54

改革开放之后,百业振兴,人们再也不满足于安全却无颜色的大锅饭日子。特别某些经济与文化领域中的专业人士、文人雅士体现了激烈的独立特性,期望脱节约束。于是乎,社会上呈现了很多的或具有高智力,或具有特别劳动技术等独立的劳动人群,这就是自由职业者。
除了部分自由职业者以工作室的方法登记为个体工商户外,大部分的自由职业者都是以个人的身份对外供给劳务,因而税法规则,个人供给劳务获得的酬劳由付出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下面听讼网小编就个人供给劳务酬劳所得个人所得税的核算进行剖析,为承受个人供给劳务的企业供给核算便当和事例参阅。
一、劳务酬劳所得的应税项目
劳务酬劳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规划、装潢、装置、制图、化验、测验、医疗、法令、管帐、咨询、讲学、新闻、播送、翻译、审稿、书画、雕琢、影视、录音、录像、扮演、扮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生意服务、代理服务以及其他劳务获得的所得。归于一次性收入的,以获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归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获得的收入为一次。
二、税率
依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相关法令法规的规则,劳务酬劳所得,适用份额税率,税率为20%。每次收入不超越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交税所得额。
对劳务酬劳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能够实施加成征收。个人一次获得劳务酬劳,其应交税所得额超越20,000元。对前款应交税所得额超越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则核算应交税额后再依照顾交税额加征五成;超越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概括上述规则,拟定劳务酬劳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如下(表一):
表一 单位:元
级数含税级距应交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越20000元的200
2超越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302000
3超越50000元的部分407000
三、劳务酬劳所得应交税所得额的核算
(一)个人供给劳务获得含税劳务酬劳(即税前劳务酬劳)所得个人所得税的核算
1、应交税所得额的承认
1.1含税劳务酬劳所得不超越4000元的,应交税所得额=含税劳务酬劳所得-800;
1.2含税劳务酬劳所得超越4000元的,应交税所得额=含税劳务酬劳所得×(1-20%)。
2、个人所得税应交税额的核算
个人所得税应交税额=应交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注:依照顾交税所得额查对应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二)个人供给劳务获得不含税劳务酬劳(即税后劳务酬劳)所得个人所得税的核算
个人为企业供给劳务,两边约好的劳务酬劳更多状况是一个税后付出额,即企业付出给个人的劳务酬劳是个人的税后所得,因而,企业必须将税后所得转换为税前酬劳,依照税前酬劳列支企业的成本费用,一起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因为劳务酬劳在核算个人所得税时的扣除额分段以及应交税额的加成规则,经过核算得出不含税劳务酬劳收入额对应的税率表(留意,这里是收入额,而非应交税所得额),税率表如下(表二):
表二 单位:元
级数不含税劳务酬劳收入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换算系数(%)
1未超越3360元的部分 无
2超越3360-21000元的部分20084
3超越21000-49500元的部分30200076
4超越49500元的部分40700068
1、含税劳务酬劳收入的换算
1.1不含税收入额不超越3360元的换算为含税劳务酬劳收入公式如下:
含税劳务酬劳收入=不含税劳务收入额/(1-20%)-200
1.2不含税收入额超越3360元的换算为含税劳务酬劳收入公式如下:
含税劳务酬劳收入=(不含税劳务收入额-速算扣除数)/换算系数
注:公式中个数据请依据表二中对应的金额承认。
2、个人所得税应交税额的核算
2.1方法一,依据上述公式换算含税劳务酬劳收入依照表一的税率核算应交税额,祥见上文。
2.2方法二,依据表二分步核算
2.2.1不含税收入额不超越3360元的
第一步,依据不含税收入额查表二中对应数据核算应交税所得额,公式如下:
应交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800)/(1-税率)
第二步,依据应交税所得额查表一中对应数据核算应交税额,公式如下:
应交税额=应交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按表一对应数据核算)
2.2.2不含税收入额超越3360元的:
第一步,依据不含税收入额查表二中对应数据核算应交税所得额,公式如下:
应交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一速算扣除数)×(1-20%)/换算系数
第二步,依据应交税所得额查表一中对应数据核算应交税额,公式如下:
应交税额=应交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以例释法:咱们别离选用上述两种方法核算个人供给劳务所得个人所得税,验证公式的正确性。假定张三、李四为君合信公司年会做戏法扮演和演唱,两边洽谈赞同,扮演结束后君合信公司付出张三税后所得8000元,付出给李四30000元。
经过则查表二得知,税后所得8000元所对应的适用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0,换算系数为84%;税后所得30000元,对应的适用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2000,换算系数为76%.
依照方法一核算
张三的交税状况
含税劳务酬劳收入=(不含税劳务收入额-速算扣除数)/换算系数=(8000-0)/0.84=9523.81元
应交税所得额=9523.81-9523.81×20%=7619.05
应交税额=7619.05×20%=1523.81
验算一下:税前收入为9523.81,应交个人所得税税额为1523.81
税后所得=9523.81-1523.81=8000元,与本例相符。
李四的交税状况
含税劳务酬劳收入=(不含税劳务收入额-速算扣除数)/换算系数
=(30000-2000)/0.76=36842.11元
应交税所得额=36842.11-36842.11×20%=29473.69
应交税额=29473.69×30%-2000=6842.11
验算一下:税前收入为36842.11,应交个人所得税税额为6842.11
税后所得=36842.11-6842.11=30000元,与本例相符。
依照方法二核算:
张三的交税状况
应交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一速算扣除数)×(1-20%)/换算系数
=(8000-0)×(1-20%)/0.84=7619.05
应交税额=7619.05×20%=1523.81
李四的交税状况
应交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一速算扣除数)×(1-20%)/换算系数
=(30000-2000)×(1-20%)/0.76=29473.69
应交税额=29473.69×30%-2000=6842.11
与方法一核算出来的共同,证明两种方法均适用。
附:换算系数的推导进程
假定含税劳务酬劳收入A,不含税(税后)劳务酬劳为B,适用税率为C,速算扣除数为D,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E,减除费用为F,其间C、D、F均能够从表一中查询得到
依据等式一:B=A-E和等式二:E=(A-F)*C-D这两个税收等式,推导如下
将等式二代入等式一后得到
B=A-[(A-F)*C-D]推导得出
等式三:A=(B-D F*C)/(1-C)
当A大于4000时,F=A×20%,代如等式三得到
A=(B-D  A×20%*C)/(1-C),进一步推导得到
A-A*C-0.2*A*C=B-D, 进一步推导得到
A=(B-D)/(1-0.8C),其间1-0.8C就是上述含税收入和不含税收入换算公式中的换算系数。
当适用税率为20%,即C=20%时,A=(B-D)/(1-0.8*20%)=(B-D)/0.84,换算系数为0.84;
当适用税率为30%,即C=30%时,A=(B-D)/(1-0.8*30%)=(B-D)/0.76,换算系数为0.76;
当适用税率为40%,即C=40%时,A=(B-D)/(1-0.8*40%)=(B-D)/0.68,换算系数为0.68。
以上就是小编为我们收拾的相关常识,信任我们经过以上常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假如您还遇到什么较为杂乱的法令问题,欢迎登陆听讼网进行律师在线咨询。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