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的工作机制的意见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6-25 21:0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树立健全防备刑事冤假错案作业机制的定见
为依法精确惩治违法,尊重和确保人权,完成司法公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等规则,结合司法实践,对人民法院树立健全防备刑事冤假错案的作业机制提出如下定见:
一、坚持刑事诉讼基本准则,树立科学司法理念
1.坚持尊重和确保人权准则。尊重被告人的诉讼主体位置,保护被告人的辩解权等诉讼权力,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查。
2.坚持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准则。有必要以现实为依据,以法令为准绳。不能由于言论炒作、当事方上访闹访和当地“维稳”等压力,作出违背法令的裁判。
3.坚持程序公平准则。自觉恪守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则,严厉按照法定程序审判案子,确保精确有效地实行法令。
4.坚持审判揭露准则。依法确保当事人的诉讼权力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审判进程、裁判文书依法揭露。
5.坚持依据裁判准则。承认案子现实,有必要以依据为依据。应当按照法定程序检查、承认依据。承认被告人有罪,应当适用依据的确、充沛的证明规范。
二、严厉实行法定证明规范,强化依据检查机制
6.科罪依据不足的案子,应当坚持疑罪从无准则,依法宣告被告人无罪,不得降格作出“留有余地”的判定。
科罪依据的确、充沛,但影响量刑的依据存疑的,应当在量刑时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处理。
死刑案子,承认对被告人适用死刑的现实依据不足的,不得判处死刑。
7.重依据,重查询研究,实在改动“口供至上”的观念和做法,重视什物依据的检查和运用。只要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依据的,不能承认被告人有罪。
8.选用刑讯逼供或许冻、饿、晒、烤、疲惫审问等不合法办法搜集的被告人供述,应当扫除。
除情况紧急有必要现场讯问以外,在规则的办案场所外讯问获得的供述,未依法对讯问进行全程录音录像获得的供述,以及不能扫除以不合法办法获得的供述,应当扫除。
9.现场留传的或许与违法有关的指纹、血迹、精斑、毛发等依据,未经过指纹判定、DNA判定等方法与被告人、被害人的相应样本作同一承认的,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涉案物品、作案工具等未经过辨认、判定等方法承认来历的,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
关于命案,应当检查是否经过被害人近亲属辨认、指纹判定、DNA判定等方法承认被害人身份。
三、实在恪守法定诉讼程序,强化案子审理机制
10.庭前会议应当概括现实、依据争点。控辩两边有贰言的依据,庭审时要点查询;没有贰言的,庭审时举证、质证恰当简化。
11.审判案子应当以庭审为中心。现实依据查询在法庭,科罪量刑争辩在法庭,裁判成果构成于法庭。
12.依据未经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查询程序查验现实,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
采用技能侦办办法搜集的依据,除或许危及有关人员的人身安全,或许或许发生其他严重后果,由人民法院依职权庭外查询核实的外,未经法庭查询程序查验现实,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
13.依法应当出庭作证的证人没有正当理由回绝出庭或许出庭后回绝作证,其庭前证言真实性无法承认的,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
14.确保被告人及其辩解人在庭审中的提问、质证、争辩等诉讼权力。关于被告人及其辩解人提出的辩解理由、辩解定见和提交的依据资料,应当当庭或许在裁判文书中阐明采用与否及理由。
15.科罪依据存疑的,应当书面主张人民检察院弥补查询。人民检察院在二个月内未提交书面资料的,应当依据在案依据依法作出裁判。
四、仔细实行案子把关责任,完善审阅监督机制
16.合议庭成员一起对案子现实担任。承办法官为案子质量第一责任人。
合议庭成员经过庭审或许阅卷等方法检查现实和依据,独立宣布评议定见并阐明理由。
死刑案子,由经验丰富的法官承办。
17.审判委员会讨论案子,委员顺次独立宣布定见并阐明理由,主持人最终宣布定见。
18.原判现实不清、依据不足,第二审人民法院查清现实的,不得发回从头审判。以现实不清、依据不足为由发回从头审判的案子,上诉、抗诉后,不得再次发回从头审判。
19.不得经过下降案子统辖等级躲避上级人民法院的监督。不得就现实和依据问题请示上级人民法院。
20.复核死刑案子,应当讯问被告人。辩解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定见。依据存疑的,应当查询核实,必要时到案发地查询。
21.严重、疑问、杂乱案子,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审结的,应当依法报请延伸审理期限。
22.树立科学的办案绩效查核目标体系,不得以上诉率、改判率、发回重审率等单项查核目标点评办案质量和作用。
五、充沛发挥各方职能作用,树立健全限制机制
23.严厉按照法定程序和责任审判案子,不得参加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联合办案。
24.实在确保辩解人会晤、阅卷、查询取证等辩解权力。辩解人请求调取或许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的依据,应当允许。
25.严重、疑问、杂乱案子,能够约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底层大众代表等旁听观审。
26.对确有冤错或许的指控和申述,应当依法复查。原判定、裁决确有过错的,依法及时纠正。
27.树立健全审判人员权责共同的办案责任制。审判人员依法实行责任,不受追查。审判人员处理案子违背审判作业纪律或许徇私枉法的,按照有关审判作业纪律和法令的规则追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