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7-11 11:15一、上市公司财物重组的整体特征
1.我国上市公司财物重组有很大一部分是环绕“保壳、保配、买壳、借壳”来进行。
2.重组意图和推动者多元化。首要有:(1)为坚持当地企业融资才能,均衡整合当地企业,由当地政府主导进行财物重组;(2)上市公司大股东为使公司保住配股权或许不被ST、PT而进行财物置换或自动寻求并购对方;(3)非上市公司为节省融资的经济本钱和时刻本钱购买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法人股权而成为公司榜首大股东,完结买壳上市意图;(4)为敏捷扩展规划,发明规划经济优势,在同职业的竞赛中占有优势位置乃至构成独占,一些实力强壮的企业(多为传统职业企业)打开的以职业界强强联合为特征的战略收买与吞并;(5)为使股价炒作具有体裁,获取二级商场上的超额利润,上市公司与组织出资者协作进行的带有投机性质的财物重组,甚或假吞并、假重组。
3.国有股、法人股的协议转让是我国上市公司财物重组的首要方法,经过二级商场进行收买的微乎其微。
4.股权改动伴随着很多的财物置换,上市公司与相关大股东或政府之间的“等价不等值”的财物置换是上市公司财物重组的干流方法。
5.我国上市公司财物重组中的股权转让基本上都是以现金方法完结的。
6.当地政府或主管部门在上市公司财物重组中依然发挥着不行代替的效果。
7.股权转让涣散,躲避全面要约收买。在榜首大股东易主的56起股权转让中,有35家(占62.5%)经过各种方法使股权转让都控制在公司总股本的30%以下,以逃避全面要约收买的豁免请求。
8.多种重组方法并重,重组周期缩短。在触及重组的4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近100家的公司在短短的几个月进行了超越3次的重组。原因首要有:(1)前一次重组进行得不完全,许多无效财物依然没有剥离出公司;(2)尽管进行了财物重组,但公司的经营机制没有大的改动,前一次注入的优质财物又发生了劣化,不得不再次重组;(3)尽管前一次重组进行了较大规划的财物置换,但为满意中国证监会75号文件规则的上市公司严重财物重组的条件,还必须进行大规划的置换。如北大科技的屡次股权转让与财物置换;上工股份的财物出售、收买吞并和出资参股;凌桥股份的股权转让、财物出售和置换,部使公司的主业很快转向。重组周期的缩短使绩差公司的成绩很快得以改进。
除以上一些重组方法与特征外,近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手法打破原有的简略财物置换、出资控股、参股等方法的限制,呈现了宇通客车、深圳方大等MBO(管理层收买)重组方法,东百集团、天宇电器等以股权拍卖方法完结财物重组意图的股权转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