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劳动争议有什么对策可以解决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2-01 22:00
【我国劳作争议的规模】劳作争议的原因与对策
一、劳作争议的界定
劳作争议(又称劳作胶葛),是指劳作法令联系两边当事人即劳作者和用人单位,在实行劳作法令、法规或实行劳作合同过程中,就劳作权力和劳作责任联系所发作的争议。其间包含因企业开除、开除、解雇员工和员工辞去职务、主动离任发作的争议;因实行国家有关薪酬、稳妥、福利、劳作保护的规则发作争议;因实行劳作合同发作的争议等。
劳作争议是实际中较为常见的胶葛。国家机关、企业作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与员工树立劳作联系后,一般都能相互合作,仔细实行劳作合同。但因为各种原因,两边之间发作胶葛也是难以防止的作业。劳作胶葛的发作,不只使正常的劳作联系得不到保护,还会使劳作者的合法利益遭到危害,不利于社会的安稳。因而,应当对劳作胶葛的特色,原因等问题加以深化剖析、掌握,以求能活跃防备劳作胶葛的发作,并使现已发作的劳作胶葛可以得到及时的,妥善的处理。
二、当时劳作争议案子的特色
如今跟着企业经营机制的不断转化、劳效果工准则的不断推动,劳作争议案子正出现显着上升趋势。前不久,人力资源和社会确保部发布的《2008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确保作业展开计算公报》显现,2008年全年,全国各级劳作争议裁定组织共处理劳作争议案子96.4万件(含上年未结争议案子)。其间,当期立案69.3万件,当期案外调停23.7万件。当期立案的劳作争议案子比上年添加98.0%,触及劳作者121.4万人。3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向全国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作作业报告时指出,全国各级法院在2008年受理的劳作争议案子到达286221件,较前一年上升93.93%。劳作争议案子的大幅上升使咱们知道到了劳作联系范畴存在杰出问题亟待处理,咱们先来剖析一下劳作争议案子出现的特色:
(一)案子数量逐年添加
全国各级劳作裁定委员会1987年受理案子5600件,2004年上升到26.5万件, 到2008年更是攀升到96.4万件。全国各级法院2006年受理案子到达12.6万件。2007年14.75万件。 2008年到达286221件。较前一年上升93.93%。在《劳作合同法》开端实施以来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劳作争议案子增幅挨近一倍,这不能不令人担忧我国劳资联系的现状。
(二)胶葛类型多样化。曩昔,劳作争议案子的类型以免除劳作合同引发的案子为主,品种比较单一。近几年来,各品种型的劳作争议案子不断出现,比如,拖欠薪酬案子、拒付加班费案子、内部承揽劳作案子、工伤待遇案子、交纳社会稳妥金案子、下岗、赋闲待遇案子等等,劳作争议案子品种的杂乱多样,必定给劳作裁定组织和人民法院处理劳作争议案子带来严峻挑战和困难。
(三)案子处理难度大。
1. 适用法令难,劳作法令法规许多,时间跨度大,政出多门;其间还有不少政策性规则,难以掌握,特别是触及企业改制,转型的案子。 
2. 查询取证难,劳作者法令知道淡漠,搜集保存依据知道不强,其次,用人单位在用人过程中采纳了躲避法令的办法。
3.劳作争议案子在处理时,社会联系杂乱,行政干涉较多,给人民法院公正司法带来必定难度。
(四)集体性胶葛增多。跟着变革的深化,一些深层次的敌对和问题露出出来。政府在改制过程中缺少统筹规划以及对国企改制法令标准的缺失,一些用人单位内部的规章准则不行标准,或未相等洽谈,导致劳作者对用人单位的决议发作质疑并终究引发集体性争议。
三、劳作胶葛增多的原因。
(一)劳作联系多样化。劳作准则的变革、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化,特别是劳作合同的普遍推行,使得劳作联系也发作了很大改变。作为劳作联系主体一方的劳作组织,已从曩昔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组织展开到不同所有制的多种经济组织;劳作联系主体之间也因劳作合同制的推行,逐步改变成为一种相等的民事联系;由劳作时间、劳作保护条件、劳作纪律、劳作报酬等发作的权力责任也因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不断扩大而发作了较大改变。
(二)劳作法规不完善。1995年1月1日开端实施的《劳作法》规则:在我国,劳作者享有相等作业、挑选作业、取得劳作报酬、度假歇息、取得劳作安全卫生保护及享用社会稳妥和福利等广泛的权力。可是跟着经济的不断展开,劳作者享有的权力内容不断添加,劳作报酬、享用各种稳妥、福利待遇的水平不断进步,这就决议了劳作者所享用的各项权力内容很难用法令的方式详细加以规则。因而,现在劳作者享有的大部分权力和对这些权力的调整,仍以劳作行政部分文件的方式加以详细规则。而劳作行政部分的文件不具有法令、法规的公示性,从实践来看,其下发的规模一般限于用人单位的劳作功能部分,劳作者则很难知道,使劳作者了解和主张自己权力的时机遭到了很大约束,用人单位则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封闭或揭露这些文件,因而构成许多的不应该发作的劳作胶葛。
(三)劳作联系两边法令知道不高。虽然在近几年,经过普法教育和各种法制宣传活动的展开,广阔企业和公民的法令知道有了较大程度的进步,但也仅限于对最基本法令常识的了解,而对一些专门的法令知识了解得仍然十分少,特别对劳作法规、政策就更是知之甚少了。劳作联系的两边主体对相关法规都不甚了解,必定会导致许多的胶葛发作。实践中首要表现在跟着企业的用工自主权不断扩大以及劳作力供大于求的敌对进一步杰出,一方面,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用工随意性大,企业办理不标准,违背劳作法令法规、危害员工合法权益的行为时有发作,有的还相当严重。如有些企业以试用期不须签定劳作合同或员工活动性大等为由,对签定劳作合同唐塞推诿,消沉延迟;有的随意拖欠或扣发工人的薪酬乃至解雇、开除员工。而一些劳作者为了保持生计,明知合法权益遭到危害而委曲求全。由此导致许多不公正和违法的实际劳作联系的存在,成为劳作争议的危险。另一方面,一些员工无视劳作合同的法令约束力,不仔细实行合同,私行离任违约“换岗”,特别是企业技能骨干,违约“换岗”后,带走了客户或技能等商业秘密,给原单位构成了必定的经济损失,导致许多企业不得不采纳收取押金或扣押证件、档案等不合法手法来操控员工的随意活动。
(四)相关部分监督办理不力。《劳作法》第85条规则: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作行政部分依法对用人单位恪守劳作法令、法规的状况进行监督查看,对违背劳作法令、法规的行为有权阻止,并责令改正。可是,实际中劳作确保部分的行政法令权力相对脆弱,强制性手法有限,在法令过程中与其他行政部分的合作不调和,构成对企业的惩办力度不行有力,加之本身在经费、设备和人员的缺乏,削弱了法令力气,致使对违规企业失掉有用的监督。一起,一些地方政府忧虑因严格法令办理影响区域的投资环境,影响区域经济展开,往往采纳过多的干涉政策,致使劳作确保部分法令查办力度大打折扣,对企业的威慑力不大,企业违法现象仍然照常。单个法令单位乃至存在消沉作为和不作为的现象,使得一些违背劳作法令、法规的现象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查办。终究构成许多胶葛走向裁定与诉讼。
(五)企业片面追逐赢利,危害劳作者的合法权益。在市场经济效果下,企业寻求的是赢利最大化,而劳作者则寻求本身价值完成的最大化,这必定使劳资两边在利益方面构成了敌对性,构成了利益抵触。有的企业主特别是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以尽或许少的劳作力本钱,驱动劳作者尽或许多地发明剩余价值,以获取丰盛赢利,乃至削减劳作者正常的社会确保开销,不装备必要的劳作确保设备,其间建筑工人因遭到危害而发作胶葛的最为典型;歹意拖欠克扣工人薪酬,随意组织员工加班,不依法付出加班薪酬,不依法交纳社会稳妥费,尽量节约企业开销;无视劳作法,不签劳作合同或签定霸王合同,随意免除劳作联系等。
四、处理好劳作争议案子的对策
(一)加速劳作法令法规及司法解释、部分规章等系统的建造和完善。现在,劳作法及配套法规、规章许多,但存在相互间规则不一致的现象,规章、复函与法令法规之间存在抵触,构成了劳作裁定部分的裁定员之间、劳作裁定部分与人民法院之间对规章、复函的适用和了解往往距离很大。这样即不能适应劳作联系的多样化,又给正确法令带来了很大困难。咱们司法作业人员在处理劳作争议案子的第一线,更能发现相关法令法规关于处理案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咱们应充分行使立法主张的权力,确保实施的法令能有用的标准劳作联系。
(二)经过加大行政法令力度,加强对用人单位实行劳作法规状况的监督查看,及时纠正和查办用人单位违背劳作法、危害劳作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纠正和查办用人单位违背劳作安全卫生保护、社会稳妥和福利待遇等与员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或许引发集体事情的行为。对违法状况严重的用人单位要依法进行处分,这是削减劳作争议胶葛特别是削减集体胶葛必不可少的外部要素,也是催促用人单位自觉恪守劳作法令法规的有用手法。
(三)做好普法宣传作业。劳作争议案子政策性强,触及许多的劳作行政法规和部分规章。劳作者乃至用人单位特别是私营企业大多法令知识短缺,因而劳作部分、司法部分要做好普法教育,人民法院在审判实践中要搞好揭露审判,明法析理作业。引导当事人在正确了解法令寓意的根底上理性地提出自己的诉辩主张,防止因恳求不妥而构成敌对激化,耐性向当事人宣讲宽和释法令,为顺畅处理胶葛打下了思维根底。使劳作者能明晰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依法提出合理诉求;使广阔用人单位清晰本身法令责任,标准本身行为;使旁听人员及全社会都能对劳作法令法规有一个比较深入的知道。最大极限地发挥法令标准的教育效果。
(四)完善劳作争议调处机制。我国劳作法规则处理劳作争议的途径是“洽谈—调停—裁定—诉讼”,因而,有必要充分发挥劳作确保部分、工会、劳作争议调停委员会、劳作裁定委员会等部分的功能效果,一起化解日益深重的劳作争议。其间劳作争议裁定组织和人民法院要加强联动,将调停贯穿于作业的全过程,力求将敌对处理在萌发状况。关于在企业转制、改制中带有普遍性的前史遗留问题,要会同政府、企业工会或员工代表,引导两边洽谈处理胶葛。一起,对发现企业经营中侵略员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人民法院要及时宣布司法主张,协助企业健全准则,标准办理。工会应扩展内部调和功能。劳作争议从发作到终究构成,由定见、敌对、抵触、抵触、个别争议与集体争议的形状表现出来。当劳作争议发作后,工会要活跃主动介入调整,使用工会本身优势尽量在洽谈和调停阶段就能处理劳作争议或劳作胶葛,减轻员工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防止“官司”之苦,确保企业经营的正常运转,完成企业经济效益和员工个人利益的双丰收。
(五)加大调停力度,实在保护安稳。现阶段,在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劳作争议案子数量的添加是必定现象,这也是社会进步不可防止的现象。这类案子构成的连锁反应,乃至于一个最坏的调停都有或许好过一个判定。因为一旦处理欠好,就会给社会的安稳带来危险。所以,在审理案子中要尽或许耐性详尽、多做调停,实在保护劳作者的合法权益。在详细作业中做到“重视调停,案结事了”政策。劳作争议案子的两边因为利益不合,对抗性强,敌对剧烈,并且多为集体性胶葛,如企业改制、结构性调整过程中引发的劳作争议,触及劳作者许多,处理不妥,极易诱发上访、闹访、群访等不安稳要素。因而,咱们要搞好调停作业、经过人民调停、行政调停、职业调停、诉讼调停四个调停主体的紧密结合的大调停格式化解劳作争议。其间人民法院在审理劳作争议案子时更应重视调停,把调停作为审理劳作争议案子的首选,多做当事人的劝和、引导作业,平缓两边的敌对心情,争夺两边互谅互让,妥善处理胶葛,引导劳作联系两边依法树立和免除劳作联系,促进劳作联系健康有序展开,保护社会调和。
(六)进一步完善社会确保系统,实在处理劳作者后顾之虑。树立和完善社会确保准则,企业应依据有关政策规则,不断树立和完善养老稳妥、医疗稳妥、赋闲稳妥、生育稳妥准则,并建立工伤稳妥基金,以处理劳作者后顾之虑,防备和削减劳作争议案子的发作。一起也可以使劳作者在处理劳作争议案子的时分可以全身心的对待案子本身,使劳作者能有满足的精力来保护本身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