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新三板法律尽调实务系列一——劳动社保问题的处理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9-30 05:19

依照《社会稳妥法》的要求,职工应当参与根本养老稳妥、根本医疗稳妥、工伤稳妥、赋闲稳妥、生育稳妥和住宅公积金(简称“五险一金”),用人单位应当为包含农民工在内的整体职工处理社会稳妥手续。
在新三板法令尽调实践中,腾智律师发现,部分公司因城乡二元化体系、企业本身本钱操控、农民工本身对社保存在疑虑等要素,在挂牌前被核对出不少社会稳妥欠缴、漏缴、不缴等前史遗留问题,一起也很多存在的劳务差遣用工等问题。律师在尽调过程中,应主张企业采纳相应措施,防止对公司挂牌形成实质性影响。
事例一:华精新材(830829)——乡村户籍人员自愿抛弃交纳社会稳妥
反应问题:请主办券商及律师对公司职工社保、公积金交纳状况的合法合规性进行核对并发表清晰定见。
回复定见:公司少量职工因为流动性较强,不乐意交纳社保,且出具了自愿抛弃购买社保的许诺,因而公司未为其交纳社保。部分职工归于乡村户口,具有宅基地、且因为职工本身流动性较强,在其自愿抛弃的前提下,公司未为其交纳住宅公积金。未来若因部分职工自愿抛弃交纳社保、公积金,而导致公司被社保及住宅公积金管理部门追缴时,公司控股股东、实践操控人许诺乐意承当相应的补缴等相关职责。
腾智律师点评:有些企业以为,只需职工自愿抛弃或许赞同企业不缴社会稳妥,企业当然能够不缴。这样的理由是十分勉强的。参与社会稳妥是法令规则的企业和职工强制性法定责任,职工单方面抛弃的行为没有法令效力。尽管制作职业的企业职工流动性较大,且乡村户籍职工较多,但企业仍应当尽量依照法令要求,交纳社会稳妥,不能成心将职工自愿抛弃作为不交纳社会稳妥的托言。关于的确归于职工要求抛弃交纳的,律师在尽调中应当予以核实,并照实发表。
事例二:展唐科技(430635)——劳务差遣用工应当契合《劳作合同法》的规则
反应问题:请公司阐明采纳的劳务差遣的用工方法是否契合法令规则,公司若将劳务差遣工转为劳作合同用工后对公司付出社会稳妥等本钱费用的影响。
回复定见:依据《劳作合同法》的规则,劳务差遣用工是弥补方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代替性的作业岗位上施行。公司及子公司在非临时性、非辅助性、非代替性的作业岗位上选用劳务差遣方式用工,不契合《劳作合同法》的相关规则。现在公司现已与43名劳务差遣职工直接签署了劳作合同,公司选用劳务差遣方式用工的意图是为了保护非上海户籍职工的利益,而不是为了节约用工本钱,从而危害公司职工利益。改动用工方式前后的社保费用和住宅公积金没有改变。公司实践操控人现已出具《许诺函》,假如公司因劳务差遣用工问题而遭到行政处罚的,实践操控人对公司遭受的丢失供给及时足额补偿
腾智律师点评:依照规则,劳作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根本用工方式。劳务差遣用工是弥补方式,用工单位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许代替性的作业岗位上运用被差遣劳作者。临时性作业岗位是指存续时刻不超越6个月的岗位;辅助性作业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供给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代替性作业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作者因脱产学习、度假等原因无法作业的一守时间内,能够由其他劳作者代替作业的岗位。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操控劳务差遣用工数量,运用的被差遣劳作者数量不得超越其用工总量的10%。被差遣劳作者的薪酬和社会稳妥等直接由差遣单位付出和处理。
事例三:安华智能(430332)——非规范作业人员能够不参与根本医疗稳妥
反应问题:非规范作业人员的详细所指以及其与规范职工的差异,聘任“非规范作业人员”是否合法?
回复定见:非规范作业人员是指适用不守时作业制的人员。本公司聘任的三位非规范作业人员均现已和原单位处理了退休手续并收取根本养老金,为退休人员。公司与该三名人员签定了劳作合同,并约好三名人员不在公司参与职工根本医疗稳妥,契合《社会稳妥法》等相关规则。
腾智律师点评:依据《关于实施劳作合同准则若干问题的告诉》第13条的规则,已享用养老稳妥待遇的离退休人员被再次聘任时,用人单位应与其签定书面协议,清晰聘任期内的作业内容、酬劳、医疗、劳作待遇等权力、责任。上述公司依据劳作合同的约好没有为三名非规范作业人员交纳社会稳妥契合规则。
事例四:盈谷科技(830855)——原单位未付出竞业约束补偿金,无需承当竞业约束责任。
反应问题:请发表公司董监高人员、中心技术人员从原任职单位离任到公司时与原单位关于保密、竞业约束的约好和实行状况。
回复定见:依据《劳作合同法》及《上海市劳作合同法令》的相关规则,原单位应在竞业禁止期内按月付出给程某合理的经济补偿,且该等补偿是否依法付出是承认竞业禁止条款是否有用的根本要件之一。在程某与原单位停止劳作合同后,并未向程某付出任何竞业禁止补偿金。因而,竞业禁止条款为无效条款,程某无需承当竞业禁止责任。
腾智律师点评:尽管原单位与程某签定的劳作合同和保密协议,约好了竞业约束条款,但并未对补偿金作出规则,原单位也没有在程某离任后向其付出竞业约束补偿金,因而,竞业约束条款无效。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