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读反倾销法规及反倾销申诉法律问题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2-31 00:04我国的企业从1997年就开端运用反倾销的法令手法维护自己的利益,到目前为止共发生21起反倾销查询案子。在我国参加WTO后,这一游戏规矩是不是有新的改变,企业应怎么运用这一国际惯例维护自己?
我国于本年11月4日、26日和12月4日,先后宣告了对三种进口产品的反倾销初裁布告,决议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邻苯二酚,原产于韩国、日本、美国的进口铜版纸,原产于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的进口丙烯酸酯等产品选用现金保证金方式施行暂时反倾销办法。其间,对进口铜版纸的反倾销查询是我国参加WTO后我国企业的榜首例反倾销申述案。一起我国还在11月19日宣告对部分进口钢铁产品施行终究保证办法。
有专家说,这表明我国正在开端尽力用WTO的规矩,更多地用法令的手法处理国际贸易中的争端,是一个活跃的局面。
记者从权威部门了解到,我国的企业从1997年就开端运用反倾销的法令手法维护自己的利益,到目前为止共发生21起反倾销查询案子。在我国参加WTO后,这一游戏规矩是不是有新的改变,企业应怎么运用这一国际惯例维护自己?反倾销申述中有哪些法令问题值得注意,中心的程序是什么,要供给什么样的根据等等,都是我国许多企业关怀的问题。就这些疑问,记者在北京专访了署理我国共21起反倾销案中15起案子的环中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及合伙人律师王雪华(最近几起成功初裁的查询案均为该所署理),请他从一个专业律师的视点,解读前述问题。
记者:从一个律师的视点,你觉得在我国入世前和入世后做反倾销的案子有何不同?
王雪华:我国一直在尽力使自己的法令与WTO的精力相衔接,参加WTO后,对我国的法令法规进行了整理、修订,使得我国对外贸易、对外出资、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令都能契合WTO的规矩。
自1997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法令》后,在2001年经过了批改,年末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保证办法法令》,使得咱们反倾销愈加具有可操作性。
1997年的新闻纸反倾销案是我国的榜首起反倾销案子,其时根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法令》,而刚刚初裁的铜版纸反倾销案是在2002年2月6日立案,这个案子的立案查询包含现在的出台布告都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法令》来进行的,所以从法令根据上来讲,二者是不同的。
当然他们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可是新的法令弥补了旧的法令的不足之处,愈加契合WTO反倾销的精力。企业、律师和国家政府机关在案子的处理上也愈加趋向老练和完善。此外,反倾销的查询也愈加的严厉、愈加的契合WTO的规矩,加强了透明度和揭露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