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四种类型高科技电话诈骗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1-06 04:11

听讼网(记者毛一竹) 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反映,近来,电话欺诈警情依然居高不下,犯罪分子使用高科技手段设下重重“圈套”,令不少无辜大众受骗受骗。据介绍,犯罪分子采纳的作案方法首要包含“修正来电显示”、谎称“中奖”、假亲属名义“借钱”及“猜猜我是谁”四种类型。
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两抢一盗”、拐卖妇女儿童、盗抢销轿车等警情都有所下降,只有电话欺诈大有“昂首”之势。这种电话欺诈尽管开始始于东南亚,现在在广东区域却日益猖狂。因为犯罪分子使用高科技手段,作案方法变化无常,有时乃至跨区域、跨境作案,给公安机关的侦破作业也带来较大难度。
为供给大众防骗、拒骗才能,广州警方在1日举办的现场咨询活动上具体介绍了四种类型电话欺诈的作案方法。
类型一“修正来电显示”:犯罪分子使用某种“特务软件”修正来电显示,模仿公安机关的工作电话,称事主家中电话欠费或账户有风险,要求事主把钱存入公安机关的“安全账户”,实际上这仅仅犯罪分子的一般账户,许多中年妇女、知识分子因警惕性不高而上圈套。广州警方表明,公安机关从来没有“安全账户”,接到相似电话很可能是欺诈,应立刻报警。
类型二谎称“中奖”:犯罪分子经过发短信、打电话,发布中奖、征婚、炒股、廉价购物等广告信息,要对方登陆预先设计好的网站查询信息,然后让对方将手续费汇到某账户上。广州警方提示大众接到这类信息,不要发生贪念,钱款一旦汇出就很难追还。据介绍,许多电话欺诈案的犯罪团伙在其他省份,有的团伙主脑乃至在台湾,他们使用高科技群发信息,所以欺诈成功率往往很高。
类型三假亲属名义“借钱”:犯罪分子打电话或发短信宣称对方亲属被劫持,要求立刻将赎金打到某某账户上。广州警方介绍,遇到这种状况,要打电话给亲属核实,不要轻信别人。
类型四“猜猜我是谁”:犯罪分子往往要求猜猜他是谁,然后谎称是某某的朋友,某某住院需求医药费、手术费。广州警方介绍,在这类案子中受骗的通常是好义气的男性,遇到这类来历不明的电话最好不要接听,发现问题应及时报警阐明状况。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