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死刑缓期执行核准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9-15 08:38
所谓死刑延期履行,指的便是犯罪分子在犯了死刑今后,由于一些特别的原因不能够当即履行需求进行延期履行的一种特别的死刑履行的办法。可是这种程序是需求特别的核准的。今日听讼网小编就给我们具体介绍下。
死刑延期履行简介:
判处死刑延期履行的,在死刑延期履行期间,假如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今后,减为无期徒刑;假如确有严峻建功体现,二年期满今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假如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履行死刑;关于故意犯罪未履行死刑的,死刑延期履行的期间从头核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存案。
死刑延期履行机关
依据刑事诉讼法第213条的规则,被判处死刑延期二年履行的罪犯,履行机关是监狱。
死刑延期履行程序
依据刑事诉讼法第213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解说》等有关规则,关于被判处死刑延期二年履行的罪犯,交给履行的人民法院(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将判定书、裁决书、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自诉状复印件、人民法院的履行告诉书、结案登记表及时送达看守所,由公安机关将罪犯交给监狱履行。公安机关接到人民法院的判定书、裁决书、履行告诉书后,应当在1个月以内将罪犯送交监狱履行。判定、裁决履行告诉书回执,经看守所盖章后附入人民法院的诉讼檀卷。履行机关在接纳罪犯时,有收押检查权。收押检查的内容包含:(1)判定书、裁决书是否已发作法律效力;(2)法律文书是否完全和是否有误。罪犯是否患有严峻疾病需求保外就医,是否怀孕或许是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等。关于契合收押条件的,履行机关应当将罪犯及时收押,而且告诉罪犯家族。关于不契合收押条件的,履行机关有权回绝收押。监狱不收监的,应当书面阐明理由,由公安机关将履行告诉书退回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经检查以为监狱不予收监的罪犯不契合刑事诉讼法第214条规则的暂予监外履行条件的,应当决定将罪犯交给监狱收监履行,并将收监履行决定书别离送达交给履行的公安机关和监狱。  2002年11月5日发布、自2002年11月9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死刑延期履行的期间怎么确认问题的批复》规则:“依据刑法第51条的规则,死刑延期履行的期间,从判定或许裁决核准死刑延期二年履行的法律文书宣告或送达之日起核算。”
依据刑法第50条和刑事诉讼法第210条的规则,被判处死刑延期二年履行的罪犯,依据其在死刑延期履行期间的体现,死缓判定可作两种改变:  
1.死缓犯在缓刑履行期间,假如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今后,减为无期徒刑。死缓犯在延期履行期间,假如确有严峻建功体现,两年期满今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另需指出的是,被判处死刑延期二年履行的罪犯,假如死刑延期二年履行期满后没有裁决弛刑前又犯新罪的,应当依法弛刑后,对其所犯新罪另行审判。依据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的有关规则,对死刑延期履行罪犯弛刑的统辖法院是服刑地的高级人民法院。审理对死刑延期履行罪犯弛刑案子的程序是:罪犯地点监狱在死刑延期二年期满时,提出弛刑主张,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办理机关审阅后,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决。高级人民法院组成的合议庭对申报材料检查后,以为应当弛刑的,裁决弛刑,并将弛刑裁决书副本一起抄送原判人民法院及人民检察院。死刑延期履行期满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自死刑延期履行期满之日起核算。
2.对死缓犯履行死刑。被判处死刑延期二年履行的罪犯,在死刑延期履行期间,假如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查验事实,应当履行死刑。其程序是:由罪犯服刑监狱及时侦办,侦办终结后移送人民检察院检查起诉。经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审判,所作的判定可、以上诉、抗诉。确定构成故意犯罪的判定、裁决发作法律效力后,由作出收效判定、裁决的人民法院依法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或许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核准后,交罪犯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履行。关于故意犯罪未履行死刑的,死刑延期履行的期间从头核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存案。
以上便是小编给我们介绍的一些关于死刑延期履行核准的一些介绍了。其实这种程序也是一种比较特别的程序了。由于他能够给许多的犯罪分子以痛改前非的时机,所以说在实践中也是使用比较广泛的。我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话能够来听讼网进行法律咨询哦。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