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无过错方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情形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0-13 06:04
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则有下列景象之一,导致离婚的,无差错方有权恳求离婚危害补偿:      1、重婚的;      2、有爱人者与别人同居的;      3、实施家庭暴力的;      4、优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说(一)》第二十八条的规则,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则的“离婚危害补偿”,包含物质危害补偿和精力危害补偿。触及精力危害补偿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认民事侵权精力危害补偿职责若干问题的解说》的有关规则。      现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认民事侵权精力危害补偿职责若干问题的解说》附于下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认民事侵权精力危害补偿职责若干问题的解说》已于2001年2月2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1次会议经过。现予发布,自2001年3月10日起实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认民事侵权精力危害补偿职责若干问题的解说      (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1次会议经过)      法释〔2001〕7号      为在审理民事侵权案子中正确确认精力危害补偿职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有关法令规则,结合审判实践经验,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解说:      第一条自然人因下列品格权力遭受不合法危害,向人民法院申述恳求补偿精力危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二)名字权、肖像权、声誉权、荣誉权;      (三)品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危害别人隐私或许其别品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申述恳求补偿精力危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条不合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许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峻危害,监护人向人民法院申述恳求补偿精力危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三条自然人逝世后,其近亲属因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力痛苦,向人民法院申述恳求补偿精力危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以凌辱、诋毁、贬损、美化或许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法,危害死者名字、肖像、声誉、荣誉;      (二)不合法发表、使用死者隐私,或许以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法危害死者隐私;      (三)不合法使用、危害遗体、遗骨,或许以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法危害遗体、遗骨。      第四条具有品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留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许毁损,物品所有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申述恳求补偿精力危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五条法人或许其他安排以品格权力遭受危害为由,向人民法院申述恳求补偿精力危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六条当事人在侵权诉讼中没有提出补偿精力危害的诉讼恳求,诉讼完结后又依据同一侵权现实另行申述恳求补偿精力危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七条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或许自然人逝世后其品格或许遗体遭受危害,死者的爱人、爸爸妈妈和子女向人民法院申述恳求补偿精力危害的,列其爱人、爸爸妈妈和子女为原告;没有爱人、爸爸妈妈和子女的,能够由其他近亲属提申述讼,列其他近亲属为原告。      第八条因侵权致人精力危害,但未形成严峻结果,受害人恳求补偿精力危害的,一般不予支撑,人民法院能够依据景象判令侵权人中止危害、恢复声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因侵权致人精力危害,形成严峻结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当中止危害、恢复声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职责外,能够依据受害人一方的恳求判令其补偿相应的精力危害抚慰金。      第九条精力危害抚慰金包含以下方法:      (一)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补偿金;      (二)致人逝世的,为逝世补偿金;      (三)其他危害景象的精力抚慰金。      第十条精力危害补偿数额依据以下要素确认:      (一)侵权人的差错程度,法令还有规则的在外;      (二)危害的手法、场合、行为方法等详细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形成的结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状况;      (五)侵权人承当职责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均匀生活水平。      法令、行政法规对残疾补偿金、逝世补偿金等有明确规则的,适用法令、行政法规的规则。      第十一条受害人对危害现实和危害结果的发作有差错的,能够依据其差错程度减轻或许革除侵权人的精力危害补偿职责。      第十二条在本解说发布实施之前现已收效实施的司法解说,其内容有与本解说不一致的,以本解说为准。      试举一例:个体户邱某经商在外忙碌奔走,阿芳为了支撑老公的作业,抛弃了作业,在家管家务,照料老公和儿子。邱某生意越做越大,钱越赚越多,便厌弃千辛万苦照料家庭的妻子,在外买了一套房子包“二奶”,不给钱养家,不久,邱某提出离婚。阿芳提出,她付出了较多的家庭责任,要求补偿;老公包“二奶”、遗弃妻儿,恳求离婚危害补偿,法院支撑阿芳的要求,最终判定夫妻产业的三分之二给女方。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