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工伤处理程序及注意事项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6-24 13:08
劳作者发作工伤事端今后,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上级主管部分和劳作保证部分陈述工伤和职业病状况,不得瞒报和漏报。但是,许多用人单位因为没有为员工交纳工伤保险,以及为避免上级处分而和员工暗里调停补偿事宜,更有甚者乃至无视受害员工的索赔恳求,人为的制作索赔妨碍。在这种状况下,许多当事人无法忍辱负重,不得不接受用人单位极为严苛的补偿条件,不仅仅补偿很少,还抛弃了自己本身应当享有的合法权益。
笔者结合司法实践,对受害人及其家族提几点主张,以期当事人拿起法律武器,保护本身合法所得。
一、假如用人单位不提起工伤确定,工伤员工或其亲属应当在事端发作1年内请求确定工伤,并享用工伤待遇。
请求时刻:事端发作30日内,假如用人单位不提请工伤确定,工伤员工或其亲属,必需要进步警觉,避免对方歹意拖延时刻。请求要越快越好,这有利于及时查询取证,有利于工伤员工及时享用有关待遇。
查询取证和确定工伤:劳作行政部分接到工伤陈述和请求后,一般会在60日内,作出是否确定工伤的定论,确定工伤以书面形式告诉。查询取证资料要包含:有关问题核实笔录;医院或医疗组织医治工伤和职业病的诊断书及有关资料;工伤请求和现场查询状况等。
二、假如当事人对工伤确定定论不服,能够采纳的有用办法
工伤争议处理:对两种争议应适用不同的程序。一是用人单位不同意工伤员工的要求时,员工或其亲属应向当地劳作争议裁定委员会请求裁定。对裁定定论不服的,两边当事人应向法院上诉。二是企业或员工关于当地劳作行政部分和社会保险经办组织确定工伤或许承认付出待遇的决议不服的,应向上一级劳作行政部分请求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定论不服的,能够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在实践中,许多劳作者因为没有和用人单位签定劳作合同,以及是在上下班途中遭受到人身危害等状况,在以上程序的处理过程中,涉及到的资料比较专业和杂乱,这些资料能否获得,以及内容是否符合要求,直接影响到受害人的索赔恳求和补偿数额。
所以一旦发作事端,当事人必须咨询或托付律师,了解处理流程及所需资料、注意事项,最大极限地保护劳作者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