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时间以什么为准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1-04 18:59
假如发作工伤的,员工或许用人单位需求在指定的期限内请求进行工伤确定,确定为工伤的,单位需求担任。那么应该怎样进行确定,还有什么时候确定为准呢?今日,听讼网小编整理了关于工伤确定时刻以什么为准的内容,期望对您有用。
工伤确定时刻以什么为准:自工伤发作之日起开端核算工伤确定时刻
员工发作事端损伤或许依照工作病防治法规则被确诊、鉴定为工作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端损伤发作之日或许被确诊、鉴定为工作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区域社会保险行政部分提出工伤确定请求。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分赞同,请求时限能够恰当延伸。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则提出工伤确定请求的,工伤员工或许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端损伤发作之日或许被确诊、鉴定为工作病之日起1年内,能够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区域社会保险行政部分提出工伤确定请求。
工伤员工或许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端损伤发作之日或许被确诊、鉴定为工作病之日起1年内,能够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区域社会保险行政部分提出工伤确定请求。
工伤确定请求找哪个部分提出
请求人应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区域社会保险行政部分提出工伤确定请求。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分进行工伤确定的事项,依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分处理。用人单位在注册地和生产经营地均未参与工伤保险的,农民工遭到事端损伤或许患工作病后,在生产经营地进行工伤确定。
提出工伤确定请求要预备什么资料
1、工伤确定请求表。
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作联系(包含现实劳作联系)的证明资料。
3、医疗确诊证明或许工作病确诊证明书(或许工作病确诊鉴定书)。
工伤确定请求表应当包含事端发作的时刻、地址、原因以及员工损伤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确定请求人供给资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分应当一次性书面奉告工伤确定请求人需求补正的悉数资料。请求人依照书面奉告要求补正资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分应当受理。
社会保险行政部分应当自受理工伤确定请求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确定的决议;对受理的现实清楚、权利义务清晰的工伤确定请求,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确定的决议。
实践中员工无法供给劳作联系证明怎么办
劳作联系(包含现实劳作联系)证明资料主要是指劳作合同。无法提交劳作合同的,应依据《关于建立劳作联系有关事项的告诉》(劳社部发[2005]12号)规则,提交薪酬付出凭据或记载、工作证、招工登记表、考勤记载及其他劳作者证言等依据,以承认现实劳作联系。
因而,用人单位应依法与其员工签定劳作合同,员工应妥善保存相关劳作联系的依据,按规则应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而用人单位不供给的,应当承当晦气结果。假如还有疑问,能够在听讼网上进行在线咨询,也能够找听讼律师。
工伤确定时刻以什么为准:自工伤发作之日起开端核算工伤确定时刻
员工发作事端损伤或许依照工作病防治法规则被确诊、鉴定为工作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端损伤发作之日或许被确诊、鉴定为工作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区域社会保险行政部分提出工伤确定请求。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分赞同,请求时限能够恰当延伸。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则提出工伤确定请求的,工伤员工或许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端损伤发作之日或许被确诊、鉴定为工作病之日起1年内,能够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区域社会保险行政部分提出工伤确定请求。
工伤员工或许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端损伤发作之日或许被确诊、鉴定为工作病之日起1年内,能够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区域社会保险行政部分提出工伤确定请求。
工伤确定请求找哪个部分提出
请求人应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区域社会保险行政部分提出工伤确定请求。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分进行工伤确定的事项,依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分处理。用人单位在注册地和生产经营地均未参与工伤保险的,农民工遭到事端损伤或许患工作病后,在生产经营地进行工伤确定。
提出工伤确定请求要预备什么资料
1、工伤确定请求表。
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作联系(包含现实劳作联系)的证明资料。
3、医疗确诊证明或许工作病确诊证明书(或许工作病确诊鉴定书)。
工伤确定请求表应当包含事端发作的时刻、地址、原因以及员工损伤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确定请求人供给资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分应当一次性书面奉告工伤确定请求人需求补正的悉数资料。请求人依照书面奉告要求补正资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分应当受理。
社会保险行政部分应当自受理工伤确定请求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确定的决议;对受理的现实清楚、权利义务清晰的工伤确定请求,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确定的决议。
实践中员工无法供给劳作联系证明怎么办
劳作联系(包含现实劳作联系)证明资料主要是指劳作合同。无法提交劳作合同的,应依据《关于建立劳作联系有关事项的告诉》(劳社部发[2005]12号)规则,提交薪酬付出凭据或记载、工作证、招工登记表、考勤记载及其他劳作者证言等依据,以承认现实劳作联系。
因而,用人单位应依法与其员工签定劳作合同,员工应妥善保存相关劳作联系的依据,按规则应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而用人单位不供给的,应当承当晦气结果。假如还有疑问,能够在听讼网上进行在线咨询,也能够找听讼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