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产品出口怎样突破技术贸易壁垒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0-24 02:45一、我国农产品出口遭受的窘境
现在,发达国家仍然在不断晋级质量查验规范,检测项目也越来越多。例如,美国是世界上食物标签要求最严厉的国家之一,食物标签多达22种,且逐年修订弥补。美国要求一切包装食物应有食物标签,膨化食物还要有营养标签,有必要标明至少14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再如日本,早年设定的进口农产品残留物定量规范是63种2470项,而本年施行的“必定列表”则新增了51392个定量,触及264类食物中的734种化学品残留,一起制止运用15种农药、兽药,这使得农产品检测项目成倍添加。日本是我国食物、农产品出口的大商场,占我国食物、农产品出口总量的32%,“必定列表”准则的施行大幅举高出口技能门槛,直接影响我国近80亿美元的农产品出口额,触及到6 000多家出口企业。
发达国家拟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规,对进口农产品构成了一般所说的“绿色壁垒”。绿色壁垒首要包含世界和区域性的环保条约、国别环保法规和规范、查验和检疫要求、“绿色包装”和标签要求、IS014000环境办理体系和环境标志等自愿性办法、出产和加工办法及环境本钱内在化要求等。动物福利问题则特别为欧盟所注重,例如,鸡场饲养密度一般为12只/m2,欧盟却提出每平方米只能养10只,理由是密度太大,鸡会感到不“舒适”。由此饲养本钱添加,构成贸易壁垒。
最典型的便是转基因食物的安全问题,这一直是世界争辩的焦点。美国因为占有转基因技能的制高点,对转基因食物的推行持积极态度,而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则坚决对立,由此也引发了有关转基因农产品进口办理办法的评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的技能性贸易壁垒呈日益晋级的趋势。例如,日本自2003年起在全国推行“大米身份认证准则”,即凡进入日本国内商场的大米有必要标明种类、产地、出产者名字和认证号码等,不然不允许出售。“大米身份认证准则”推行之后,日本各地又对新准则“层层加码”,把认证规模推行到蔬菜,要求商场上出售的本地蔬菜都有必要有认证标志。对我国蔬菜等农产品来讲,往后进入日本商场将更趋困难。
近年来,技能性贸易壁垒已直接使我国农产品出口遭受巨大丢失,其分散效应形成的直接丢失更是难以估计。据商务部计算,我国有90%的农业及食物出口企业受国外技能贸易壁垒影响,形成每年丢践约90亿美元,出口受阻的产品从蔬菜、生果、茶叶到蜂蜜,从而扩展到畜产品和水产品。国外施行的技能性贸易壁垒已成为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妨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