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主体的认定问题是什么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8-26 00:05
合同欺诈罪主体的确定问题
1.天然人施行合同欺诈罪的景象
(1)冒充法人或单位法定代表人的身份,以法人或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名义施行的合同欺诈行为,法人或单位过后不追认的,属个人欺诈行为;(2)以法人或单位名义施行的非职务行为,非授权性行为,法人或单位过后不追认的,归于个人欺诈行为;(3)盗用、冒用、假造法人、单位公函、证件、印章,或以停止后的法人或单位的名义施行的合同欺诈行为,属个人欺诈。
2.单位施行合同欺诈罪的景象
(1)法人或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以法人或单位的名义施行的合同欺诈行为,且非法所得归法人或单位的,归于单位欺诈;(2)法人或单位安排内的天然人在职务范围内以法人或单位的名义施行的合同欺诈行为,且非法所得归法人或单位的,归于单位欺诈;(3)天然人经法人或单位授权,在授权范围内以法人或单位的名义施行的合同欺诈行为,或许无权署理的天然人以法人或许单位的名义施行合同欺诈行为后经法人或单位追认的,且违法所得归法人或单位一切的,属法人或单位欺诈。
3.承揽人以单位名义进行欺诈活动的景象
(1)关于定额上缴承揽费,承揽人使用合同欺诈的,应作个人欺诈处理;(2)关于责任制承揽,承揽人只依据企业效益提成,按份额拿取奖金的,承揽人使用合同欺诈,应作单位欺诈处理;(3)单位仅仅挂名,并未直接参与运营、办理的,或许违法所得悉数或许大部分归承揽运营者个人的,应作个人欺诈处理。
1.天然人施行合同欺诈罪的景象
(1)冒充法人或单位法定代表人的身份,以法人或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名义施行的合同欺诈行为,法人或单位过后不追认的,属个人欺诈行为;(2)以法人或单位名义施行的非职务行为,非授权性行为,法人或单位过后不追认的,归于个人欺诈行为;(3)盗用、冒用、假造法人、单位公函、证件、印章,或以停止后的法人或单位的名义施行的合同欺诈行为,属个人欺诈。
2.单位施行合同欺诈罪的景象
(1)法人或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以法人或单位的名义施行的合同欺诈行为,且非法所得归法人或单位的,归于单位欺诈;(2)法人或单位安排内的天然人在职务范围内以法人或单位的名义施行的合同欺诈行为,且非法所得归法人或单位的,归于单位欺诈;(3)天然人经法人或单位授权,在授权范围内以法人或单位的名义施行的合同欺诈行为,或许无权署理的天然人以法人或许单位的名义施行合同欺诈行为后经法人或单位追认的,且违法所得归法人或单位一切的,属法人或单位欺诈。
3.承揽人以单位名义进行欺诈活动的景象
(1)关于定额上缴承揽费,承揽人使用合同欺诈的,应作个人欺诈处理;(2)关于责任制承揽,承揽人只依据企业效益提成,按份额拿取奖金的,承揽人使用合同欺诈,应作单位欺诈处理;(3)单位仅仅挂名,并未直接参与运营、办理的,或许违法所得悉数或许大部分归承揽运营者个人的,应作个人欺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