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个人信用信息征信体系中相关机构的赔偿责任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8-30 14:35

[案情]      近来,杭州呈现一同“一美元的个人信誉官司”,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群众的重视。2003年9月24日,沈某依照银行的催款单,提早一天偿还了其在工行世界牡丹卡(Visa世界安排成员卡)上的透支款14美分。但一个月后,工行杭州市羊坝头支行(以下简称工行)给沈某寄送的对账单标明,其是在银行规则的欠款偿还日期9月25日之后的26日刚才偿还其透支款的,并因而确定其恶意透支,扣罚沈某滞纳金1美元。沈某过后与工行联络,工行供认系本身记账作业存在过错,并交还了误扣的1美元。但沈某以为,工行的这一行为现已给本身构成了过错的不良信誉记载。作为补救措施,沈某要求工行向Visa世界安排总部及Visa安排各我国区域会员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等6家银行)做出书面的更正、抱歉启示。除此之外,沈某还根据《浙江省施行《顾客权益保护法》方法》第52条规则,要求工行另行付出1美元,以作为危害其信誉的补偿。经审理,一审(2005年4月)、二审(2005年7月)法院均以工行现已更正过错信息,并已交还多收的1美元,而沈某未能证明此项过错记载给其构成了实践危害,且其要求工行赔礼抱歉的诉讼请求短少可操作性为由,驳回了沈某的诉讼请求。[1]          [剖析]      本案因为涉及到当时我国正在建造的个人信誉信息征信系统建造,故而备受各方重视,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所谓个人信誉信息征信系统是指,由专门的个人信誉信息征信组织搜集有关当事人的信誉信息,并传达给其他社会主体,如此,在信誉买卖两边之间起到信息沟通的效果,促进信誉买卖的透明化和安全。[2]1999年,上海市树立了全国第一个地方性个人信誉联合征信服务系统。2006年1月,我国人民银行联合全国各商业银行建成全国联网的“个人信誉信息根底数据库”。这一数据库现在已录入的天然人数已达到3.4亿人,其中有信贷记载的人数约为3500万人。到2005年末,录入个人信贷余额2.2万亿元,约占全国个人消费信贷余额的97.5%。[3]与此相配套,2005年8月,我国人民银行出台了第一部全国性个人征信法规――《个人信誉信息根底数据库办理暂行方法》。如此,个人以往在某银行或组织所构成的个人信誉记载将成为其今后取得授信的重要根据,存有不良信誉记载者,必然影响其今后取得授信的时机。个人信誉记载也就因而成为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信誉值千金”。      个人信誉信息征信系统的树立关于确保信誉买卖的安全天然具有重要意义,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因为个人信誉信息的记载、搜集、传达等环节都是由有关组织来完结的,当事人短少参加,那么,在个人信誉信息的使用过程中,怎么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有关组织的不妥行为给当事人构成危害,以及在有关组织存在过错行为时,怎么对当事人的丢失进行补偿等问题,都是一个完善的个人信誉信息征信系统所不行短少的组成部分。上述事例尽管争议标的不大,只要1美元,但其反映出了在树立个人信誉信息征信系统过程中,怎么确保当事人的权益,怎么定性有关征信组织的不妥行为,以及怎么对当事人施行救助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因为我国个人征信系统还处于初建阶段,这些问题,实践中还没有构成共同的答案。也正因为此,杭州呈现的这一事例成为了咱们关怀的热点问题。因而,本文拟凭借各国个人征信系统实践以及我国现有的相关作法,结合个人征信的理论根底,围绕着上述事例,就上述几个当时咱们关怀的问题予以剖析和解说,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个人信誉信息征信系统运转实况简介      个人信誉信息征信系统在不同的国家或区域有不同的结构和运作方法,但大致而言,其根本规则是共同的,即由专门的个人信誉信息征信组织从金融、交易、公用事业等单位搜集有关个人的信誉记载,而在契合特定意图的情况下,答应有关单位查询个人的过往个人信誉记载。详细程序,咱们扼要介绍如下: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