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关系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5-16 11:17
管帐职责与审计职责是一对既联络严密、又彼此差异的概念,实务中,关于二者及其联络往往存在知道上的误区,从理论上对管帐职责与审计职责加以剖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听讼网小编来为你回答,期望对你有所协助。
一、管帐职责与审计职责的联络
管帐职责是指管帐职责主体对其管帐行为及管帐活动的结果应承当的职责,包含建立健全内部操控原则,保护财物的安全、完好,并对管帐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好性担任。审计职责是指审计职责主体在审计过程中应实行的职责以及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应承当的职责,即依照独立审计原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确保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管帐职责与审计职责既彼此联络,也存在差异。管帐职责与审计职责的一致性首要体现为二个方面,一是受托职责联络的存在是管帐职责和审计职责发作的一起条件。依据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一切权与运营权别离后,在二者之间构成托付与受托职责联络,一切者只享有对企业严重事项的决议计划权和分红权而无权干与企业内部的运营,企业的担任人或法定代表人则应极力经管好一切者的产业,不断使其保值增值,一起,还要在每个管帐年度完毕后,经过管帐报告阐明自己受托职责的实行状况。
但管帐报告所表述的受托职责实行状况是否现实,客观上需求由独立的第三者予以证明,这样发作了另一种受托联络—审计联络,注册管帐师承受托付人的托付,依据审计原则,对运营者的受托职责实行状况进行查看,并出具审计报告予以证明,实行审计职责,可见,受托职责联络的存在是管帐职责和审计职责发作的一起条件,但因为审计活动是要对管帐职责实行状况予以查看证明,因而,审计职责的实行对管帐职责主体实行管帐职责是一种束缚和促进。二是广泛的职责方针是管帐职责与审计职责的一起特征。职责方针即对担任的问题,在商场经济条件下,管帐材料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企业微观决议计划的根底,是点评管理水平和运营状况、防备运营危险和金融危险、查看和监督经济行为的依据,管帐职责主体不只需对投资人担任,并且要对债权人、政府部门、员工集体和个人以及原材料供货商、产品销售商等其他利益相关者担任,尽管法令保护的职责方针首要是投资人、债权人、政府部门,可是关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要想在竞赛剧烈的商场经济环境下不断发展、强大,就有必要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样它才能够在人才招聘,产品销售、材料供给等方面获得必定优势,为此,向社会各方供给必要的信息,包含管帐信息,以求得社会的重视和支撑就显得非常重要,因而,企业员工、一般社会公众、原材料供货商、产品销售商、财政剖析和咨询安排等管帐信息使用者都或许成为管帐职责方针。
相同,审计职责方针不只限制于客户,还包含依靠和使用管帐材料和审计定见进行决议计划的第三者,即债权人、政府部门、企业及员工、保险商、咨询服务安排等社会公众,西方注册管帐师作业界有句谚语:“社会公众是注册管帐师的仅有托付人”莫茨.夏拉夫在1961年出书的《审计理论结构》中论述到注册管帐师“不只对其托付人和信赖于他的定见的人负有职责,并且作为作业专家,他们理应对经济社会有着义无反顾的职责”。恰当地阐明晰注册管帐师对社会公众担任的明显特征,在国外及我国的有关法令中,对多元的审计职责方针都有相关的规则,实务中,由投资者以外的第三者申述管帐师事务所的诉讼案子及其判例已习以为常,可见,管帐职责与审计职责在对谁担任的问题上具有相同特征。管帐职责与审计职责的差异性首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要,职责主体不同。管帐职责是由各单位承当的,我国新修订的《管帐法》规则:“单位担任人对本单位的管帐作业和管帐材料的真实性、完好性担任”、“财政管帐报告应当由单位担任人和主管管帐作业的担任人、管帐安排担任人(管帐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设置总管帐师的单位,还须由总管帐师签名并盖章”等,清晰了单位担任人为管帐职责主体,一起也清晰了管帐作业相关人员在实行管帐职责中应当承当的职责。审计职责是由依据约好承办审计事务并出具审计报告的管帐师事务所及注册管帐师承当的。其次,职责性质不同。管帐的意图是为了编报管帐报表,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政状况、运营效果和现金流量状况,首要承当正确挑选管帐方针和管帐处理方法,全面完好反映企业经济事务的职责。审计意图是点评被审单位所作出的挑选是否恰当,然后点评管帐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首要承当点评鉴证职责,前者是管帐信息的“出产者”,担任安排方针产品的出产,后者是管帐信息的查验者,担任方针产品的审验,二者是两种彻底不同的职责。
再次,职责内容不同。管帐职责的内容包含挑选和使用恰当的管帐处理方法,坚持完好的管帐记载,建立健全必要的内部操控原则,保护财物的安全、完好,并对管帐材料的真实性、完好性、合法性担任,其间,真实性是指管帐核算应当以实践发作的经济事务为依据,照实反映其财政状况和运营效果,合法性指管帐报表的编制契合管帐原则和国家其他有关财政管帐法规的规则,也就是说,确保管帐报表的质量,被审单位义不容辞。审计职责的内容是依照独立审计原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确保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其间,真实性包含照实反映,可证明性和不偏不倚三个方面意义,照实反映是指审计报告应照实反映审计人员的审计规模、审计依据、已施行的审计程序和应标明的审计定见;可证明性是指过后能够验证,要求有根有据、头绪清楚,其他注册管帐师需求时都可按既定程序与方法对审计依据进行重新处理,并获得相同的定论;不偏不倚是指审计定见的表达应不受任何成见或成见的影响,对影响财政信息公允表达的一切重要信息均予发表。合法性是指审计报告的编制和出具有必要契合注册管帐师法和独立审计原则的规则,可见,二者是两种不同内容的职责。最终,职责衡量标准不同。衡量判别管帐职责实行程度的法令标准是管帐法、管帐原则及其他相关财政管帐法规,衡量判别审计职责实行程度的法令标准是注册管帐师法、独立审计原则以及其他相关法令、法规。
二、剖析管帐职责与审计职责的现实意义
管帐职责与审计职责的联络标明,尽管二者具有相同特征,但彼此不行代替,咱们既不该该因为其共性而将其混杂,也不该该因为其差异而过火着重一方忽视另一方。正确知道和区别管帐职责与审计职责,关于消除有关各方知道误区,辅导实践作业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增强被审单位的职责知道,进一步标准管帐行为,进步管帐信息的可靠性。
近年来,依据媒体发表的信息,管帐造假足以让人瞠目,其间原因不乏被审计单位对本身职责知道上的含糊,被追查刑事职责的琼民源原董事长马玉和对公司造假帐的现实供认不讳,但他依然不服,以为“我们都这么干,为什么单单抓我”可谓代表了造假者的典型心态。2000年7月1日,尽管国家施行的新《管帐法》进一步清晰了各单位的管帐职责,但是管帐造假的大案仍有发作,标明管帐职责主体知道在当事人心目中的冷漠。此外,有的被审单位存在转嫁职责的不良心思,以为产品(管帐信息)合格与否,全赖查验员(注册管帐师)的查验,只需查验过关,产品出厂今后呈现质量问题,在于查验员渎职,我们会追查查验环节的职责。这种转嫁职责的心态会使其使用审计的本身限制以及注册管帐师的遗漏挺而走险,滋长其造假之风。正确知道和区别管帐职责与审计职责,有助于被审计单位领导和管帐人员清晰本身职责,增强职责感,自觉承受管帐法规的束缚,进步管帐核算和管帐监督水平,然后进步管帐信息的可靠性。
2.有助于增强注册管帐师的职责知道,进一步标准审计行为,进步审计执业水平。
尽管注册管帐师在审计过程中将被审单位的管帐职责写入审计事务约好书和审计报告,并要求被审单位出具声明书以示对管帐职责的着重,一起在事务约好书中着重审计的限制性及审计定见的“合理确保”效果,但这些防备职责危险的方法只能防备注册管帐师承当不该承当的审计职责,并不能减轻其应负的审计职责、成为推脱职责的托言,躲避职责危险,最好的方法就是严厉依照专业标准,标准执业行为,慎重执业,只要正确知道和实在实行审计职责,注册管帐师工作才或许获得长足发展。
3.有助于司法部门和社会公众合理承认注册管帐师的审计职责,保护其合法权益。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各国指控注册管帐师的诉讼案子急剧添加,人们称之为注册管帐师的“诉讼爆破”年代。我国指控注册管帐师的法令诉讼尽管始于近几年,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注册管帐师被指控的原因或许是注册管帐师方面的职责,也或许是被审计单位方面的职责,也或许是使用者知道差异所造成的。怎么合理承认各方职责,做到司法公正,掌握和区别管帐职责与审计职责就显得尤为要害。
实务中,受“深口袋”理论及法院判例的影响,往往会加剧注册管帐师的法令职责,因而,这一理论问题并非只要作业界才予重视。清晰二种职责及其联络,能够为司法部门合理断定注册管帐师的法令职责供给条件,一起能够削减社会公众对审计作业的误解,保护注册管帐师的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小编为我们收拾的相关常识,信任我们经过以上常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假如您还遇到什么较为杂乱的法令问题,欢迎登陆听讼网进行律师在线咨询。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