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2019年7月全国实施异地办理身份证新政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5-22 21:04

咱们都知道现在咱们丢掉了身份证是需求回户籍所在地处理的,今后许多省份能够不用回去处理了,接下来听讼网的小编为我们整理了一些有关7月全国施行异地处理身份证新政的常识,欢迎我们阅览!
现在,吉林、河北、广东、青海、贵州等多地出台新政,清晰可在全省内或省内试点区域异地处理身份证。
此外,天津与河南、江苏与安徽、浙江与江西、重庆与四川、湖北与湖南10省市异地受理一对一试点也顺利进行。依照公安部清晰的时刻表,2017年7月将在全国各地全面施行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掉认领作业。
哪些区域可省内异地处理?
——吉林、河北、广东等
公安部上一年11月份印发了《关于树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掉认领准则的定见》。尔后,吉林、河北、广东多个省份连续出台新政,清晰可在本省内异地处理身份证。青海、贵州也展开了相关试点。
其间,吉林省自本年1月1日起正式发动居民身份证省内异地受理作业。据当地媒体报道,到2月23日,全省合计异地受理居民身份证3681张,仅往复路费一项就为大众节省办证本钱50余万元。
本年3月1日起,河北省也正式展开居民身份证省内异地受理作业,河北省户籍大众脱离户口所在地到省内其他当地寓居日子的,能够在现寓居地请求收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现在,河北省异地办证受理点现已到达198个。
广东省3月1日也发布惠民行动,已申领过居民身份证的省内户籍居民,其居民身份证有用期满换领、丢掉补领和损坏换领的,可直接向省内寓居地的公安机关申办,无需回户籍地处理。此项行动方案本年3月底在各地市城区发动,6月底全省全面铺开。一起,试点推行居民身份证“自助办”。
此外,青海、贵州等地已展开身份证省内异地受理试点。其间,青海于1月25日在西宁城区四个派出所发动省内异地身份证处理试点作业,并于3月1日在西宁全面发动省内异地受理。贵州则在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和铜仁市万山区展开居民身份证省内异地受理试点作业。
哪些区域可跨省异地处理?
——10省市展开异地受理一对一试点
相关于省内异地处理,在外省作业的民众更关怀哪些区域能够跨省异地处理。
依照公安部布置,从2015年7月开端到2017年6月,天津与河南、江苏与安徽、浙江与江西、重庆与四川、湖北与湖南10省市展开异地受理一对一试点。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在一对一试点的基础上,有些当地扩展了异地受理规模。以河南为例,现在河南省已在全国12个省市开通了异地处理身份证的收集点,包含天津、北京、上海、深圳、东莞、珠海、广州、惠州、汕头、福州、厦门、新疆,河南户籍居民在这些当地不用回客籍也能够处理身份证。
全国各地何时全面施行?
——7月全国施行
身份证异地处理将极大便利长时刻外出作业、学习、日子的大众,那么这项惠民办法何时将在全国规模内施行?
上一年11月份,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就树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等准则答记者问时泄漏,公安部已承认了时刻表和路线图,2017年7月,将在全国大中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市)推行异地受理。2017年7月,将在全国各地全面施行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掉认领作业。
为何要比及2017年7月才干全国施行?黄明指出,全面施行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等准则,需求一个进程。因为我国人口多,各地状况不同,还触及信息系统升级改造、业务流程调整完善、配备设备装备和人员技术训练等很多作业,有必要全体规划、分步施行、不断完善,保证安全可靠。
收费规范是多少?
——申领、换领二代身份证需20元
异地处理身份证需求多少钱?公安部印发的上述定见规则,公民异地请求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向受理地公安机关交纳证件工本费。居民身份证工本费收费规范严格执行《国家开展变革委、财政部关于居民身份证收费规范及有关问题的告诉》(发改价格2322号)规则,公安机关不得额定收取其他费用。
依据《国家开展变革委、财政部关于居民身份证收费规范及有关问题的告诉》,公安机关对申领、换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居民收取工本费每证20元,对丢掉补领或损坏换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居民收取工本费每证40元。公安机关为居民处理暂时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收费规范为每证10元。
——60天内发放居民身份证
公安部印发的上述定见规则,公安机关应当自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登记表》之日起六十日内发放居民身份证;交通不便区域,处理时刻能够恰当延伸,但延伸时刻不得超越三十日;有条件的当地,能够依据实际状况缩短制发证周期。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河北等区域缩短了发证时限。依照河北的规则,公安机关自受理公民异地办证请求之日起18个作业日内发放居民身份证,暂时居民身份证自受理之日起1个作业日内制发。
哪些状况不能异地处理?
——两种景象不能处理
公安部印发的上述定见清晰以下两种不予受理异地处理请求的景象:一是因容颜特征发作较大改变,且居民身份证未登记指纹信息难以承认身份的;
二是有不良信誉记载的,包含假造、变造、生意、冒领、骗领、冒用居民户口簿、身份证、护照、驾驶证和生意、运用假证的人员,以及国家信誉信息同享交流渠道推送的不良信誉记载人员。关于以上景象,仍需回户籍地请求处理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