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填报说明是什么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0-22 01:07企业所得税年度交税申报表(A类)填表阐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交税申报表(A类)》填写阐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施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交税人(以下简称交税人)填写。
二、填写依据及内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施行法令、相关税收方针,以及国家共同管帐制度(企业管帐制度、企业管帐准则、小企业管帐制度、分职业管帐制度、事业单位管帐制度和民间非营利安排管帐制度)的规则,填写核算交税人赢利总额、应交税所得额、应交税额和附列资料等有关项目。
三、有关项目填写阐明
(一)表头项目
1.“税款所属期间”:正常运营的交税人,填写公历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交税人年度中心开业的,填写实践出产运营之日的当月1日至同年12月31日;交税人年度中心发作兼并、分立、破产、歇业等状况的,填写公历当年1月1日至实践歇业或法院裁决并宣告破产之日的当月月末;交税人年度中心开业且年度中心又发作兼并、分立、破产、歇业等状况的,填写实践出产运营之日的当月1日至实践歇业或法院裁决并宣告破产之日的当月月末。
2.“交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共同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
3.“交税人称号”:填写税务登记证所载交税人的全称。
(二)表体项目
本表是在交税人管帐赢利总额的基础上,加减交税调整额后核算出“交税调整后所得”(应交税所得额)。管帐与税法的差异(包含收入类、扣除类、财物类等差异)经过交税调整项目明细表(附表三)集中体现。
本表包含赢利总额核算、应交税所得额核算、应交税额核算和附列资料四个部分。
1.“赢利总额核算”中的项目,依照国家共同管帐制度口径核算填写。施行企业管帐准则的交税人,其数据直接取自损益表;施行其他国家共同管帐制度的交税人,与本表不共同的项目,依照其赢利表项目进行剖析填写。
赢利总额部分的收入、本钱、费用明细项目,一般工商企业交税人,经过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和附表二(1)《本钱费用明细表》相应栏次填写;金融企业交税人,经过附表一(2)《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附表二(2)《金融企业本钱费用明细表》相应栏次填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安排等交税人,经过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入项目明细表》和附表二(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开销项目明细表》相应栏次填写。
2.“应交税所得额核算”和“应交税额核算”中的项目,除依据主表逻辑关系核算的外,经过附表相应栏次填写。
3.“附列资料”填写用于税源统计剖析的上一交税年度税款在本交税年度抵减或入库金额。
(三)行次阐明
1.第1行“运营收入”:填写交税人首要运运营务和其他运运营务获得的收入总额。本行依据“主运营务收入”和“其他事务收入”科目的数额核算填写。一般工商企业交税人,经过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核算填写;金融企业交税人,经过附表一(2)《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核算填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安排等交税人,经过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入明细表》核算填写。
2.第2行“运营本钱”项目:填写交税人首要运运营务和其他运运营务发作的本钱总额。本行依据“主运营务本钱”和“其他事务本钱”科目的数额核算填写。一般工商企业交税人,经过附表二(1)《本钱费用明细表》核算填写;金融企业交税人,经过附表二(2)《金融企业本钱费用明细表》核算填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安排等交税人,经过附表二(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开销明细表》核算填写。
3.第3行“运营税金及附加”:填写交税人运营活动发作的运营税、消费税、城市保护建造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本行依据“运营税金及附加”科目的数额核算填写。
4.第4行“出售费用”:填写交税人在出售产品和资料、供给劳务的过程中发作的各种费用。本行依据“出售费用”科目的数额核算填写。
5.第5行“处理费用”:填写交税人为安排和处理企业出产运营发作的处理费用。本行依据“处理费用”科目的数额核算填写。
6.第6行“财务费用”:填写交税人为筹措出产运营所需资金等发作的筹资费用。本行依据“财务费用”科目的数额核算填写。
7.第7行“财物减值丢失”:填写交税人计提各项财物预备发作的减值丢失。本行依据“财物减值丢失”科目的数额核算填写。
8.第8行“公允价值变化收益”:填写交税人买卖性金融财物、买卖性金融负债,以及选用公允价值形式计量的出资性房地产、衍生东西、套期保值事务等公允价值变化构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丢失。本行依据“公允价值变化损益”科目的数额核算填写。
9.第9行“出资收益”:填写交税人以各种方法对外出资承认所获得的收益或发作的丢失。本行依据“出资收益”科目的数额核算填写。
10.第10行“运营赢利”:填写交税人当期的运营赢利。依据上述项目核算填列。
11.第11行“运营外收入”:填写交税人发作的与其运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本行依据“运营外收入”科目的数额核算填写。一般工商企业交税人,经过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相关项目核算填写;金融企业交税人,经过附表一(2)《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相关项目核算填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安排等交税人,经过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入明细表》核算填写。
12.第12行“运营外开销”:填写交税人发作的与其运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开销。本行依据“运营外开销”科目的数额核算填写。一般工商企业交税人,经过附表二(1)《本钱费用明细表》相关项目核算填写;金融企业交税人,经过附表二(2)《金融企业本钱费用明细表》相关项目核算填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安排等交税人,经过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开销明细表》核算填写。
13.第13行“赢利总额”:填写交税人当期的赢利总额。应与管帐报表赢利总额共同。
14.第14行“交税调整添加额”:填写交税人管帐处理与税收规则不共同,进行交税调整添加的金额。本行经过附表三《交税调整项目明细表》“调增金额”列核算填写。
15.第15行“交税调整削减额”:填写交税人管帐处理与税收规则不共同,进行交税调整削减的金额。本行经过附表三《交税调整项目明细表》“调减金额”列核算填写。
16.第16行“不交税收入”:填写交税人计入赢利总额但归于税收规则不交税的财务拨款、依法收取并归入财务处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国务院规则的其他不交税收入。本行经过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入明细表》核算填写。
17.第17行“免税收入”:填写交税人计入赢利总额但归于税收规则免税的收入或收益,包含国债利息收入;契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盈利等权益性出资收益;从居民企业获得与该安排、场所有实践联络的股息、盈利等权益性出资收益;契合条件的非营利安排的收入。本行经过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1行核算填写。
18.第18行“减计收入”:填写交税人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则的资源作为首要原资料,出产国家非约束和制止并契合国家和职业相关规范的产品获得收入10%的数额。本行经过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6行核算填写。
19.第19行“减、免税项目所得”:填写交税人依照税收规则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所得额。本行经过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14行核算填写。
20.第20行“加计扣除”:填写交税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作的研讨开发费用,以及安顿残疾人员及国家鼓舞安顿的其他工作人员所付出的薪酬,契合税收规则条件的准予依照开销额必定份额,在核算应交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的金额。本行经过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9行核算填写。
21.第21行“抵扣应交税所得额”:填写创业出资企业采纳股权出资方法出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能够依照其出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出资企业的应交税所得额。当年缺乏抵扣的,能够在今后交税年度结转抵扣。本行经过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39行核算填写。
22.第22行“境外应税所得补偿境内亏本”:填写交税人依据税收规则,境外所得能够补偿境内亏本的数额。
23.第23行“交税调整后所得”:填写交税人经过交税调整核算后的所得额。
当本表第23行<0时,即为可结转今后年度补偿的亏本额;如本表第23行>0时,持续核算应交税所得额。
24.第24行“补偿曾经年度亏本”:填写交税人依照税收规则可在税前补偿的曾经年度亏本的数额。
本行经过附表四《企业所得税补偿亏本明细表》第6行第10列填写。但不得超越本表第23行“交税调整后所得”。
25.第25行“应交税所得额”:金额等于本表第23-24行。
本行不得为负数。本表第23行或许依照上述行次次序核算结果本行为负数,本行金额填零。
26.第26行“税率”:填写税法规则的税率25%。
27.第27行“应纳所得税额”:金额等于本表第25×26行。
28.第28行“减免所得税额”:填写交税人按税收规则实践减免的企业所得税额,包含小型微利企业、国家需求要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享用减免税优惠过渡方针的企业,其法定税率与实践履行税率的差额,以及其他享用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的数额。本行经过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33行核算填写。
29.第29行“抵免所得税额”:填写交税人置办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出产等专用设备的出资额,其设备出资额的10%能够从企业当年的应纳所得税额中抵免的金额;当年缺乏抵免的,能够在今后5个交税年度结转抵免。本行经过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40行核算填写。
30.第30行“应交税额”:金额等于本表第27-28-29行。
31.第31行“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填写交税人来源于我国境外的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施行法令、以及相关税收规则核算的应纳所得税额。
32.第32行“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填写交税人来源于我国境外所得依照我国境外税收法律以及相关规则应交纳并实践交纳的企业所得税性质的税款,准予抵免的数额。
企业已在境外交纳的所得税额,小于抵免限额的,“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按其在境外实践交纳的所得税额填写;大于抵免限额的,按抵免限额填写,超越抵免限额的部分,能够在今后五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33.第33行“实践应纳所得税额”:填写交税人当期的实践应纳所得税额。
34.第34行“本年累计实践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写交税人依照税收规则本交税年度已在月(季)度累计预缴的所得税款。
35.第35行“汇总交税的总安排分摊预缴的税额”:填写汇总交税的总安排依照税收规则已在月(季)度在总安排所在地累计预缴的所得税款。
附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交税分支安排企业所得税分配表》。
36.第36行“汇总交税的总安排财务调库预缴的税额”:填写汇总交税的总安排依照税收规则已在月(季)度在总安排所在地累计预缴在财务调理专户的所得税款。
附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交税分支安排企业所得税分配表》。
37.第37行“汇总交税的总安排所属分支安排分摊的预缴税额”:填写汇总交税的分支安排已在月(季)度在分支安排所在地累计分摊预缴的所得税款。
附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交税分支安排企业所得税分配表》
38.第38行“兼并交税(母子体系)成员企业就地预缴份额”:填写经国务院同意的施行兼并交税(母子体系)的成员企业依照税收规则就地预缴税款的份额。
39.第39行“兼并交税企业就地预缴的所得税额”:填写兼并交税的成员企业已在月(季)度累计预缴的所得税款。
40.第40行“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填写交税人当期应补(退)的所得税额。
41.第41行“曾经年度多缴的所得税在本年抵减额”:填写交税人曾经交税年度汇算清缴多缴的税款没有处理退税、并在本交税年度抵缴的所得税额。
42.第42行“曾经年度应缴未缴在本年入库所得额”:填写交税人曾经交税年度损益调整税款、上一交税年度第四季度预缴税款和汇算清缴的税款,在本交税年度入库所得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