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如何计算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呢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5-25 22:30
近期,连续接到许多有关“经济补偿” 的法令咨询,其间有一个问题比较突出,即在公司与职工之间就劳作合同的免除或许停止的经济补偿洽谈、洽谈时,两边经常产生分歧或许抵触。中心在于:经济补偿该怎么核算?经济补偿是按实发薪酬、根本薪酬仍是应发薪酬核算?前12个月的薪酬总和是否包含加班薪酬?是否包含提成薪酬?是否包含现已扣除的社会保险 费、个人所得税?是否包含全勤奖、季度奖、年终奖?是否包含未签定劳作合同期间的双倍薪酬?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作合同法》的根本规则
免除或许停止劳作合同的经济补偿核算方法,现行的中心规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作合同法》如下条款: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作者在本单位作业的年限,每满一年付出一个月薪酬的规范向劳作者付出。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核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作者付出半个月薪酬的经济补偿。
劳作者月薪酬高于用人单位地点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发布的本区域上年度职工月平均薪酬三倍的,向其付出经济补偿的规范按职工月平均薪酬三倍的数额付出,向其付出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越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薪酬是指劳作者在劳作合同免除或许停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薪酬。
可是,该条款仍未清晰前十二个月的平均薪酬中的“薪酬”包含哪些内容,问题由此诞生。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作合同法施行法令》第二十七条关于经济补偿的月薪酬下了界说:
第二十七条 劳作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则的经济补偿的月薪酬依照劳作者应得薪酬核算,包含计时薪酬或许计件薪酬以及奖金、补助和补助等钱银性收 入。劳作者在劳作合同免除或许停止前12个月的平均薪酬低于当地最低薪酬规范的,依照当地最低薪酬规范核算。劳作者作业不满12个月的,依照实际作业的月 数核算平均薪酬。
我留意到,许多业界人士据此得如下观念:此条有一个隐含的意思,即经济补偿的月薪酬是指职工的应发薪酬,而非实发薪酬。问题由此延伸。这一断论 显然是过错的,但是网上却以谬传谬,导致许多劳作争议因而发作!应得薪酬不等于应发薪酬,这本来是毋庸置疑的法令问题!但是,这的确不是个简略的问题。事 实上,假如看不懂薪酬表、又没有见过数以百计的各种各类薪酬表,恐怕都难以应对这一问题。
看完前述规则,咱们能够得出的是如下定论:经济补偿是按应得薪酬核算,而不是按根本薪酬、应发薪酬核算。至于应得薪酬是不是实发薪酬,还要详细情况详细分析。
二、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薪酬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作合同法施行法令》中现已清晰经济补偿的月薪酬依照劳作者应得薪酬核算,包含计时薪酬或许计件薪酬以及奖金、补助和补助等钱银性收 入。那么,咱们再看一下,薪酬包含哪些内容,关于这个问题,在《国家统计局关于薪酬总额组成的规则》第二章有着清晰规则:
第二章 薪酬总额的组成
第四条 薪酬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薪酬;(二)计件薪酬;(三)奖金;(四)补助和补助;(五)加班加点薪酬;(六)特别情况下付出的薪酬。
第五条 计时薪酬是指按计时薪酬规范(包含区域日子费补助)和作业时间付出给个人的劳作酬劳。包含:(一)对已做作业按计时薪酬规范付出的工 资;(二)施行结构薪酬制的单位付出给职工的根底薪酬和职务(岗位)薪酬;(三)新参与作业职工的见习薪酬(学徒的日子费);(四)运动员体育补助。
第六条 计件薪酬是指对已做作业按计件单价付出的劳作酬劳。包含:(一)施行超量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薪酬制,按劳 动部分或主管部分同意的定额和计件单价付出给个人的薪酬;(二)按作业任务包干方法付出给个人的薪酬;(三)按营业额提成或赢利提成方法付出给个人的工 资。
第七条 奖金是指付出给职工的超量劳作酬劳和增收节支的劳作酬劳。包含:(一)出产奖;(二)节省奖;(三)劳作竞赛奖;(四)机关、事业单位的奖赏薪酬;(五)其他奖金。
第八条 补助和补助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别或额定的劳作耗费和因其他特别原因付出给职工的补助,以及为了确保职工薪酬水平不受物价影响付出给职工的物价补助。
(一)补助。包含:补偿职工特别或额定劳作耗费的补助,保健性补助,技能性补助,年功性补助及其他补助。
(二)物价补助。包含:为确保职工薪酬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化影响而付出的各种补助。
第九条 加班加点薪酬是指按规则付出的加班薪酬和加点薪酬。
第十条 特别情况下付出的薪酬。包含:(一)根据国家法令、法规和政策规则,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时度假、罢工学习、实行国家或社会责任等原因按计时薪酬规范或计时薪酬规范的必定份额付出的薪酬;(二)附加薪酬、保存薪酬。
这儿现已罗列比较明细,假如要做更好、更详细的了解,能够参读一下《国家统计局<关于薪酬总额组成的规则>若干详细规模的解说》。
看完之后,咱们能够得出如下定论:经济补偿的月薪酬包含加班薪酬、提成薪酬、全勤奖、季度奖、年终奖等薪酬组成部分。
三、再弄清楚什么不是薪酬
弄清了什么是薪酬,还有必要弄清楚什么不是薪酬,这样才有利于判别什么是“应得薪酬”。《国家统计局关于薪酬总额组成的规则》对不归于薪酬的项目在第三章有着清晰规则:
第三章 薪酬总额不包含的项目
第十一条 下列各项不列入薪酬总额的规模:(一)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规则颁布的发明创造奖、天然科学奖、科学技能进步奖和付出的合理化建议和 技能改善奖以及付出给运动员、教练员的奖金;(二)有关劳作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各项费用;(三)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开销;(四)劳作保 护的各项开销;(五)稿酬、讲课费及其他专门作业酬劳;(六)出差膳食补助费、误餐补助、调集作业的盘缠和安家费;(七)对自带东西、家畜来企业作业职工 所付出的东西、家畜等的补偿费用;(八)施行租赁经营单位的承租人的风险性补偿收入;(九)对购买本企业股票和债券的职工所付出的股息(包含股金分红)和 利息;(十)劳作合同制职工免除劳作合一起由企业付出的医疗补助费、日子补助费等;(十一)因选用临时工而在薪酬以外向供给劳作力单位付出的手续费或处理 费;(十二)付出给家庭工人的加工费和按加工订货方法付出给承包单位的发包费用;(十三)付出给参与企业劳作的在校学生的补助;(十四)计划生育独生子女 补助。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则,交纳社会保险费的缴费薪酬基数一般为职工的月薪酬总额,即职工交纳的社会保险费部分也是以其 自己月薪酬总额为条件。社会保险费的交纳,有一部分是由职工承当由公司从职工薪酬中代扣代缴,还有一部分是由公司承当,这点需求留意。
由公司承当的社会保险费用是否归于薪酬领域呢?《职工薪酬付出法令》有如下规则:
第三条 本法令所称薪酬,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则和劳作联系两边的约好,以钱银方式付出给职工的劳作酬劳。但根据法令、法规、规章的规则,由用人单位承当或 者付出给职工的下列费用不归于薪酬:(一)社会保险费;(二)劳作保护费;(三)福利费;(四)用人单位与职工免除劳作联系时付出的一次性补偿费;(五) 计划生育费;(六)其他不归于薪酬的费用。
看完之后,咱们能够得出如下定论:经济补偿的月薪酬包含公司代缴的、应由职工个人担负的、从职工月薪酬中扣减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但不包含公司为职工担负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四、个人所得税、住宅公积金、未签定劳作合同的双倍薪酬是不是归于薪酬
(一)个人所得税
咱们常说“税前薪酬”和“税后薪酬”,可见,从薪酬中扣缴的个人所得税,本来就归于薪酬的一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施行法令》 第八条的规则,薪酬、薪水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许受雇而取得的薪酬、薪水、奖金、年终加薪、劳作分红、补助、补助以及与任职或许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与此一起,咱们还要看一下职工从公司处取得的免除或停止劳作合同经济补偿是否要交税。根据财政部、国税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免除劳作联系取 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告诉》(财税[2001]157号)的规则,个人因与用人单位免除劳作联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含用人单位 发放的经济补偿金、日子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薪酬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越的部分依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 人因免除劳作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告诉》(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则,核算征收个人所得税。能够看出,即便是职工从用人 单位取得的经济补偿,也要依法交纳个人所得税。
看完之后,咱们能够得出如下定论:经济补偿的月薪酬包含公司代缴的、从职工月薪酬中扣减的的个人所得税部分。
(二)住宅公积金
住宅公积金与薪酬的联系,《住宅公积金处理法令》中有着如下规则:
第十九条 职工个人缴存的住宅公积金,由地点单位每月从其薪酬中代扣代缴。
单位应当于每月发放职工薪酬之日起5日内将单位缴存的和为职工代缴的住宅公积金汇缴到住宅公积金专户内,由受托付银行计入职工住宅公积金账户。
《住宅公积金处理暂行方法》亦有如下清晰规则:
第二十一条 职工个人缴存的住宅公积金由单位每月从其薪酬中代扣代缴。单位应当准时、逐月、足额缴存单位为职工交纳和职工个人交纳的住宅公积金。
单位应当指定专办员担任处理住宅公积金缴存事务。
单位应当在其与职工签定的劳作合同中清晰载明单位有按规则为职工缴存住宅公积金的责任。
可见,从薪酬中扣缴的住宅公积金,同薪酬中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相同,本来亦归于薪酬的一部分。
(三)未签定劳作合同的双倍薪酬
关于公司与职工未签定劳作合同而付出的双倍薪酬,是否都要归入经济补偿月薪酬的领域,至今还存在不同的观念。我以为,二倍薪酬中的第二倍薪酬,现已不归于劳作酬劳,而应当归于职工从公司取得的惩罚性收入,故不该被包含入经济补偿的月薪酬。
一起,《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劳作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适用<劳作争议调停仲裁法>、<劳作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辅导定见》的如下规则可供参考:
第三十条 《劳作合同法》施行后,用人单位违法免除或停止劳作合同,劳作者不要求持续实行劳作合同或劳作合同现已不能持续实行的,用人单位应按《劳作合同法》的规则 向劳作者付出赔偿金,但无需另行付出经济补偿金。该赔偿金的核算年限自 2008年1月1日起核算,曾经的作业年限按《劳作法》的规则核算赔偿金。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越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作者缔结书面劳作合同,应当向劳作者每月付出二倍的薪酬,其间加付的一倍薪酬不归入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的核算基数。
五、高收入者的经济补偿核算检测薪酬构成规划
假如核算经济补偿的月薪酬过高,但还没有高过上年度职工月平均薪酬,常常引发困惑。有个人所得税、有职工缴的社会保险费用、有企业缴的社会保险费用,有些还有名目繁多的这费那费(含添加的或许扣减的)。在核算时,必定要详细问题详细分析,不能够偏概全。
在这儿要特别强调的便是有必要考虑免除或许停止劳作合一起的经济本钱问题。由于,根据现行劳作合同法的规则,付出经济补偿已为常态!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