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几年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6-20 01:13过错致人逝世罪是实践中多发的一种违法类型,其主要特点是违法嫌疑人在片面上并不期望被害人逝世。那么,究竟怎样确定过错致人逝世罪,过错致人逝世罪判几年呢?听讼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供您参阅。
过错致人逝世罪判几年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错致人逝世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确定过错致人逝世罪,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进行剖析,分别是:
1、片面要件
本罪在片面方面表现为过错,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成果抱有过错的心思状况,包含疏忽大意的过错和过于自信的过错。疏忽大意的过错是指行为人片面上对自己的行为或许形成别人逝世的成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应当预见是法令对行为人施行某种有意识的行为时,或许形成别人逝世成果的片面知道上的要求。
2、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到达法定职责年纪且具有刑事职责才能的自然人均能构本钱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不能成为本罪主体。首要,不管从行为人的片面恶性、客观行为,仍是社会损害性上看,本罪均不是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违法。其次,对过错致人逝世的成果的预见,要求行为人具有必定的知道才能和区分才能。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因为身心发育尚不老练,常识水平及对客观事物的调查和知道才能、对本身行为或许形成的损害成果的知道,都有必定局限性,所以,他们是约束行为才能(含职责才能)人,因而,法令上不要求他们对过错行为负刑事职责。
3、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错致使别人逝世的行为。构本钱罪,客观方面有必要一起具有三个要索;
(1)客观上有必要发作致别人逝世的实践成果。这是本罪建立的条件。
(2)行为人有必要施行过错致人逝世的行为。在这里,行为人的行为或许是有意识的,或许说是成心的,但对致使别人逝世成果发作是没有预见的,是过错。本罪属成果犯,行为的成心并不影响其对成果的过错。过错致人逝世行为能够分为作为的过错致人亡行为和不作为的过错致人逝世行为两种状况。
(3)从行为人的过错行为与被害人逝世的成果之间有必要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即被害人逝世是因为行为人的行为形成的。
4、客体要件
本罪侵略的客体是别人的生命权。掠夺别人生命权的行为,不管是成心,仍是过错,均具有社会损害性,受刑法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