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否能作为遗产继承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1-18 04:491996年,张某的父亲以一家三口人(张某爸爸妈妈以及张某)名义,向当地乡民委员会请求宅基地缔造住所。
2003年,张某因考上大学户口迁入上海,后一向在上海作业、成婚、寓居。老家的住所一向由张某的爸爸妈妈寓居。
2006年,张某的爸爸妈妈先后逝世,老家住所无人寓居。
2015年,张某欲将住所翻建,被当地乡民委员会阻挠,村委称依照规则张家宅基地运用官僚回收。而张某以为,宅基地是自己爸爸妈妈留下的遗产,自己有权承继。两边发作争议。
那么,宅基地能作为遗产承继么?
律师定见:宅基地不能作为遗产承继。
依据法令规则,乡村农人的宅基地,归于农人团体一切。农人关于宅基地只要运用权,没有一切权。宅基地运用权作为一项特别的物权,与农人个人的团体经济安排成员身份、资历严密相关。张某虽然在宅基地请求时仍是该团体经济安排成员,但随着户口的迁出,其团体经济安排成员身份、资历也随之消除。张某爸爸妈妈根据逝世的现实,也丧失了团体安排成员身份、资历,以及宅基地运用权。一起,法令规则,遗产有必要是公民合法具有的产业。根据身份联系无偿从村团体经济安排取得的宅基地运用权,与归于农人团体一切的一切权是别离的。故居基地不归于遗产,不能被承继。
法令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办理法》
第八条 城市市区的土地归于国家一切。
乡村和城市市郊的土地,除由法令规则归于国家一切的以外,归于农人团体一切;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归于农人团体一切。
第九条 国有土地和农人团体一切的土地,能够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许个人运用。运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维护、办理和合理使用土地的责任。
第十条 农人团体一切的土地依法归于村农人团体一切的,由村团体经济安排或许乡民委员会运营、办理;现已别离归于村内两个以上乡村团体经济安排的农人团体一切的,由村内各该乡村团体经济安排或许乡民小组运营、办理;现已归于乡(镇)农人团体一切的,由乡(镇)乡村团体经济安排运营、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承继法》
第三条 遗产是公民逝世时留传的个人合法产业,包含: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子、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家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令答应公民一切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产业权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产业。